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考核评价及其启示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迫在眉睫。合理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考试考核评价模式,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机构,拓宽多元评价手段、形式、内容和主体,逐步探索以笔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反思性评價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更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个体进步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达国家 基础教育 考核评价 启示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家题库于2013年基本完成,实现40倍量的库存,相当于国外标准的4倍,旨在促进考试真正回归它本身的科学功能。无论从考试理念还是技术手段而言,我国已基本与国际接轨[1]。调研发现,部分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形式僵化、评价手段老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远离实战、试题普遍缺乏信度与效度检验、综合评价流于形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坦言:“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更多以高校录取为导向,最后不得不陷入‘唯分数论’的泥淖。”[2]
一、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考核评价概述
1.美国
美国的全国教育进步评估组织,是美国连续、长期的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测量体系。考核评价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如哈考特教育公司(Harcourt Education)的斯坦福成就测验(Stanford Achievement Test)、加州考试局(CTB McGraw-HiE)的TerraNova、河畔出版公司(Riverside Publishing- a Houghton Miffin Company)的ITBS、NCS皮尔森(NCS Pearson)的标准化测验评分系统、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国Northwest Evaluation Association测验公司开发的一套幼儿园到高中的考试系统MAP等,更有利于提高试题的信度与效度。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Hilton Head Island Elementary学校为例,该校考试评价采用MAP(Measurement of Academic Progress)、课堂考核成绩单及CogAT(Cognitive Abilities Test)等方式。MAP是由Northwest Evaluation Association开发的一套幼儿园到高中的考试系统,学生在电脑或Ipad上进行,系统自动评分,还会自动形成考试分析图表,列出考生需要在哪些知识点方面加强学习;该公司还开发与其配套的学习网站与APP,如Compass Learning,包括阅读考试、语言使用及数学。学校每四周向家长报告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与考试成绩,每个单元都有考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各有侧重。该校使用一款叫Powerschool的软件,家长可以登录查看学生的成绩,老师每周登录查看学生考勤、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及各种考试的成绩,四周之后系统自动生成报告单。此外,该校每年有一次CogAT(认知能力测试,Cognitive Abilities Test),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可进入该校的“天才班”(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2.英国
英国于2000年9月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实施。英国实行国家考试、教师评价、学生反思自评与同伴互评三级评价体系。国家考试属于终结性评价,分为国家统考与选择性考试两种,前者是所有公立学校注册学生必须参加,后者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两者均注重学生对已学某学科既定知识的检验,是对学生学业、学习的检验。教师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是对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而实施的评价。学生的反思评价与同伴互评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参与评价,该评价不仅拓宽了评价主体,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我[3]。但是,英国实行等级评价的结果“过于抽象和模糊,不能为家长提供学生表现的有意义信息,学生也无法从评价的结果中知道应该如何改进”[4]。新的课程评价于2014年9月实施,设立了评价创新基金,鼓励学校、专家学者、社会团体设计具体的评价方案,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颇具特色。南澳洲不仅制定了课程的能力目标和内容,还统一规定了学业评价的内容、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具体要求。以南澳洲物理课程评价为例,该课程评价由校内评估 (70%)和校外评估 (30%)组成。校内评估包括:(1)作业占30%,而调查报告占总评价比重的40%,学生至少完成三次实际调查。(2)技能和应用型任务,占总评价比重的 30%。校外评估由州课程管理机构主持,通过统一考试,检验学生理解、探究与应用能力,考试时间3小时,分A、B卷,均为主观题,有简答题、问答题及实验题。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和预先制定的学业评价标准,南澳洲学业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 A、B、C、D、E 五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定性描述。南澳洲的学业多元综合评价包含校内和校外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调查报告与实验操作、口头汇报和书面考试等各个方面,每一种评价方式的适用范围、评价内容及权重较为明确、完整、可行[5]。
4.芬兰
芬兰的普通高中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学业评价方式有常规考试、开卷考试、合作计划、实验、表演、演示等,课程评分依据有笔试、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连续观察、学生作品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四个方面,评分标准有7档: 4分(不及格)、5分(及格)、6分(满意)、7分(较好)、8 分(好)、9分(很好)、10分(优秀)[6]。2016年8月,芬兰取消了学科教学,进行依托学科融合的“基于现象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实践形成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7] 。
