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头琴及蒙古族外弓弓弦乐器
打开文本图片集
马头琴,应当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族弓弦乐器。这种乐器因为琴体的顶端雕刻有马头的装饰,因此现代人们称其为“马头琴”。这种乐器主要流传和使用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蒙古族居住地区,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一些有蒙古民族居住的加盟共和国也广泛流传和使用。
马头琴是典型的外弓弓弦乐器,就是用马尾弓在两弦的同一侧(外侧)擦奏琴弦发音,我个人认为它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用马尾弓擦奏琴弦发音的乐器。
對于这种马尾弓在两弦的同一侧(外侧)擦奏琴弦发音地拉弦乐器的称呼,在过去的历史中,因为朝代(年代)的不同、其他民族视角的不同、记录语言和文字的不同,对它称呼有“胡琴”、“马尾胡琴”,在广大的蒙古族民族地区,因为地域和原始部落的不同,各个地域和部落地审美观的不同,所导致的制作形制和装饰也不同,由此对它的称呼有“阿伊干胡尔”、“西纳干胡兀尔”、“西纳干抄兀儿”、“呼日哲抄兀儿”、“冒林陶乐盖太胡尔”等。另外,对这一乐器关注点的不同,对它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叶克勒”、“赫力胡尔”、“ 阿日森胡尔”“朝尔”、“马头琴”等等……。
对于这种马尾弓擦乐器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九百年以前的北宋 ,沈括(1031——1095)所著的《梦溪笔谈》的《凯歌》中有:“予在鄜延时,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记得数篇……其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鄜延——据考证应当是今陕北地区的延安一带)此词表明宋代驻防北部边疆的北宋将士中在当时已经有人会演奏这种乐器——“马尾胡琴”,更说明这种乐器在当时的北方古蒙古民族中已经广泛流传和使用。
关于它的形制和演奏方式《元始˙礼乐志》中有如下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胡琴”之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宋代和宋代之前,从事农业耕作的中原人称北方游牧民族为“胡人”,“胡人”使用的乐器称之为“胡琴”。宋时的“胡琴”一词,是中原人们对北方游牧民族所用乐器的统称,既包括弹拨乐器:“琵琶”、“箜篌”、“火不思”,也包括内弓拉弦乐器“奚琴”,和外弓拉弦乐器“马尾胡琴”等。要说明的是北宋文人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胡琴作》一诗中写道:“胡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另外,在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于公元1099年所著的《乐书》(卷一二八)中载有:“胡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这里所说的“胡琴”是内弓弓弦乐器,是二胡的前身。
关于“胡人”,《汉书˙匈奴传》载:匈奴狐鹿姑单于致汉武帝书曰:“南有大汗,北有强胡,胡者, 腾格里胡图也”。匈奴是古代信仰萨满教的游牧民族——古蒙古人,自称谓“腾格里胡图”、“腾格里胡”,“腾格里”为天之意,“胡图”或“胡”为子民之意,诠释为“天之骄子”。正因为匈奴自称为“胡”并为中原所熟知,故此自秦汉时期至宋代,中原的农业耕作民族对于活动在匈奴近邻的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后来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其中包括匈奴、东胡、鲜卑、柔然、突厥、奚、契丹统称为“胡人”对上述各地传入中原的物品名称的前面多加上“胡”字, 这一理念一直传到宋代,“胡琴”之称由此而来。这种乐器乃是信仰萨满教的游牧民族“天之骄子”所用之琴——“胡琴”。
唐宋以后,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人及古蒙古人)意识到弹拨乐器的琴弦不但可以弹拨发音,还可以擦奏发音,因此产生了用“竹片轧之”的“轧筝”和“奚琴”,并逐步演变过度成为马尾擦奏的“马尾胡琴”,因为这种马尾擦奏的弓弦乐器具有歌唱性,能充分的表现抒情委婉的曲调和奏出“抄兀儿”那持续的长音,更能充分表达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情感,所以被蒙古人及古蒙古人发明使用并逐步得到发展,使弓弦乐器——“胡琴”成为蒙古民族最具有草原特色的乐器,顺理成章的发展为蒙古族民族乐器中的主奏乐器。
“胡琴”这种用马尾弓擦奏发音的乐器蒙古人自称为“抄兀儿”。据蒙古音乐理论家乌兰杰编著的《蒙古族音乐史》考证:“抄兀儿”蒙古语意为“共鸣”之意,是蒙古民族所特有的和聲形式,这种“抄兀儿”的和声形式体现在:“冒顿抄兀儿”是一种木管吹奏乐器,“根音持续法”是其独特的吹奏形式,浩“浩林抄兀儿”也是一种“根音持续法”的领唱伴唱形式。后因新产生的弓弦“马尾胡琴”,传承了“抄兀儿”的和声形式的演奏方法,所以蒙古人把外弓“马尾胡琴”称为“抄兀儿”。 今天新疆境内的图瓦蒙古人所演奏的“叶克勒”,以及内蒙古科尔沁的“朝尔”,还保持着原始的“抄兀儿”的演奏方法,仍然用于古老的英雄史诗说唱的伴奏乐器。
