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初探
【摘要】行业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蔚然成风,但稍显遗憾的是,关于中国行业博物馆系统化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本文不揣鄙陋,从初探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入手,以期引起更多学者、专家以及同行对中国行业博物馆研究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中国行业博物馆;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行业博物馆的诞生是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合力推动下的一种历史必然。行业博物馆如今在国际上早已蔚然成风,蔚为大观。中国行业博物馆早在清末民初即有雏形,即1916年建成久负盛名于中外博物馆界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而中国行业博物馆事业却历经民族独立、政治革命、经济转型,终于在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中,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全面迅速发展,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引起广泛关注。
进入21世纪,行业博物馆领域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一些研究成果问世。发展至今,研究已呈现五大特点:一是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地域化,以沪为首的苏浙鄂皖等中东部省份占比较大;二是研究目的的实用性,多体现为学者、专家以及一线工作人员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对策性的探讨和经验化的梳理;三是研究方法的个案化,即对某一地域、某一类或某一家博物馆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四是多学科视野下的独立型与复合型研究,表现为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建筑学等学科或单独,或联合所做的研究尝试;五是宏观规划与微观指导下,博物馆事业与博物馆本身研究并重,宏观如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微观如关注博物馆展陈、社教功能的现状与提升,内部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等。
当下,虽然很多研究都直接或间接涉及行业博物馆社会价值的探讨,但却鲜有系统研究。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日益引起关注,这既由行业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内容与社会方方面面联系密切的特殊性决定,又因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早已表明,从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利用入手,行業博物馆在现实中将展现无比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何为行业博物馆
(一)行业博物馆之定义
当下业界较为认可,学界多为引用且具代表性定义当推,“行业博物馆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相关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它利用特殊的行业文物,以其特有的展示手段,阐述该行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达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事实上,行业博物馆的定义在国内一度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体现为现实与学术下、广义与狭义错综交织,纵使出现了有关名称辨析的专门探讨,也难有统一定论。
现有研究就行业博物馆的内涵、外延分别定义了广义和狭义的行业博物馆。广义的行业博物馆,就内容而言,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内容的机构,其涉及面非常广泛;就类型而言,除历史、艺术、科学、综合类博物馆等有明确属性者,均可称为行业博物馆。狭义的行业博物馆,指的是专门从事某一行业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对此处的“行业”,学者因为研究对象的侧重,一般较少做深入诠释,直接采取国民经济中工商业的分类为行业,多见于对与社会经济关联紧密的行业博物馆的研究,体现最为明显的是个案研究者对商业门类的行业博物馆的定义有着浓重的商业色彩。
相对于学界出于某些个案研究的需要,对行业博物馆多做狭义之解读,实践中行业博物馆范围即广义定义下的行业博物馆范围。
国内政策法规或相关工具书、官方网站从类型划分的角度对行业博物馆的界定,一度处于不确定、不明晰的状态。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仅以国有与非国有划分博物馆类型。《大百科全书》《中国博物馆年鉴》及中国博物馆协会则以内容主题为分类标准,如中国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划分为综合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古遗址类、名人故居类、文化艺术类。
在实践层面,自建国以来至1988年,国家统计机关、国家文物局所采用的综合性、纪念性、专门性“三分法”,简单易行,长期沿用,专门性博物馆即可理解为行业博物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博物馆类型划分的角度和标准越来越多,为便于管理,通采“新三分法”:即文化系统所属、民办博物馆,除二者外统称行业博物馆。这种分类下的行业博物馆正契合了广义定义下的行业博物馆。
(二)行业博物馆之特点
行业博物馆的特点只有在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对比中才得以彰显:一是行业博物馆涉及内容和范围极为广泛,远超其他类型博物馆。现已有学者展开对行业博物馆类型的梳理,按行业类别和主管部门划分为教育、军委、体委、文联、纺织业、交通业、水利、地质、公安、信息产业、民政、银行、烟草、铁道、科委、医药、其他十七个类别,事实上,这只是对我国发展较为显著的行业博物馆种类的归纳,将现实中更为精细的行业博物馆类别,一并用“其他”加以概括。二是行业博物馆展现特定领域的知识世界和文化精神内涵,与综合性博物馆相比有更强的针对性。三是行业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内容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社会性与现实性显著。四是行业博物馆在展陈与社教功能的实现上,善于汲取最新成果,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手段。
二、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由来与现状
(一)中国行业博物馆产生的背景与由来
中国行业博物馆的产生、发展与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在1955年有了最早的行业博物馆,而行业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却得益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整个中国博物馆事业都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并在经历了短暂的计划经济时期后,开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行业博物馆的发展暗含着经济与文化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进步需要从历史和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历史积淀下来的行业文化遗产也渐成体系,亟待保存、传承与弘扬,博物馆恰是最佳载体,行业博物馆应运而生。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行业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二)21世纪以来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现状
21世纪以来,行业博物馆得到了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以2001年全国文物局会议提出的“鼓励发展科技类、产业类的行业博物馆”倡议为起点,以上海为领军者,市委市政府、文管部门陆续提出将行业博物馆建设纳入到城市文化建设和都市旅游发展的规划,力争在“十五”期间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的行业博物馆,以及在2010年建成100座行业博物馆的构想。在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下,我国行业博物馆逐渐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座座新颖别致的行业博物馆拔地而起,尤以东部沿海省份为兴建重镇。
