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课教改研究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医科院校教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问题意识的特殊地位,分析了医科院校思政课树立问题意识存在的阻碍,探索新问题意识推动医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调的教学理念;找准医学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点;问题的解决是思想升华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思政课教改与医学理念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 问题意识;医科院校;思政课;教改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重视医德培育,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医德的主要途径,是创新育人方式,推进医教协同育人的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是指以思政课教材为依托,结合国情,社情,学情,以问题为中心,通过问题的设置与解答,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突破点,也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新的生长点。
一、医科院校教改背景下思政课问题意识的特殊地位
1、医学类课程缺乏问题意识的教学思想
以预防诊疗康复健康为线索的医学类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掌握基本理念为基础,技能学习为核心,问题意识在教学中体现的并不明显。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大都不需要通过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大部分医科院校的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课程知识和教学模式,重点一直是强调学科知识记忆的重要性。当前,部分院校进行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学院校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问题意识这个基本情况。区别于医学类课程的教学思维,高校思政课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型课程,其主流意识形态特征十分突出,且具有課程理念观念相对固定统一,课程内容却随着国家进程和大政方针的变化而变化,内容更新快,时代性强。解读时代热点,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回应恶意歪曲攻击的言论,问题教学是思政课进行改革的突破口。
2、问题教学是联结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思政课程目标的纽带
医学即人学。从医学成为一门学科开始,医学的基本理念就与人文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医学本源就是儒家道家强调的中庸人和。在我国古代,名医神医往往也是品德高尚之人,医学也被定义为“仁术”,仁心仁术、德医双馨、医者爱人、大医精诚,这些对医务人员的赞誉之词,都在强调品德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可见人们对医者的认同是整体性的。这为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如果医者必须同时具备医德和医学技能,那如何在医学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桥梁,增强医学生们的医德呢?问题教学成为了联结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思政课程目标的纽带。为解决问题而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过程。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品质,也是其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动力。不同于以往思政课堂灌输为主教学过程的提问、小问题群,问题教学将课堂的焦点集中在一到三个核心问题上,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形式,培养医学生看待问题的态度、方法、技巧,从而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医科院校思政课树立问题意识存在的阻碍
1、思政课本身存在的问题阻碍问题意识课程功能的发挥
思想改造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思政课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社会要求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高校中,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准确、不统一,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有效性。文科类学院在医科院校存在感普遍较弱,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也不高,大部分教师只是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社会上部分人推崇的拜金主义、以权力和地位作为成功的基本衡量的思潮,对象牙塔中的思政课的冲击很强烈,很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但是思政课教师理论和研究跟不上,无法给予回应,使得倡导正能量、进步价值观的授课过程显得苍白无力。近年来,信息网络异军突起,新媒体主导的多元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放大效应,不断削弱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之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缺乏真实情感体感和实践机会的说教,阻碍了医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情感的养成。
2、思政课价值观念与医学理念缺乏有效的结合路径
问题教学是联结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思政课程目标的纽带,其共通之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这个联结的纽带传递的内容是价值观念,且这些价值观念是与医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价值观念与医学理念缺乏有效结合的具体路径。高校强调专业性和高深性,尤其是医科院校培养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实训。医科院校学生生源较好,素质较高,对专业兴趣更加浓厚,思政课通常采取的“单兵作战”、“大水漫灌”的授课模式,显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大部分医学生对待思政课的基本态度是保过就行。思政课的价值观念培养效果,主要看授课内容是否与实际有密切关联,这个实际包括社会现实、学生实际、专业实际。脱离这三个“实际”,医学生自然就降低关注,就会觉得是无用之学。
