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动旅游消费扩容升级的路径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休闲消费和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未来重点扶持的消费领域。本文归纳了移动互联网在推动旅游转型发展中起到的几类作用;提出了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改造旅游业,推动旅游消费扩容升级的六条路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旅游消费;扩容升级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在我国当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对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作用,就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技术、新思维改造旅游业,将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客源优势转化为旅游消费,保持旅游的稳定增长,发现并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一、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难以破解旅游的发展瓶颈
尽管我国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呈两位数高速增长,但与旺盛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相对的是,我国旅游主要还是以观光为主,新业态跟不上游客的消费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发展不仅受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同样受到信息瓶颈的制约。旅游消费是异地消费,旅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市场失灵——大量的优质资源没有开发,大量的新兴旅游景区知名度过低,“养在深山人未识”是现阶段一些区域旅游开发的现实写照。
二、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推动旅游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移动互联网是破解旅游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先决条件
目前,许多没有条件使用PC的地区和一些不会使用PC的人群,已经开始用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这意味着,一些经济结构、社会发展上还很落后的地区,在信息方面能率先和外部接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特色可以便利地传递出来。这为旅游资源富集区解决信息不对称,形成信息消费与旅游休闲消费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移动互联网是对接旅游供需市场的最佳途径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上旅游、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经济活动快速增长,网络的商业性、消费性大幅度增强。旅游消费是一种移动消费,和移动互联网能够有机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塑造旅游品牌,利用旅游电子商务使旅游需求转换为旅游消费,利用旅游公共信息平台传递旅游服务信息,基于移动位置查找旅游服务,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进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热点。
(三)移动互联网是推动旅游业态转型升级的外在动力
移动互联网是社交化的互联网。手机上“晒照片”的行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伴随着旅游行为的社交化,旅游产品的外延也将逐渐摆脱传统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范畴,提升到全程的精神享受和旅游服务,这对旅游产品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被誉为“最美景观大道”的318国道已成为我国自驾游的热点区域,景观质量极高,但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还非常欠缺,信息通达性很差,景区知名度低,在内容创新上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移动互联网是增强行业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旅游统计一直是困扰旅游研究的问题,在大数据技术下,客户端能够掌握用户的爱好习惯,能使得管理部门的分析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如草原、雪山、森林、荒漠等开放式的旅游区域,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无法开展的,而通过移动信号则可以对游客的人数、停留时间、行为规律等信息进行统计。有效利用这些技术途径,能进一步强化旅游公共服务的职能,为旅游的发展做好充分保障。
三、利用移动互联网推动旅游休闲消费的路径
(一)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奠定消费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基础
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实现移动互联网覆盖,让广大的农村和山区群众跨越到现代信息社会,有效消除数字鸿沟,奠定旅游消费和信息消费的基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为农村和山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主要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地区加大扶持和培训力度,采用与高校、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送技术下乡,加快普及推广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知识,提升旅游企业、家庭旅馆、农家乐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使用率。
(二)推动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旅游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用大数据技术改造和利用旅游统计,加强旅游数据中心的建设,形成立足地区,面向全国的旅游行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推广中的应用,科学制定旅游消费的统计分类和标准,充分利用旅游大数据开展旅游消费统计和监测,为全国化的旅游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和分析决策奠定基础。
进一步提高旅游统计数据的可用性、可信性和时效性。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可以采用服务外包等形式,鼓励引导旅游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挖掘旅游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强运行分析,实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合理引导旅游消费预期。
(三)通过信息化改造,整体提升旅游业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消费既需要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又需要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找到权威可信的旅游信息来源。应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相关部门建立旅游、交通、气象、卫生、应急等旅游信息的网络化报送机制,扩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整合各地旅游信息,涵盖自驾游营地、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气象、旅游保险、旅游集散、旅游交通、乡村旅游、旅游刷卡等设施和服务,实现信息的集中、共享和及时发布,提供多层次的旅游查询和预订,解决旅游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围绕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交通监控、地质灾害监测、旅游事故应急管理等关键环节,构筑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促进旅游活动的安全开展,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四)以智慧旅游为抓手,推动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
在智慧旅游建设过去取得的成绩上,深入推广和普及九寨沟等景区的智慧旅游管理经验,继续扩大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的覆盖面。不断完善旅游信息化标准,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地方、景区和企业围绕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推动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的建设。
运用移动互联信息平台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加强企业诚信记录,简化旅游投诉流程,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旅游消费市场环境。通过在移动终端建设旅游投诉受理平台,及时为游客提供服务,能有效缓解游客投诉难、流程多、处理慢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五)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互联网化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电子商务、小微企业等新业态、新产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往往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培育小、快、灵的中小微企业更加适合旅游业态的丰富和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旅游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能更好地促进产品和市场的对接,创造更多旅游业态。
需要各地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扶持旅游创新企业,鼓励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鼓励用移动互联网销售、推广旅游相关产品,推动旅游产业互联网化。支持旅游企业在产品打造、节庆互动、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信息化应用,不断拓展旅游产业的疆域。
(六)以“内容创新、特色竞争”为主,实现旅游宣传推广的革新
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无论产业环境如何变化,技术如何发展,优质的体验内容始终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旅游形象宣传推广过程中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立足于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形成旅游宣传推广策划团队、撰稿人团队、影视创作团队等内容生产组织,并对内容策划、生产环节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多通道、多途径的内容创新和新型的宣传推广手段,来丰富完善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推动旅游从“普通游”向“主题游”转型,让游客知晓、获得独特的经历和体验。要更加准确地把握现代传播规律,依托移动互联网络建立、完善微信、微博及其他等网上展示平台,扩大旅游宣传传播范围,延伸旅游信息服务内容,进一步塑造和推广旅游整体形象。通过宣传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不断提升地区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戴光全,陈欣.广州上下九的视觉表征分析——以互联网营销图片为例[J].人文地理,2010(05).
[2]李建州,张运来,李惠璠.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旅游学刊,2011(10).
[3]刘向军.浅谈中国旅游业的线上与线下之争[J].中国商贸,2014(26).
[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汪婷,陆林.基于博客的旅游研究信息的提取与分析[J].旅游论坛,2010(4).
[6]杨彦锋.互联网技术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J].旅游学刊,2012(09).
[7]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赵 川(1982-),男,汉族,成都市人,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