如今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现实和研究呈现出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研究已给予行业博物馆较高的定位,认为其作为新兴类型,冲击了原有博物馆类型单一的局面,填补了博物馆领域的空白,是今后主要的建设方向和发展热点。而另一方面,现实中行业博物馆在与过去相比,数量有一定增长,门类有一定扩充的基础上,面临着专业化和规范化不强、公共性不足、资金人才短缺等问题,一部分行业博物馆发展突出,另一部分行业博物馆门庭冷落,进退两难,甚至使得一些研究不得不直击市场经济下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为此,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急需找到一个突破口,而从社会价值角度的探讨入手,无疑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多元视阈下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从社会价值的探讨入手,将为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寻找新出口和新路径。首先要从如何认识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谈起,而何谓“社会价值”,通采定义为,社会价值是指个体或社会组织通过自身和自我实践活动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对于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笔者试梳理归纳如下。
(一)文化视阈下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创造、总结、积淀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华文化丰厚绵长,博大精深,无论时间跨度、内容广度还是内涵深度,中国行业博物馆有着无以伦比的养料和坚实广阔的土壤,行业博物馆作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最佳载体,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理应积极地参与到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中来。
行业博物馆是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行业博物馆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以上海为例,行业博物馆现已成為上海文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打造一流博物馆的理念已与国际名都博物馆规划接轨。行业博物馆在发挥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作用的同时,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为其未来发展延展了更多可能性。
行业博物馆响应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作为新兴的、开放式的、富有活力的博物馆类型,其旨在打通与文化产业的连接,创造经济、文化、社会三者效益合一的目标,比其他类型博物馆更为迫切,也更有实施的可能性与有利条件。
(二)教育视阈下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功能之一。根据2007年国际博协修订的定义,教育已被列为博物馆功能之首,而行业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内容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其与国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助推国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最佳手段。事实上,行业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多个领域早有一些突出表现。以科教领域为例,行业博物馆已成为科教科普的主要阵地,近年来行业博物馆频频参与中国科协年会,行业博物馆科教功能研究也被纳入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课题之下。业界社教功能的成功个案,当推落址天津的中国金融博物馆,其在金融知识社会教育方面“主动培育受众”等一系列创新之举,已引起业界关注,极具推广价值。
(三)经济视阈下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行业博物馆旅游是“博物馆旅游”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依托和内容,其中,尤以工业遗产类博物馆能够充分展现某一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工业旅游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代表和典型。行业博物馆可以丰富假日旅游,推动假日经济,博物馆如果能和假日氛围达到良好呼应,将会增加假日旅游的趣味性和博物馆的吸引力。当前我国博物馆旅游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行业博物馆从自身特有的角度入手,激活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形成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从而实现博物馆在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行业博物馆可作为行业中展示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文化、拓展企业影响力的平台,从而赢得同行和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尊敬,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可依托行业博物馆举办信息发布、产品推广和商贸营销活动,使行业博物馆投身于企业经营中,近距离感受经济发展的脉搏。
(四)从行业本身的角度看中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行业博物馆唤醒全社会对行业文化的重视。“行业博物馆,其特殊性与存在的意义恰恰就体现在对行业文化特有的呵护上”。当下,多数人对行业的认识仅限于谋生手段,还未上升到文化精神的高度,更难以发觉自身行业文物的重要性及宝贵性,新的行业文化资源以待挖掘,新的行业文化亮点亟待开发。事实上,很多行业有着丰厚的行业文化底蕴,又有很好的藏品资源,若不能通过专业的展陈设计和运营规划,将行业的精华与博物馆的规律结合起来,充分地对外开放,恐怕对于行业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此外,伴随时代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行业正在逐渐消失,如不从现在开始对这些行业实物有目的地搜集保存,一旦散失殆尽,悔之晚矣。
行业博物馆肩负保护、传承、弘扬、宣传和展示行业文化的使命,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最佳载体。行业博物馆回顾行业的历史,梳理行业的现状,构想行业的未来,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现实性和亲和力,为社会了解此行业的整体面貌,体会其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个窗口。尽管现实中一些行业博物馆存在着主题、内容定位保守的缺憾,但学界已达成共识,“行业博物馆作为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照抄,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理论上勇于探索,实践上大胆尝试。”
行业博物馆是行业内部交流借鉴和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行业博物馆在将自身定位于为业内人士提供交流学习场所的同时,难免顾此失彼,导致其开放程度的公共性略有不足,因此,如何把握两者的平衡,准确定位行业博物馆受众群体的开放程度,也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行业博物馆想要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重在内外兼修,于内,要提高对行业文化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尽快理顺自身在博物馆体制中的定位,加快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建设步伐,打造核心竞争力和观众吸引力。于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行业博物馆发展的引擎,而行业博物馆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作为社会性很强的事业,比其他类型博物馆更需要社会的力量。最终,只有将行业文化、博物馆建设、观众需求和社会支撑以及政府支持这五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行业博物馆才得以通过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探寻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在历经沧桑、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中国特色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陆建松.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01(4).
[2]杨怡.关于发展行业博物馆必要性及意义的思考[J].东南文化,2002(11).
[3]王畅.试论行业博物馆的特殊性[J].中国博物馆,2003(4).
下一篇:为家庭智能菜园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