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体育消费群体。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在对体育消费基本概念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体育消费 消费意识 制约因素 分析
一、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及内涵
1.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的显著变化,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体育消费领域正不断地得到开拓和发展,“投资健康”、“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观念新,时代感强,对整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尽管他们还没有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能力还比较低,但是,他们的文化层次,就业前景以及相应消费观念等,都决定有朝一日他们必然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而中国特有的人文环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较大影响力。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必将对其他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对策,必然会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稳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期望能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2.体育消费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消费共分两类: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育消费从属非生产消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育管理职能部门的消费。主要是体育机关、场(馆)以及运动队日常生活、工作、训练和科研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消耗;二是居民消费。主要是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和健身需要而耗费的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通常所讲的体育消费是指居民个人消费,它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为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而引发的适应更高层次需要的一种选择,是在对体育功能作用主观认识基础上的新型消费类型,也是个人在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必要的家务劳动后的在闲暇时间里的个人消费行为。根据体育消费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体育劳务消费。所谓体育实物消费,是指个人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体育实物的消费支出。这类消费以实物的形态表现出来,符合我国的傳统消费习惯与心理。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的拓展及体育人口的增加,实物型体育消费将迅速增长;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为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报或为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体育精神型消费。这类消费相对实物消费而言层次较高,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会追求精神享受,这类消费的前景比较乐观;体育劳务消费是指人们购买各种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也称参与型体育消费,如为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随着我国双休日制的实行,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佳的生活质量,必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来。这类体育消费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
1.消费理念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自觉自愿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其认为体育运动上产生花费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其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消费观念。对于“从不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体育消费是一种“奢侈”,或是一种“可以节省的”、“没什么必要”的花销。基于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再加上经济状况的因素,更加不会把宝贵的学习、生活资源用于体育消费。
2.体育锻炼习惯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对体育需求、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体育锻炼习惯的好与坏,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体育消费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3.经济基础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的支持,一部分是学校发的助学金、奖学金和打工所得,除支付必要的生活费外,所剩很少,这就制约了其体育消费行为。家庭经济好,学生总的月均消费支出越多,体育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多,随之学生在参与体育消费的项目上,选择余地扩大。反之,月均消费低的这个群体,对体育的主要消费以不花钱为主。目前市场上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包括服装、鞋袜帽、体育器材等,社会经营体育场的体育比赛门票太贵,很多大学生经济上无法承受。这从长远利益来看不利于体育商品及体育消费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因此经济支付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实现程度,从而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水平。
4.体育设施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体育设施是体育消费的场所,体育设施数量和质量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原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导致学生的体育参与的项目太少, 可供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少, 终身体育意识淡化,体育运动兴趣不广,因此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
5.时间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和生存的压力增大,大学生进校后,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因此学生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体育消费水平相应就低了。
三、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研究
1.培养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与意识
体育消费的观念意识是体育消费的动机与价值观的直接育消费的观念意识是体育消费的动机与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能指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学校应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和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 加强体育消费行为的舆论媒体引导,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 宣传体育的知识和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 引导大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方式, 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行为是一种消费、一种投资,因而要承担一定的成本。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关系体育运动的长期发展,关系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2.开发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与产品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对商品的性质、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使用时间、价格和支付比例及能力等具有很大的弹性特点,并不一定对商品的满足程度进行精确的计量,而往往受对商品偏好程度来选择,这是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市场发展因素,因此分析大学生个体消费偏好的弹性特点有益于把握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特点。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前的时尚与流行趋势来开发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与产品,例如:大学生当前喜欢和流行拉丁舞、羽毛球、溜冰等体育项目,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些体育活动项目来开展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包括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设备、体育书刊杂志、食物饮料等) 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如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健身健美培训、体育咨询等所支付的费用)。体育经营单位则要充分利用体育的功能优势,在产品、服务、价格、营销手段等方面拿出科学的、出色的、有针对性的方案,不断提升体育自身的魅力,促进体育消费。要以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为主,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培育大学生新的体育消费热点。
3.增强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与投资
学校体育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校的扩招, 高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体育师资等供应不足。所以,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合理开发校内外体育课程资源、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同时用低成本、低价格、多样化的体育产品引导学生主动、自发的体育消费行为,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的学生向着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健康投资,从而达到真正意义的全民健身,以促进体育消费的多元化。同时,学校也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整合社区内体育资源,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扩建和改建,并适当开发有偿的体育活动场所和适合大学生消费的体育项目。
4.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方法
高校应加快体育课程改革, 让体育课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机结合。体育课要重视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让大学生明确“体育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教会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康观”,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帮助其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果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了解不够, 掌握的体育运动技术与能力欠缺, 那么他们就没有能力进行自我锻炼, 更谈不上体育消费。
5.提高体育社会化程度
加快高校体育改革,大力培养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和自我投资办体育,做到“以体养体”。先开发投资少、收益快、效益好的项目,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体育经费补偿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在保证学生锻炼的前提下,面向设会有上开放;开拓思路,拓宽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学校体育事业。
四、几点建议
要通过高校体育教学的途径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合理、正当消费的示范效应,积极进行宣传,启迪、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选择科学、文明的体育消费方式。
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不强,没有完全理解体育消费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体育消费的动机和结构主要还是在体育实物消费上的投入。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加大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化消费的力度,适当开设关于体育消费方面的理论课或专题讲座。
高校应结合全民健身的运动理念,加强校园体育场馆、场地的建设和使用,体育场馆可在适当的时间在校对学生进行有偿开放,以拉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特别是提高参与型消费的水平。
高校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进一步实施和完善体育教育俱乐部模式,营造良好积极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大学生把锻炼身体与娱乐、求知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工作的促进作用,并将体育活动作为缓解学习压力、放松紧张心情的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夏 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2]胡文昕: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2005,(6)
[3]何敏学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5)
[4]姚丽琴等: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与体育消费結构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0,(6)
上一篇:我国社区体育健身消费探析
下一篇:欧洲经济新星——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