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研究综述
摘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高度关注并公认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概括阐述资源型城市问题的形成机理及其存在的生态与社会问题,总结近年来针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所遇到的难题及相关对策研究成果,并加以评述,以期对今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借鉴。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综述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一般指依托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以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专业性职能的城市,相近的概念有矿业城市、工矿城市等。高天明等(2010)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成果,总结出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的主要指标及取值:当一个城市采掘业从业人口百分比≥10或矿业产值占GDP百分比≥6时,则该城市具有显著的资源型城市特征。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经济学界通常用“资源诅咒”来概括资源型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即从长期看,资源丰富的地区不仅在经济方面低于资源贫乏地区,还易产生收入差距扩大、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等社会问题。
我国自1992年后逐步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提出了“新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今天,在国内重工业化发展速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开采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
国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研究内容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矿区生命周期理论、工矿城市的兴起与衰落、资源枯竭型城镇的振兴等方面。最早是英国学者奥隆索(Auronsseau)于20世界20年代初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英尼斯(H.A. Innis)于20世纪30年代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首创性研究。随着世界各国资源型城市及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也逐步涌现。
20世纪30年代以后至80年代,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社会学、心理学及城市发展周期等问题,着重于研究社会发展不稳定原因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对资源型社区发展进行评估等。如Robinson(1962)首次对加拿大的资源型地区进行全面评估,以寻找影响这些地区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Warren等(1963)研究了工矿城市社区的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发现若社区中的社会单位没有较强的水平互动,则社区对区内生活环境的控制能力较弱。Lucas(1971)全面阐述了单一工业社区的生活与工作模式,提出单一产业城镇或地区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即建设阶段、雇用阶段、过渡阶段、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市场等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使其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Bradbury(1983)发展了Lucas关于资源型城镇的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第五、六两个阶段(即城市走向完全衰退的两个阶段):衰退阶段、完全放弃。同时他认为资源型城市与其所服务工业中心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剥削关系。欧费奇力格(1988)认为布莱德伯里(Bradbury)等人的模型过于简单,指出在资源区与工业中心间往往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博弈。认为资源区自身初始条件较差,资源只有在外界资本与劳动力使之转化为工业投入品时才拥有价值,因此外来投入部门分享利润是理所应当的。Hayter及Barnes(1992)通过研究发现加拿大资源型工业已经经历了两个劳动力市场分割阶段,前一阶段与福特主义生产相适应,后一阶段与灵活的专业化生产相适应。Randall和Ironside全面评述了资源型城镇的研究成果。
国外在解决资源型城市衰退转型问题上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美国主要采取放任态度,依靠市场自主调节。欧盟国家主要依靠政府干预,通过关闭矿井、招商引资、工业结构调整、引进人才等众多措施以期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日本则通过实施产业政策调整相关行业结构。欧盟等各国的转型实践,尤其是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政策最受我国学者的关注,其他案例研究包括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休斯敦、匹兹堡、日本的北九州等。
二、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资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课题,以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研究。研究问题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衰退成因、生态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经济转型的思路、政策对策等。
(一)资源型城市衰退的形成机理及其成因研究
1.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机理研究
刘云刚(2002)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是受双重动力影响下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受国有资源开发企业的垄断控制,具体表现在城市企业化和企业城市化的进程中。戈银庆(2004)认为资源型城市在产业选择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锁定”,导致因资源型产业不景气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全面冲击。刘学敏(2009)从发生学的视角看,认为资源型城市的产生本身就是依托于某一种自然资源而产生的,其产业结构单一具有必然性。
2.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成因研究
陈才(2003)从资源型城市发展历程与国家体制的角度考察,认为资源型城市衰退机制的直接原因是以往照搬原苏联模式建设的资源型城市已不再适应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刘云刚(2002)认为随着国家发展政策的转变,城市传统发展体制和机制的滞后以及资源相对枯竭、区位和环境的变化等可能是导致资源型城市衰退的主要原因。孙淼、丁四保(2005)认为,资源型城市衰退主要是由于资源型城市在我国体制变迁过程中缺失了“过渡阶段”而缺乏原始资本积累,从而引发的体制方面的不公平待遇。袁庆明(2007)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模型阐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衰退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增加、生产的技术不断提升及较低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加剧了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
(二)资源型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1.关于资源型城市社会问题原因探讨:郝莹莹(2003)关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得出,经济发展的困境诱发了资源型城市的诸多社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而导致失业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缓慢,致使就业能力减弱等。李雨潼(2007)认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乏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低等,是造成其促就业困难的基本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问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必将面临的重大问题。
2.关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刘云刚(2002)认为失业问题的解决往往成为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恢复人气的关键和转型的标志,对于持续衰退的城市和地区来说,可利用经济、政策手段鼓励当地居民外出,限制当地居民居住建设用地扩大,进行经济性移民来缓解失业。于言良(2006)提出建立城市资源枯竭预警系统制度,在资源型城市走向枯竭前便公布信息,以避免城市居民的恐慌,便于职工提早寻找就业机会,也便于企业提早了解经济发展动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汪晓文等(2012)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层面进行研究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强调经济层面的转型是城市转型的根本,而实现社会、生态层面的转型是成功转型的保证。
(三)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转型与政策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技术水平总体较低、人才引进困难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其他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显得异常缓慢并困难重重,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宋冬林、姚毓春(2012)认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是对国家增长红利中区域资源负债的补偿;同时它也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即政府和市场双重导向下的去资源化的再工业化过程。
尽管困难重重,我国资源型城市在不断的转型实践中仍取得了很多成效。李德铭(2011)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表现出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发展趋势。
1.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主要难题研究
