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性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针对新建地方性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实用型人文地理课程体系、编写适合实用型“人文地理课”程体系的教学用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等建议。
【关键词】人文地理 课程体系建设 新建地方性高校
【中图分类号】N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1-00-02
为优化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等院校合并重组”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一批由多个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的新生本科高校。这些高校在合并时,其隶属关系通常被定为由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所在地市政府支持建设,所以就被称为“新建地方性高校”。由于新建地方性高校的“地方性、基层性、应用性”特点,因此,在其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起着核心作用。不同的课程体系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它是社会需求、科学知识和个人发展的集中表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在此,笔者仅就新建地方性高校的“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求教于业内同仁。
1 “人文地理”的课程地位与体系
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复兴以来[1],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研究、分支学科的建设,还是在研究方法、手段的革新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逐渐奠定了其在地理科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明确了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有一些高校文史类、经济类、理工类等专业以人文地理学作为基础课程或一般文化选修课程,由此可见“人文地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地位[2]。
从人文地理学科体系来看,由于人文地理是以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为直接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所以也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庞杂性、动态性及多层次性特点。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三个层面:即理论人文地理层面,包括人文地理学(概论、导论、综合理论与方法)、经济地理学(导论)、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聚落(城市、乡村、社区))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卫生(疾病)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等;区域人文地理层面,包括世界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地理、各省、市(区)、县、镇(乡)人文地理等;应用人文地理层面,包括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利用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环境评价、灾害监测、信息服务等[3]。
从高校人文地理课程体系看,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专业基础课,以理论人文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学(概论)、经济地理学(导论)为主(有的根据专业方向把城市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等也作为专业基础课);二是专业课(包括专业方向课),除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余的理论人文地理学层面、区域人文地理层面、应用人文地理层面的课程均可作为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2 新建地方性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方面
一味地向重点高校看齐,套用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相同的课程,既体现不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同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又会受各种因素制约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2.2 教材、辅助教材建设方面
目前,适合新建地方性高校“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的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
2.3 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新建地方性高校都要接受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学位授予权评估和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因此,这些学校在各学科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上都会加大投入力度,但就地理学科而言,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
2.4 课任教师配备方面
新建地方性高校的地理学科有关专业的前身多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地理专业,“专”升“本”后的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着先天性缺陷,即理论功底不厚,又普遍缺乏“应用人文地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定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3 关于新建地方性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突出地方性,构建实用型“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
“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构建,不仅要体现其学科特点,更要受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制约,因此对新建地方性高校的地理相关专业而言,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科学的职业岗位分析,重新界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知识与能力结构,依据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构建适合本校办学特点的实用型“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改以往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知识与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需要,在横向上,按能力性质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和与专业综合课相融相接的专业实训课三个类别;在纵向上,按能力形成顺序将课程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特长训练三个层次。使整个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这个中心从泛到精、由浅入深有序展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3.2 建立课程体系标准,编写适合实用型人文地理课程体系的教学用书
实用型“人文地理”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与之相符的系列教学用书支持。建议由“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办学特点的“人文地理”课程标准,在“课标”界定的范围内,由各类型院校参与编写与凝练,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够有一批既符合“课标”又有特色的“人文地理”系列教学用书和系列实践教学用书投入使用。
3.3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强化其過程管理,树立“夯实基础、优化内容、加强实践”的指导思想,并落实到实处。
“夯实基础”就是指在“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要踏踏实实进行,课时、学分要保证,教材要选优,要使学生获得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了解最新的学科前沿,为以后的专业学习、专业研究乃至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优化内容”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数内,精选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深度,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综合,尤其要把反映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体现到教学内容里。要正确处理基础理论课、专业综合课(方向课)、实践课、选修课等之间的关系,发挥地方高校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在课程内容上体现特色,做到同中存异,异中见优。
“加强实践”就是要强调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是以实现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要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落实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并通过系列课程和相关教学环节来实施。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从分析职业能力入手,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以完成某项职业能力的训练为目标,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训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力训练、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能力训练、旅游地形象设计能力训练、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产品(线路)设计能力训练、城镇体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房地产估价能力训练等等,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1-2个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资格证书。
3.4 加强应用性,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实现构建实用型“人文地理”课程体系的目标,必须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支撑,这也是新建地方性高校的“地方性、应用性”特点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样,承担“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要强化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求任课教师参加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获取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如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土地评估师、注册环境评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此外,还可通过科技服务与开发,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因为科技服务与开发是地方性高校科研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产生多方位的辐射效应,它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也为教师创造了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3.5 就近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校外实践是学生验证所学的“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地理信息获取方法、地理调查方法以及地理环境教学实践能力锻炼的重要途径。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外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在空间上有较远距离的移动, 实践需要的交通费以及住宿费等必然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校外实践经费随着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正在节节攀升。因此,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以学校所在的城市作为“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践的主要基地, 大部分实习内容可以在基地内完成,这不但可以减少花费, 还可以使实践教学效果更加充实。例如,在实习基地内可以根据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房地产评估以及生态环境地理等实践内容,与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达成长期的稳固联系。政府部门可以就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生态环境地理等内容进行讲座;企业单位可以参观企业的布局、企业生产情况调查等。这种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來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可以促进学校(系) 与校外单位的长期合作, 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 刘继生,丁四保.面向21世纪优化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高等理科教育,2000,(6):28.
[2] 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5(5):54.
[3] 杨载田,邱国锋.新世纪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新思维[J].嘉应大学学报,2001,19(3):91-92.
上一篇:一联平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