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学习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摘 要: 为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有效性,作者结合多年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利用影视资料、多媒体教学手段、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教学法为例对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加以阐述,通过创设教育背景将中国文化教育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达到让留学生有效学习汉语的目的。
关键词: 有效学习 对外汉语 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已成为世界语言学习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然而,部分留学生汉语基础不高,甚至部分学生是零基础。因此,如何为国际学生提供有效的汉语学习,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掌握必要的汉语知识,培养基本会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学习是指遵循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安排布置作业,从而帮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笔者经过多年来对留学生的中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对外汉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留学生大部分为青少年,信息化教学手段比以往的教学手段更容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因此,为充分培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我们将多种信息化手段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将影音资料穿插于教学过程中。目前电影和电视作品是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电影或电视剪辑作为素材,它可以使国际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而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华语影视呈现了中国人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等日常交际语言,渗透着伦理道德、价值理念等精神文化。因此,通过观看电影可以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中国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文化特征,掌握一定的汉语文化背景。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沟通情感。影视作品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真实的语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片段进行表演,同时也能锻炼听力和标准发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影视片段时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比如初级水平学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有限,可以选择语速较慢的动画片片段。再次,通过让学生反复观看汉语影视作品,引导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熟悉日常生活中汉语的应用,不仅让学生积累日常词汇,获得汉语文化知识,而且学会用汉语的思维和习惯交际,达到增强语言认知能力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优势协助教学。在对外汉语课上,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社交互动的体验,还可以培训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作培训,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多种练习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留学生而言,要学好汉语,语言练习十分重要,如果只是依靠老师讲解和纸笔的传统练习就是远远不够的,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提供更多形式的练习途徑,帮助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其次,通过在线平台学习,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进度和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教,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共性问题,及时跟进进行解答或一对一的辅导。再次,信息化教学方法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充分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合理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促进有效教学。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和功能的日益多样化,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利用手机进行有效教学。首先,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互动学习。学生现在都有手机,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只要随身携带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地通过软件进行文字、语言、视频等方面的学习交流。其次,教师建立一个微信学习小组,并将课堂学习的文本、音频、视频和在线练习链接推送给学生,对课堂内有限的信息量进行补充扩展,对汉语表达习惯给予文化背景的解读,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而且师生可以在微信群里随时交流互动。再次,利用微信平台不仅可以作用于汉语教学,还可以作用于留学生管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及时推送院校活动和新闻,或者将相关出入境法律法规和留学生在校规章制度等推送给学生随时查阅,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在华的学习生活。
二、运用实体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每位教师都有擅长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笔者在此仅以任务教学法为例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加以阐述,以抛砖引玉。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依照既定的任务组织语言活动开展教学,学生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认知,不断感知、认知,应用目的语,从而达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法先在国外发展后传播到中国,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任务型教学方法应结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特点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在任务设计和任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观地位,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探索,学生在收到教师指定的任务后,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和学习,并根据教师所给定的信息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进行构思、设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在必要时帮助学生。其次,任务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生活,以便学生在特定情况下应用学到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诸如“订购食物”“购物”和“寻找方向”等主题,让学生觉得非常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遇到,于是就有去探索、去实践的动力,从而更有兴趣完成任务。再次,任务设计应该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例如在学习《发展汉语—中级写作》的“我第一次来中国”时,课前让学生参考范文,准备图片或PPT,课上请学生给大家讲述自己第一次来中国的故事,其他同学可以就故事内容提问,并做好记录,教师在每个学生讲完后就故事结构、语法偏误做点评,其他同学也可以做评价,课后每个学生写一篇“留学生第一次来中国”的调查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自主丰富词汇量并训练语言表达。通过交流,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将中国文化教育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并记录着文化的意义和内涵,两者是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充分理解和整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将文化教育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笔者认为,将文化教育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各种教学活动的发展应考虑以下因素:首先,要准确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背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国际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交人际交流,理解对话,阅读发音,写出好的汉字。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即使留学生对听说读写都掌握得很好,在日常交际中依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对成语、多音字的错误理解,往往闹出不少笑话,影响正常的交际。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文化教学,使学生准确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避免沟通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育。因为大多数汉语作为外语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国际学生的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对外汉语课堂上部分学生来自俄罗斯,部分学生来自喀麦隆。来自俄罗斯的学生性格内敛,学习态度严谨认真,而来自喀麦隆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在课堂上开玩笑。这些学生在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等方面都各有特点,教师只有掌握好学生的这些特点,才能尽可能避免和学生沟通的障碍,备课时要分别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将为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
再次,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文化教育。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时如果仅仅通过课堂上说教,就只能让学生停留在记忆里,还需要通过亲临实际语言环境过程进行实践演练,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购物”主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在基本的購物情境基础上,增设讨价还价、退换货、询问支付方式的情境,学生可以扮演购物场景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人,在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立场进行交流,根据对方的反应发展故事,尽可能地贴近现实中的交流。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监控情境教学过程。学生在情境中尝试用已有的汉语知识解决问题,根据教师的反馈调整汉语表达,提高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闫灵芝.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1):81-83.
[2]李谷音,徐小辉.有效学习视角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8(27):107-109.
[3]曾艳,徐春梅.翻转课堂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5):30-34.
[4]崔旸,金雪丽,赵莹.多媒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