二、对我国的启示
戴家干指出:“当前我们提升教育质量、改造考试的重点是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8]
1.坚持多元评价,将终结性、诊断性、形成性、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主要由语言、人际、自我认知等八项智能组成,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可适当借鉴,通过课堂观察、成长档案袋、教学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教学反思日志等方式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将以笔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学生自评及同伴互评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发现自己的长处。
2.拓宽评价手段,动态实时评价学生,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顺应信息化潮流
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普遍提升,多媒体教室基本普及,教师适当利用校讯通、教育平台、学生成长档案袋、课堂观察日志、学生学习日记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一起动态记录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经历。随着移动互联终端APP的普及,基础教育领域已出现诸多应用软件,如作文批改网、英语趣配音APP、基础英语口语APP、英语流利说APP、沪江听力酷APP等,均具有个性化定制与自动评价功能,有利于辅助教师实时记录评价学生。
3.创新评价形式,淡化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应适当淡化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口头答辩、调查报告、现场演示、情境表演、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集体评议、情景写作、半开卷考试、课程小论文、多媒体制品等评价形式,可借鉴芬兰的“基于现象的教学”、澳大利亚的技能和应用型任务、新加坡专题任务(书面和口头报告两种形式)和科学实践(强调教师对学生科学实践环节与技能的评价),教师不仅要评价其终结成果,还要评价操作过程与方法、交流合作、独立学习、创新能力等,将学生的个体进步与全面发展置于首位[9]。
4.完善评价内容,强调评价内容的实战性与前瞻性,提升实践能力
戴家干指出:“考察的内容不局限于对课堂和课本所学知识的简单识记和再现,而是更加强调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实际生活的能力。”[10]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学校,基础教育阶段考核评价应尝试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进一步结合,让学生在大量文献阅读、收集一手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身边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增强考核评价内容的实战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充实评价主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013 年初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应“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2012年9月,西安市教育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同年12月,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与公众学业素质教育评价研究所签约,对该区域3—5年级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进行评价[11]。西安市大锦园实验小学3—6年级引入第三方测评,家长对全方位的分析报告认可度很高。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可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提高试题的信度与效度,发现学生的短板与长处,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反拨作用。
教育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积极学习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淡化标准化考试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缓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与“唯分数”考试之间的矛盾,促进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有利于发挥多元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反思性评价与自我评价,提升学生探究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教育频道.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谈高考改革与2011高考热点[EB/OL].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14811855. html 2011-6-2.
[2] 李萍,柴葳. 中小学综合评价如何让高校“買账”[EB/OL].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 08/ 11/content_440264.htm?div=-1 2015- 8-11.
[3] 王凯.英国学生评价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4] 张晓露.英国教育部改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2014(6).
[5] 褚慧玲,李国俊.澳大利亚多元学业评价体系及其应用[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3(5).
[6]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Framework Curriculum for the Senior Secondary School[M]. Helsinki: The State Printing Press,1994.
[7] 康建朝,李栋. 改革之后,芬兰基础教育课是个什么样儿[EB/OL]. http://edu.qq.com/a/2016 0412/025022.htm.
[8] 戴家干.改造我们的考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 王兄.新加坡教育评价新举措:国家教育考试的转向[J].教育探索,2010(3).
[10] 戴家干.由考试到评价:创新型人才选培制度的内在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
[11] TAST考试.“第三方”模式是教育评价的必然趋势[EB/OL]. http: // learning.sohu.com/20141224/ n407244641.shtml.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