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奇葩,戏曲抒怀
【主题导引】
中国戏曲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绽开的一朵奇葩。它从亘古走来,沿着历史的长河缓缓行走;它从黄土地里萌发,在人民群众中孕育,经过历代艺术家、文学家的精心打磨,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世界戏苑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戏曲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于一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取材于历史的故事,又有反应现实的珍品;既有才子佳人的传奇,又有贞女烈妇的佳话;既有血战沙场的男儿壮举,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儿英姿;既有借古讽今的正剧,又有嬉笑怒骂的喜剧;既有颂扬真善美的经典,又有抨击假恶丑的名段;既有供文人雅士欣赏的阳春白雪,又有让乡村野老捧腹大笑的下里巴人……走近中国戏曲,漫步奇妙梨园,我们的身心都将获得美妙的享受。
【知识探究】
一、戏曲知识简介
中国戏曲是汉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表演形式载歌载舞,且说且唱,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它把诗歌、曲词、音乐、美术、舞蹈的美综合为一,用情节连缀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用节奏表现鲜明的个性,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了中国独具魅力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最突出的特征是歌舞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就是用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塑造舞台形象。程式即套路、规矩的意思,程式性指戏曲具有规范性、稳定性、泛用性的特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虚拟性是指在戏曲表演中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从原始傩仪、先秦俳优、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杂剧、南宋南戏、元代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历时几千年,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以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京剧、豫剧、越剧被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被誉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其他剧种还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等。
二、戏曲发展历史
1.萌芽期(原始社会至汉代)
中国戏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时代,人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载歌载舞的傩仪就是古代戏曲的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更有文化和社会内涵的娱乐方式。先秦时代,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对中国戏曲具有特殊的意义。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去之后,儿子生活非常穷苦。有一个叫做优孟的乐人就装扮成孙叔敖的模样,去楚宫劝谏楚庄王,并以其惟妙惟肖的表演感动了楚庄王,使得孙叔敖的儿子受到特殊的照顾。于是像优孟这样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被称为“俳优”,“俳优”戏盛行起来。汉代盛行“百戏”(乐舞、杂技、角抵戏等表演的总称),在表演时多伴以音乐的唱、奏。其中《东海黄公》这部角抵戏,讲述了东海人黄公以符咒伏虎而终为虎所害的传奇故事,贯串简单的故事情节,还有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初步具有了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可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戏曲剧目。
2.孕育期(魏晋至唐代)
唐玄宗李隆基热爱歌舞戏剧,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促进其发展,使唐代戏曲得以兴盛。他曾选弟子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还亲自加以教导。这些人被称为梨园弟子,后人把它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将戏班称为梨园。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出现了具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歌舞小戏,诸如“代面”(乐曲节目,表演北齐南陵王高长恭的故事)、“钵头”(唐代歌舞戏,又作拨头,传自西域,主要情节是人虎相斗)、“踏摇娘”(女子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伴以歌舞)等;二是“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表演时有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叫做参军,戏弄者叫苍鹘。后来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这些小型表演形式,或是借古讽今,抨击社会弊端,或是表现英雄末路的悲壮,或是反映弱女子惨遭凌辱的不幸,各具特色,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有角色扮演,是中国戏曲的原始形态。
3.形成期(宋金时代)
北宋时期,都市里出现了专为各种艺术表演而设的瓦舍,民间艺人在瓦舍里进行表演。各种表演技艺之间的相互交流、竞争,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并最终孕育出中国戏曲的初级形态——宋杂剧与金院本。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一般有5个脚色(副末、副净、末泥、装旦、装孤),演出时分艳段、正剧、杂扮三部分,所演剧目故事性、娱乐性较强。在金朝,杂剧称为院本,与宋杂剧实同而名异,但在艺术体制上有所发展。比如,宋杂剧多以大曲的曲调来唱故事,而金院本为了适应北方民族尤其是女真族观众的欣赏趣味,在乐曲上逐渐北方化,创造出北曲声腔的雏形。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出现,说明中国戏曲已经基本形成。
4.成熟期(南宋至元代)
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基本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涌现出了大批的戏曲作家与作品。随着市民经济的发展和戏曲演出活动的流行,戏曲理论也初步奠定了基础。经过长期的酝酿,中国戏曲迎来了它的成熟期,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南戏与元杂剧。
南戏,即南曲戏文,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合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其中生、旦是主角。演出形式比较丰富,曲、白、科相衬,独唱、对唱、齐唱并行,曲调通俗,长短自由,故事情节曲折多致,集当时表演艺术之大成。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合称为“南戏四大声腔”。《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高峰,由元代高则诚创作,按照南宋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戏文编撰而成,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被称为“词曲之祖”,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除此之外还有“荆刘拜杀”,即《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号为“南戏四大本”。
上一篇:晚明文化与昆曲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