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
【摘 要】作为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承接合适的长三角地区转移的产业是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进行测定与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综合得出安徽适合承接的产业,以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承接绩效,更好地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分工。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梯度系数;动态集聚指数;产业选择
一、研究背景
长三角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支撑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约束等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产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供给紧张,商务成本及用工价格普遍上扬。长三角的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制造业向中西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定位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沪、苏、浙正面临大规模产业升级,区域内处于梯度底部的产业势必不断向外围转移。
2008年9月,国务院审计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泛长江三角洲”这一概念,并强调了“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科研处副处长王红霞对泛长三角边界之争作了详细的归纳,包括“3+1”(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3+2”(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以及“6+1”(华东六省一市)等多种方案。
安徽省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交通十分便利,腹地市场广阔,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同长三角梯度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强,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为有利的承接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向安徽省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2006年,沪、苏、浙在皖3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为508.8亿元;2007年,来自沪、苏、浙的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到位资金达到了868.7亿元。2008年安徽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226.5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资金占55%以上。2009年1月—10月份,全省利用省外资金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907.9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来自浙江的投资项目额达到4072个,投资额3592.6亿元,到位资金931.4亿元,占全省利用省外资金的29.6%;上海市有1615个项目,投资额3490.0亿元,到位资金437.8亿元,占13.9%;江苏省有3134个项目,投资额2200.0亿元,到位资金542.8亿元,占17.3%。[1]
安徽具有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但安徽应该如何合理承接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如何加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需要结合安徽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研究。本文利用相对产业梯度系数计算模型及动态集聚指数模型,以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及泛长三角的安徽省为样本,对安徽可承接的长三角地区的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以更好地实践泛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活动。
二、相关理论综述
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针对性不强,成果散见于各个学科领域。较早形成理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这一理论后来经小岛清的发展,即“边际产业扩张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向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专业化部门处在创新阶段并在今后某一个时期内经济仍然可以持续发展,这种地区就认为它是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当然,这种扩散是有序的,也是必要的。第二梯度在工厂布局决策时必须考虑近原料、市场,劳动力成本、运费等问题上往往具有一定优势。此外,第三、第四梯度的地区由于接受能力较差,不具备生产能力,转移只能是从第一梯度到第二梯度,逐渐过渡到第三、第四梯度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工业区位向下渗透。[2]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处于初步阶段。卢根鑫(1997)在他的《国际产业转移论》中,围绕价值盈余这一核心范畴,对产业转移问题从理论角度进行阐释,认为产业转移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石东平、夏华龙以梯形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这种产业转移呈梯形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承接转移的国家和区域呈梯形结构,即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转移的,另一方面转移的产业是按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模式进行的。陈建军(2002)研究了浙江产业转移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东扩西进”产业转移战略,通过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区域间产业分工,达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何奕以长三角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说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张春法等则是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分析南京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3]
三、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从比较优势及产业集聚程度角度的研究了安徽应该从本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等优势出发,承接那些对于安徽来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此同时,安徽还要努力构筑并培育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并以此来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成长。继而通过产业配套能力的完善,为区域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
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到的数据来源于2006—2010年期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全国和各省市的统计局网站。文中所提到的工业增加值都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文中不再予以说明。
2.模型选择
(1)静态指数:产业梯度系数
当前,长三角向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整体上也属于顺梯度转移,本文以此为实证研究的假设前提。产业梯度的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基础,分析泛长三角地区能够承接长三角地区的哪些产业转移,需要评估不同产业的区域梯度分布状况。关于产业梯度的计算,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马蒂拉和汤普森最早提出了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的概念。
区位商是某区域特定产业的增加值占该区域所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所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之比,其数学表达式为LQij=(eij/etj)/(Ei/Et),其中,LQ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区位商,e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增加值,etj表示j地全部产业的增加值,Ei表示全国i产业的增加值,Et表示全国全部产业的增加值。区位商反映了某个区域特定产业的相对专业化程度,若某产业区位商大于1,认为该产业是该地的比较优势产业,区位商越大,该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商在整体上反映某区域特定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的专业化优势,但不能真实反映该产业的实际专业化程度和竞争优势,某地区位商大于1的工业部门,可能是该区域整体经济规模偏小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产业梯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