由此《成吉思汗箴吉》里有这样一段诗句:
您有神话般巧遇的,
聪慧而贤能的忽阑皇后。
您有胡兀儿、抄兀儿的美妙乐奏,
您有拥载相随的九位英杰呵
您是普天下的英主——成古思汗。
《元史·礼乐志》记载的制如“火不思”的“胡琴”,因它的共鸣箱似勺形,蒙古语把“勺”称为“西纳干”,所以将这种勺形的拉弦乐器蒙古人称其为“西纳干抄兀儿”。关于这一乐器的渊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蒙古族著名学者苏赫巴鲁先生已做过研究,在《乐器》1983年5-6期连载了《火不思——马头琴的始祖》的文章,他考证蒙古族把古老的弹拨乐器“火不思”加外弓拉奏(“火不思”有一种双音同度定弦方法),形成了“诺木图火不思”(用弓子拉奏的火不思),而后演变成“西纳干抄兀儿”,这一观点现今已被音乐界和乐器学术界认可。“火不思”一词有学者考证为蒙古语的“弹拨胡琴”之意,引申为“弹拨”。如这一观点成立“火不思”就是产生于操阿尔泰语系的古蒙古民族之中。制如“火不思”的“胡琴”——“西纳干抄兀儿”的形制,接受了突厥、匈奴、鲜卑、蒙古多种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火不思”的肩角是受突厥文化的影响;“卷颈龙首”是受匈奴、鲜卑文化的影响;“用弓捩之”演奏方法,更能传承和充分的表现蒙古人及古蒙古人固有的吹奏乐器“冒顿抄兀儿”和领唱伴唱的“浩林抄兀儿”的和声持续根音形式,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发展和融合中,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马背民族的拉弦乐器——外弓弓弦乐器“抄兀儿”(即马尾胡琴)。这种制如“火不思”的“胡琴”在清代的藩部乐队中仍在使用,《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现今保留的1906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拍摄的,内蒙古喀喇沁王府乐队的照片中仍有制如“火不思”的龙头“胡琴”—— “西纳干抄兀儿”。
关于“呼日哲抄兀儿”。这种“抄兀儿”的共鸣箱用木板拼制而成,从正面看上去有正梯形的,有倒梯形的,还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及八角形的,因为这种共鸣箱类似于“铲”的形状,蒙古语称铲为“呼日哲”,所以得此称呼。这种形制的“抄兀儿”存在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察哈尔一带,东部的昭乌达地区和科尔沁地区以及俄罗斯一些蒙古民族居住的地区。此乐器的琴杆顶端也就是琴头部分,有不雕刻琴头的只是一个通直琴杆,有雕刻虾尾状的类似三弦琴头,有雕刻与“西纳干抄兀儿”相同的龙头,也有雕刻莽古思的琴头,但大多雕刻有马头,有的在马头下面再组合雕刻龙头形制的琴头。
“西纳干抄兀儿”(勺形)和“呼日哲抄兀儿”(铲形)两种形制琴箱的“抄兀儿”。因蒙古民族所居住地域辽阔,各个部落对使用乐器的地域审美观念的不同,所以制作的形制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两种形制“抄兀儿”的演奏方法,均传承了相同的音乐形式——蒙古民族所特有“根音持续法”的和声形式——应当是同属于一类的外弓弓弦乐器——“抄兀儿”。
关于“马头琴”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笔者所了解到的是,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夫妇受喀喇沁王爷——贡桑诺尔布的约请,来卓索图盟喀喇沁王府所办的“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授课。据“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原馆长吴汉勤先生讲述,他们是公元1906年4月2日到的喀喇沁王府,1907年2月19日离开的,期间他们到蒙古民间考察,在他们所著的《从蒙古民俗看蒙古人》一书的第十九章——《马头琴》中,这样写到:“……五月十九日,一大早我们就从这里出发继续前行。天气特别好,在毡子帐篷的马车里,穿着夏天的衣服还感觉热。途中在一个村子里吃饭,吃饭的这家人叫巴音高勒,是个政府官员。在他家我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乐器,他们叫它冒林陶乐盖努胡尔,我给它起名叫马头琴。展品上雕刻着马头琴……”,我个人认为这是最早“马头琴”一词的文字记载。
蒙古族外弓弓弦乐器从弹拨乐器“火不思”——“诺木图火不思”(用弓子拉奏的火不思)——“西纳干抄兀儿”(叶克勒)和“呼日哲抄兀儿”(朝尔)——“马头琴”。这种乐器经历了近千年的演化历程,形成了今天世界瞩目的蒙古民族独特的弓弦乐器。影响了世界外弓弓弦乐器的发展进程。“马头琴”现今仍传承着古老独特的演奏技巧,浓郁的民族风格,以他优美动听的音色步入世界的音乐殿堂。
上一篇:乐器学和乐器志
下一篇:“小乐器进课堂”的几点实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