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关汉卿的女性审美观
【摘要】在关汉卿的旦本戏中,女性的性格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着关汉卿独特的女性审美观。女性审美观的表现有女子冲破桎梏的精神美,女子主动斗争的机智美,女子重情重义的情感美。关汉卿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把这些女子塑造成美的形象,投射出自身的内在情感,达到了对现实痛苦的宣泄,间接地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关汉卿;女性;审美观
中国戏曲进入元代面貌才焕然一新,典范模式才真正出现,而其中关汉卿可谓元杂剧创作的第一人。以前的研究中,叶长海在《中国戏剧研究》中写出关汉卿的杂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最鲜明最成功的一群①。在他塑造的这群女性中历代学者与研究人员都从其形象与主题做出了深刻剖析,例如黄克《关汉卿戏剧人物论》中认为关汉卿并不是简单的以女性为主角,而是通过女性的遭遇把妇女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与痛苦②。程芸《中国戏曲》中认为关汉卿最擅长写民众的苦难,通过小人物的生活展现社会的世态炎凉③。因此若从主题、人物这几方面来挖掘,我们已经很难找出新的点,为此,本文将总结关汉卿的独特女性审美观。关汉卿女性审美观投射出其自身的内在情感,达到了对现实痛苦的宣泄,间接地完成了他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关汉卿独特的女性审美观的表现
在关汉卿的旦本戏中,女子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但在各自的性格特点背后这些女子又都有着相同点,她们嫉恶如仇、善良正义、机智勇敢,关汉卿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把这些女子塑造成其心中美的形象。
首先,女子冲破桎梏的精神美。在关汉卿的旦本戏中,女子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窦娥冤》的题材来自民间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传说,从《汉书》记载案事到杂剧《窦娥冤》发生了很多的变换,最主要的变化是关汉卿根据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塑造了窦娥这一人物形象,使其从温顺的羔羊变成冲破桎梏的勇士。窦娥是中国封建社会里被压迫的女性典型,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到蔡婆家去当童养媳以偿还家债,两年后丈夫去世,十七岁守寡,她来到这世上只不过二十个年头,却承受了一切的苦难。然而这一身的痛苦却没有磨灭她侵入骨髓逆时不屈的本性。
“【混江龙】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圃圞月色挂妆楼。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④”她情怀冗冗,心绪悠悠,但是透过这段唱词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她心底仍然有一种对命运的怀疑,“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忧”,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她思想开始觉悟,这种火苗在她心里逐渐点燃,使反抗精神在她心底燃烧。当张父子强逼母女俩跟随其二人,蔡婆婆应承下来,却不料被窦娥一口回绝:“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或许这是窦娥一生第一次义正言辞的回绝婆婆,第一次展现了隐藏在心底的不屈的刚毅性格。窦娥的反抗精神与勇气在第三折中得到极致体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窦娥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与控诉。【滚绣球】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在第一折里窦娥还是对天地对人世抱有幻想的,而到第三折中对天地的态度转变充满了勇气。直到最后三桩誓愿实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冲破桎梏的反抗精神的极致展现。黄克《关汉卿戏剧人物论》②里提出“窦娥作为被压迫的女性她再也不是一个被同情的可怜弱者,而是激励被压迫者奋起的战士”。关汉卿以独特的审美观塑造了女性窦娥的极其强烈的战斗意义是“东海孝妇”这一历史传说中无论如何也升发不出来的。
其次,女子主动斗争的机智美。关汉卿不仅塑造了窦娥这样勇敢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还塑造了一群聪明机智的女子,如《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望江亭》中的谭记儿、《谢天香》中的谢天香等。着力赞扬了她们的聪明灵慧,果断历练的机智美。《救风尘》本事来源不详,大多认为是关汉卿虚构出来。清代黄文旸等人在所著的《曲海总目提要·救风尘提要》⑤中认为“小说家所载诸女子,有能识别英雄与未遇者,如红拂之于李卫公,梁夫人之于韩蕲王也,有能成人之美者,如欧阳彬之歌人,董国度之妾也,有为豪侠而诛薄情者,女商荆十三娘也,剧中所称赵盼儿,似乎兼善众长。”关汉卿塑造的赵盼儿个性鲜明———机灵、老练、聪慧。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能看得透彻明白,不止是风月场中寻欢作乐的卑贱人,而是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赵盼儿最鲜明的特点表现在搭救女伴宋引章这一情节上,她运用智谋与周舍巧妙周旋,最终救得宋引章,这也是全局的高潮所在。周舍自称“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也是风月老手,但赵盼儿大展风月本领逼周舍就范,“我到那里三言两语,肯写休书,万事俱休,若是不肯写,我将他掐一掐,捏一捏,搂一搂,抱一抱,着那厮通身酥,遍体麻。”果不出她所料,周舍上当,他彻底输了。在赵盼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女子主动斗争的机智美。
二、关汉卿独特的女性审美观形成的原因
关汉卿形成如此独特的女性审美观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社会的客观原因和自身的主观原因。
1.社会的客观原因。(1)元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王朝是以蒙古贵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统治,实行的是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政策,这就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不平等,民族矛盾的尖锐化,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农民起义日益增加,治阶级骄奢淫逸,贪污之风日甚一日。因此也给关汉卿这样敏锐的作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丰富了创作的题材。(2)元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境遇: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他们的传统仕途,科举制度恢复,也难以爬上统治者的阶梯。因为授官对他们限制颇多。一是由宿卫得官,即指蒙古贵族和上层色目人中的大臣,其后裔可以借先人地位得官。然而平常汉人无此机会。下层知识分子得官极难,又对其思想言行受到严格控制,在高压统治下他们只好自诩风流,放荡不羁;或是隐居田园,消极避世。
2.自身的主观原因。客观的社会原因对关汉卿女性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自我的反抗意识:关汉卿自我的反抗意识在女性审美观中得到了体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中说:【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⑥【隔尾】……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从这一句看出,他不再借酒消愁,而是不甘落于人后,绝不虚度春秋,做好了一切反抗的准备。【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他用铜豌豆比喻自己坚强的意志,即使是打瘸了腿,打断了手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从这一点看到了关汉卿本人强烈的反抗精神,从而借助窦娥等题材来展现其自我的反抗意识。投射出其自身的内在情感,达到了对现实痛苦的宣泄,间接地完成了关汉卿自我价值的实现。
本文通过关汉卿的女性审美观来认识关汉卿的人格特点,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实际上是才高八斗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作者对自己悲剧命运的总结和感慨,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投射以及对人生痛苦的宣泄和补偿。研究关汉卿的女性审美观,也对研究明清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注释:
①叶长海.中国戏剧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下篇):413
②黄克.关汉卿戏剧人物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13,114
③程芸.中国戏曲[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89
④关汉卿《窦娥冤》;见臧懋循《元曲选》
⑤旸黄文《曲海总目提要·救风尘提要》;见俞为民《历代曲话汇编》.黄山出版社,2009:348
⑥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见任中敏《元曲三百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73
上一篇:绣球一抛情得来
下一篇:中国古典戏剧的浪漫主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