戴宏伟考虑劳动生产率对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时最先用区位商(LQ)和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的乘积衡量区域产业梯度水平,并称之为产业梯度系数(IGC)。熊必琳等认为专业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资本产出水平相互促进,因此在模型中引入了比较资本产出率(CCOR),提出了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计算模型,从区位、劳动力和资本等方面综合反映产业梯度分布。[4]改进后的产业梯度系数计算模型为:
产业梯度系数=区位商(LQ)×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比较资本产出率(CCOR)
其中:
①区位商=某地区某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所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国该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所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②比较劳动生产率=某地区某产业增加值与该地区该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全国该产业增加值与全国该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
③比较资本产出率=某地区某产业增加值与该地区该产业平均资产额的比/全国该产业增加值与全国该产业平均资产额的比;
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从专业化分工和技术经济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区域产业梯度差异,弥补了区位商计算方法的不足,相关指标对应的统计数据也比较容易获取。但据此计算出的产业梯度系数是各地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的,安徽相应的行业与长三角地区样本省市相比是否有比较优势,还要将其与长三角地区省市的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比较,其比值即相对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可以认为是安徽的比较优势产业,可以被确定为安徽从长三角承接的产业。本文将从产业梯度系数及相对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安徽省对承接产业的选择。
(2)动态指数: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假设考察期间为[0,t],区域i内产业j的期初和期末的增加值分别为Xij0和Xijt,用Aijt表示区域i内产业j的动态集聚指数,Xijt表示考察期内区域i内j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Xjt表示全国j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
产业的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具有不同的意义:
静态指数反映的是产业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是衡量目前产品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动态集聚指数则是反映某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体现产品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综合考察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分析出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和集聚趋势。
3.计算结果及分析
(1)静态指数:产业梯度系数
而对于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省市的产业梯度系数相比,在两者都大于1时且安徽比沿海省市的梯度系数更高些,这些产业显然是安徽的比较优势产业;另有一些产业,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省市的产业梯度系数都小于1,但长三角地区省市对应的产业梯度系数更低些,这些产业也应被视为安徽的比较优势产业。因此计算安徽省各行业的梯度系数与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行业梯度系数的比值,得出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利用相对梯度系数来反映安徽与长三角省市的产业梯度。根据相对梯度系数,可以得出安徽从长三角省市可普遍承接(有相对两个以上省市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为标准)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综、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2)动态集聚指数
在考虑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向外转移的趋势时,我们的选择标准有两个:(1)静态集聚指数大于1,而动态集聚指数小于1。这代表着该产业虽然仍在该地区具有较大的产值份额,但产业增长速度放缓,开始呈现转移趋势;(2)动态集聚指数小于0.8,这代表该产业增长速度严重低于全国增长速度,产业萎缩趋势明显。
根据表3与表1的计算结果,以有两个以上省市的某产业集聚系数符合上述标准条件之一的产业确定为长三角地区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比较可以得出,长三角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主要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产业。可见包含上海、江苏、浙江的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十分明显,特别是上海地区因产业升级、打造金融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工业行业都呈现出大幅度萎缩的趋势。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是从静态指数及动态指数两个方面来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转移产业的选择进行分析的。静态指数是根据比较优势来定位安徽省承接转移的产业定位,动态数据则从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确定比较劣势的产业,即具有向外转移趋势的产业。综合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选择前后同时出现的产业作为安徽省最适合承接的转移产业。这些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综、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产业。
需要引起产业承接地重视的是,在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仅以产业比较优势作为唯一的基准。如果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本地的GDP增长业绩,忽视对自然环境承载力的长远考虑,沦为东部高污染产业的“环境避难所”,则有可能陷入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和“贫困化增长”经济处境。因此,尽管安徽在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等产业上有较明显的承接优势,但要考虑安徽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兼顾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其产业承接与环境生态改良的协调发展。
上面依据统计数据分析了适合于泛长三角地区承接的长三角的转移产业,但这是一种潜在的产业承接优势,泛长三角能不能真正成功承接长三角的转移产业,还需要其他方面相关条件的配合。比如,需要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制度距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降低沿海产业转移的交易成本;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自主性,优化非公经济成长环境;增强对产业转移的科技支撑,促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安徽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为战略契机,加强制度创新,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培育区域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承接绩效。
参考文献:
[1]邢小军,孙利娟,周德群.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产业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10(06).
[2]周五七.中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以安徽为例[J].技术经济,2010(8).
[3]黄钟仪,吴良亚,马斌.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4]贺清云,蒋菁,何海兵.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J].经济地理,2010(6).
作者简介:张珣(1988—),女,辽宁沈阳人,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上一篇:出版发行业的宏观经济效益
下一篇:绿色新动力,印刷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