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在我国民族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楹联是一颗闪耀着奇光异彩的瑰宝。由于它集诗、词、曲、赋的精华,聚意美、声美、形美于一体,看起来整齐美观,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起来意味深长,所以,虽然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它字数最少(一般而言),但却最富有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词约而义丰,有无所不包的内容;形小而质美,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用途广泛,影响深远,被誉为“袖珍诗”、“诗中诗”、“两行诗”,深得我国人民的普遍喜爱,堪称我国文艺园地中雅俗共赏、精巧灵秀的文学奇葩。
楹联,俗称对联,又叫对子,因它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故称“楹联”。发展到后来楹联就成了对联的一种雅称。它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文字所组成的。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其基本特征是既“对”且“联”。所谓的“对”,即指形式上成双成对,上下联之间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似,平仄相拗。所谓“联”,是指上下联的思想内容要紧密联系,相互照应,或相联、或相关、或相对、或相反地熔铸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表达一个完成的意思。
中华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它所以能够始终畅行于文坛、活跃于民间,并成为一种雅俗共赏和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其关键是楹联文化本身所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包括立志、修身、净心、治学、处世等方面的智慧、道理与经验。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中华楹联文化教育,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以楹联的深厚人文蕴蓄去感化中学生,让其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人文素养得以不断提升,引导他们形成温柔敦厚、知书达理的气韵与风范。
楹联文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究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字斟句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圣陶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所占比重都是最高的。文如其人,写作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古代,一篇文章定终身,现在国家教育部门也重新认识到了作文的重要性并在逐步提升作文分数比重。好的文章,语言要靓丽、有文采,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在斟词酌句上多下功夫。而楹联是对仗的艺术,它要在简短的两行文字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语言的艺术是锤炼出来的,要锤炼到没有多余的字、句,锤炼到每一字每一句都成为联意的最精当的表达者。古代诗人都是很重视语言锤炼的,许多诗人写诗都是字斟句酌,苦心经营。所谓:“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新诗一联出,白发数茎生”,都说明了他们如何呕心沥血地进行字句的孕育、加工和锤炼。古今的许多佳联,在用字造句方面很是讲究推陈出新,同时又千锤百炼,合乎汉语的规范化要求,因而清新自然,生动感人,达到炉火纯青的至境。
例如武汉黄鹤楼清代方维新题的楹联:
对江楼阁参天立;
全楚山河缩地来。
这副对联,上联突出“点”,下联勾勒“面”,极简洁概括而又极具体形象。尤其是上联的“参”字,下联的“缩”字,把黄鹤楼一楼耸立、三楚江河衬托拱卫之势生动地突现了出来,一“参”一“缩”,一扬一抑,化静为动,造境自然,栩栩如生。
激浪催涛,广容滴水何嫌细;
凌云擎日,更上层楼不厌高。
这是鹳雀楼的题联。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畔,因时有成群鹳栖其上而得名。此联的初稿是:“激浪催涛,广容滴水;凌云擎日,更上层楼。”滚滚黄河,激浪催涛,广纳百川,流归大海;鹳雀楼虽高,欲凌云擎日,还须更上层楼。后来作者感觉对“母亲河”的襟怀表达言犹未尽,又经过“苦思”、“修改”,最后决定上下联分别加“何嫌细”、“不厌高”,使得此二联意蕴更为丰富:黄河从鹳雀楼下奔腾不息地流过,带来了灌溉和航运之利,其众多支流,不论巨细,她都容纳不拒。她像母亲一样,哺育了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创造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何嫌细”充分展示了母亲河广纳百川的宽广襟怀。“不厌高”表现了高瞻远瞩、向上进取的时代精神,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可见,在楹联的语言运用中,要特别注重字词的锤炼,努力选用最能表达描写对象本质特征的动词、形容词等,使之成为“联眼”,以求达到一字用活,全联生辉的艺术效果。中学生写作也是如此,要想使文章语言精练且富有表现力,斟词酌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高中开展楹联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优秀楹联的品读和鉴赏,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日常写作中养成字斟句酌的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向善求美,追求心灵的至高境界
面对新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教育者应该怎样培养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新世纪建设者?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以为:学会做人是立足社会的基础,人需要通过做事来体现价值,因此,当前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应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列为重中之重。
那么,何为人文素质?所谓的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一直以来都是考量健康人生的重要指标。中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时期,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可塑性极强,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合点。语文教育渗透着人格气质、胸襟境界、学识修养等各种因素,具有“载道明理、表情达意、文道统一”的优势,在塑造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素养的方法和渠道有很多,对高中生进行楹联文化教育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也是楹联自身的思想教育作用决定的。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治学,历史上诸多名人才俊都曾撰拟读书对联,表达对治学境界的不同追求。有的表达志向抱负,有的抒发治学感想,这些治学联睿智隽永富含哲理,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如宋代学者刘载知识渊博,好学不倦,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与刻苦。一向治学严谨的林则徐曾写过“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的治学联,他的这种不顾家境贫寒,矢志苦读,自强不息的精神无形中一定会对中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些对联作者在叙事写人状物绘景的同时,也抒写和寄予了自己的情感、志趣和思想观点,表现鲜明而强烈的爱与憎、是与非。如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这副对联: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此联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竹、梅来比拟、象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上联称许竹有虚心的品格。“低头叶”,竹的叶尖下垂,仿佛低头,这是对谦虚形象的赞美。下联意谓梅有傲然的姿态却无仰面的媚态。上下联都是由内(心、骨)而外(头、面),字字对称,井然有序,既是所绘墨竹、梅花的形象写照,又是作者自己人格、精神、情操的生动体现,构思巧妙,寓意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也有些对联,直接总结社会生活经验,把自己认识的结晶,思想的火花,追求的理想,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用联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乏警句和格言,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爱国情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且看以下这副对联:
不悲镜里容颜瘦
且喜心头疆域宽
这副对联说容颜瘦了不必悲伤担忧,而应走出困境,自强不息。下联中的“心头疆域宽”,是指胸怀要宽广、旷达,要装着集体、国家、天下等方面的大事,而不要只想到自己。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
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论语·述而》,告诫学子应当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用以陶冶身心,增长才智,成为谦谦君子。下联语出《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联语引述儒家名言警句,是为了劝诫人们,要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抱负,首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明末爱国志士王夫之,抗清失败后,隐姓埋名,发愤著述四十年。在他的书斋里,有一副充满战斗豪情的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决不随波逐流和矢死不二的决心。
以上这些对联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理,必然会对中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影响、激励和鼓舞,使他们获得某种美好精神的教化,受到某些真理性的启迪,从而增强理智,充实胸怀,树立正确而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
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意识和创造智慧,承载着理想与抱负,传递着思想与观念。中华楹联文化的悠远与深邃都是不容置辩的,它与诗词曲赋一样,历来是中国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一道流脉。
在中学开展楹联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它是传递一个民族文化教养和文明程度的需要,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捧起书本,张开口,让学生们自主、自在地“悦”读、品鉴那些精美的文字、优美的格调和韵律,让他们爱上楹联,共同追慕先人心志,在他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武晓丽,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颍上。
上一篇:铁匠房九题
下一篇:楹联启示录(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