3、医科院校培养体系过于强势禁锢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医科院校作为专科性院校,医学类课程在专业性和系统性上学科的特征非常明显,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延续性、高深性,使得其专业壁垒高筑。在医学生培养2.0时代,对新一代医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技术硬的医学人才的特殊地位日益凸显。然而,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城乡医疗保险的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学生的就业前景却不乐观。医学院校持续扩招,使当代医学生认知能力和接受知识的水平差距拉大,也引发了教学质量、就业预期差距等问题。如何应对这种形势,如何增强医学生技能,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成为大部分医科院校摆在首要位置的事情。这种形势下,医学壁垒进一步增强,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医科院校增强专业建设的背景下地位更加危弱,管理和科研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作为公共课的思政课的教学日渐式微,课程建设进展更加困难,课程功能受到强势的医学专业挤压与禁锢。
三、新问题意识推动医科院校思政课改革
1、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调的教学理念
以新问题意识推动医科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调的课堂教学理念。相比于微课、讨论式、翻转课堂、启发式以及案例分析等教改思想,问题教学更加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所谓的教师主导,指的是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保证在教学这个对象性活动过程中,掌控全局的根本。尤其在医学院校专业强势、医学生专业倾向较强的情况,必须强调问题教学的教师主导。其具体体现在问题的设置,思考的引导,异议的回应,以及最后的总结归纳。高校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所以必须以学生为本。学生的主体地位,指的是教学过程的所有手段都是围绕学生这一对象进行的,课程针对特定专业学生设计问题,课程聚焦于学生的所思所想,问题的思考解答结合专业知识惯性思维,问题的最终解决是知识的传递和价值的养成,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主导和主体理念的树立,不应只是局限在思政课,更应该结合实际,在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实施分流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方式。
2、找准医学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点
要找到医学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点并不难。就本质而言,医学具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的二重属性,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马克思主义就是人文精神的根本指引。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能给医学起源问题做出完整和本质的说明,那就是医学只能产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这应该成为两者间的契合點。医学理念中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培育,其实质就是将人文精神与现代先进的医学理念合二为一,通过持续的引导和教育,将人文精神上升为信念,并在临床实践中以一贯之,最终成为医学生实际专业能力,尤其是临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的诸多理念,都可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与医学理念碰出火花。例如,基础课强调的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人生追求真善美的“德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观”,合乎法理情下开展医疗活动等,这些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病患心身方面的痛苦,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问题的解决是思想升华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问题教学改革的前期是以问题链接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课堂问题解决的同时增强医学生的能力。问题教学的核心不在于答案,而在于问题,真正要抓住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好问题,引导学生做判断推理,推动学生价值和思维的转向,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得、思想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授人以渔的过程,在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根本更多体现在引导“自我学习”,尤其是面对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的医学生,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在于通过指导、点拨和必要的修正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效率”,进而实现教学相长。思政课真正能在专业能力发展上,给予医学生引领的很少,我们应该把“问题”集中于提升医德、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培养临床需要的意识等方面,从而推动医学生朝着德才兼备方向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意识、诚实守信教育、生命教育、辩证思维、创新意识等,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能力意识。
4、思政课教改与医学理念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高校思政课朝着大思政方向发展,朝着三全育人方向努力,医学也朝着大健康理念发展,这是实现相互促进的好时机。医学模式的演变发展,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当今医学思维模式已经由最初的只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医学,逐步转变为“心理——社会——环境”密切结合的综合模式。医生在开出“医药处方”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处方”,做到心身同治。当前,医科院校在实际教学和见习过程中,依然还是过于强调对具体疾病的诊疗,从整体上看待疾病和健康的思维还没有养成。按照传统思维侧重疾病的诊疗康复,通过治疗实现“健康”,与思政课强调的全新的健康理念、健康中国的方向还有一定的差别。随着医学综合模式的转变,要真正转变人民长期坚持的传统健康观念,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医学教学模式必须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这对医学院校和医疗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品德和职业素养要求。构建大思政与新医学的良性互动,推动全新健康理念的普及,就必须建立以行为健康为中心的疾病预防理念,使医学生更加引导患者通过调节行为模式,达到对疾病预防的目的。任何一方的“强势”,都会破坏这种良性的互动和平衡,从而禁锢思政课程的教育功能。所以,实现这样的互动,围绕学生中心进行互动、围绕问题意识展开教学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对于医学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景荣.急备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
[2] 张成博 ,程伟.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7.
[3] 马兴铭,张李峰,王竞秋,雒艳萍,吴玉凤,谭继英,梁亚玲,于红娟,曹明强.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6)1013-1015+1086.
【作者简介】
下一篇:基于有效学习的对外汉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