(1)体制机制方面:于立、孟韬、姜春海(2003)指出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必然面临资源枯竭和体制转换的双重困难,其退出障碍已经构成资源型地区和城市经济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能否顺利退出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孙淼、丁四保(2005)指出体制改革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障碍的根本办法,强调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2)综合承载力方面:姚毓春、宋冬林(2011)认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不仅要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而且需要全面改善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其中社会承载力是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重要保障资源,而提升社会承载力也是实现转型的难点之一。(3)生态方面:张华见(2011)强调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将有助于生态系统整体实现自我增值,使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4)其他方面:刘剑平、陈松岭等(2007)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于立、于左(2009)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之间的“两难矛盾”,化解这个“两难矛盾”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难题中的难题。
2.资源型城市转型思路及策略研究
(1)关于转型思路及方向研究:一般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资源优势,在原有资源开发基础上,对资源型产业进行纵向发展,扩展原有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二是寻找新的发展资源,实行资源转化,培育和发展新产业;三是一二两种方式的复合。于言良(2006)强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还应注重树立城市品牌形象、重塑城市品牌价值。张家友(2011)认为资源枯竭城市应当积极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工业遗产旅游,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和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孟文(2012)通过分析德国鲁尔及我国河南焦作的转型案例,认为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逐步降低甚至摆脱对资源的依赖。龚晓菊、张震(2012)认为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可以大力推动投资少、回报快、无污染又可极大地增加就业的流通产业作为先导产业。(2)关于转型策略研究:沈镭等(1998)的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要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差别性策略”转变为“功能性策略”。张以诚(2005)认为矿业城市应从青年期就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强调“特色是生命,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叶蔓等(2009)依据自组织理论,将熵引入到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指出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和发展的动力是资源型产业负熵,并基于熵值效应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陈红霞(2011)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竞争力重塑的概念模型,认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产业发展瓶颈、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全面转型的必由之路。
3.政策性支持研究
国内学者通过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总体概况及个体案例研究,提出了众多极具建设性的政策性建议。张米尔、武春友等(2001)提出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实施制度创新,挖掘制度变迁的利益;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等。沈镭、万会等(2003)认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当实施特殊的区域开发政策,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融合互补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姜春海(2006)提出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王树义(2012)分析国外成功转型的案例显示,各国均会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立法的方式,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实现问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且无论是政策还是立法,均会围绕着环境治理、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三方面进行。
总之,对于资源型城市政府而言,必须放眼长远,及时做出长期规划。既要注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又要注重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地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持续和谐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各类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尽管如此,从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的实践需要出发,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在研究对象上,大量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都是从煤炭、石油等行业发展或者矿区建设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研究重心几乎都集中在资源型产业而不是资源型城市,缺乏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系统性研究。
(二)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为叙述性的论述,缺乏对具体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三)在对策建议上,目前我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仍滞留在表层或者某一侧面,只有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及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把握,才能形成其战略转型的法制与政策框架及行动指导。
(四)在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我国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其转型实践的需要,由于缺乏具体的科学理论指导,已有的转型实践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需要我国学术界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理论方面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 Bradbury J H,St Martin I. Winding Down in a Qubic Town: A Case Study of Schefferville[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83,27(2) : 128-144
[2] HayterR, BarnesT J.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and recession: A British Colombian case study[J].
EnvironmentandPlanning,1992(10): 333-353
[3] Lucas R A. Mine town,Milltown,Rail town: Life in Canadian Communities of Single Industry [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1.143
[4] Warren R L. The Community in America [M].Chicago: R and M 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1963.133-142
[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4-222
[6]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11-21
[7]陈才.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中国东北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1-164
[8]刘云刚.新时期东北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J].经济地理,2002,22(5)594-597
[9]孙淼,丁四保.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的体制原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2)273-276
[10]于立,孟韬,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途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5-12
[11]姚毓春,宋冬林.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承载力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5)39-42
[12]于言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形象重塑论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0-123
[13]沈镭,程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J].经济地理,1998,18(2)41-45
[14]张以诚.矿业城市概论[J].中国矿业,2005(7)5-9
[15]沈镭,万会.试论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与转型[J].资源产业,2003(6)16-119
作者简介:
薛煜(1990- ),女,汉族,安徽淮北人,经济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开发与规划。
上一篇:北京华文学校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