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摩托车行业应实行中性税收政策
中国的摩托车行业是一个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的行业。正如《中国摩托车行业消费税制度研究》课题组所分析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行业曾一度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对拉动内需、扩大出口、促进就业等起到重要作用的产业。摩托车的产销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只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逐步出现全行业亏损的状况,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是行业集中度下降、无序竞争加剧以及由于部分政策性原因所造成的“优汰劣胜”的趋势。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又该如何评价目前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税收政策?我认为要定位摩托车行业的税收政策应首先定位摩托车行业的产业政策。
从产业发展的规律上看,摩托车作为机动车,它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道路状况、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它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有限的。摩托车产品应该是机动车行业的一种“夕阳”产品,就像微波炉是家用电器中的夕阳产品一样。我国目前摩托车行业的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低价原材料和低价劳动力。其产业状况是:大型骨干企业普遍缺乏积累能力,技术开发和培育品牌的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和非法拼装企业大量存在。无论技术、质量、品牌,还是资金实力方面,根本无法与世界著名摩托车企业抗衡,缺乏国际竞争力。
但是,目前国内摩托车行业仍然具有相当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主要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摩托车仍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重要代步工具和生产资料,在缓解中小城市交通压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鉴于摩托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应实行“既不扶持,也不歧视”的中性税收政策,政策的重心应集中体现在“公平税负,合理调控”上。目前10%的消费税确实过高。首先,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税种和税率设计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其次,目前摩托车的消费主体主要是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征收消费税起不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也有悖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精神。再次,根据经济学原理,过高的税率并不一定能够获取较多的税收收入,反而会使经济活动转向地下经济,导致地下经济猖獗。
综上所述,及时调整摩托车消费税政策是必要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消费税制度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个方案分别考虑了财政承受能力、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及可操作性,具有较强的政策参考性。但在政策设计细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供商榷:首先是能否把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改在注册登记环节,即机动车牌照的领取环节。如果这一征收环节的变动是可行的,那么可否考虑把消费税分城市和农村两部分,对城市消费者继续征收消费税,可以按照排放等级分档次征收,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课以重税,以控制数量,保护环境;对在农村使用的摩托车,取消消费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
下一篇: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