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供需矛盾分析
摘 要: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核心部分占比不足20%,产业结构存在本末倒置结构失衡的现象。究其原因,我国体育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和体育用品业的无效供给过剩,导致体育产业结构失衡。由此有关人员应根据我国体育行业的特殊性进行合理分析,深度探寻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供需矛盾产生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体育产业结构 体育服务业 体育用品业 供需矛盾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a)-0228-02
1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概述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依据《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个部分,其中,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它的发展程度往往是判断一个国家的体育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1]。在体育服务业中,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是主体部分,场馆服务又是主体部分得以开展的物质基础。
2 体育产业结构中供需矛盾分析
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尤其是20~40岁人群具有旺盛的娱乐和消费需求,对自身健康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的消费需求迅速上升,这一需求直接刺激到大众体育消费。我国体育发展存在的矛盾也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2]。人民不再满足简单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对物质的质量和层次有着更高的要求,并且对精神、生理层面的需求要大于物质需求。这一矛盾反映在体育产业上的问题是体育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体育用品业无效供给过多。
2.1 体育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比不足20%,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得不到激发和释放是体育服务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少的主要原因。竞赛表演活动、健身休闲活动、场馆服务是体育服务业主体部分。
2.1.1 竞赛表演活动
竞赛表演活动属于观赏性体育服务,用于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体育赛事大致可分为职业赛事、综合性赛事和大众赛事三类[3]。其中职业赛事和综合性赛事以“观赏性”为主,大众赛事以“参与性”为主。“观赏性”赛事是市场受众的主要类,诸如NBA、英超、NFL这类国际赛事,竞技水平高,观赏性好,自然而然受到大家的青睐。但是在大众群体青睐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有效的满足大众的需求,主要原因是核心赛事资源问题和我国赛事水平较低。
(1)核心赛事资源问题。
赛事运营的收入其中就包括转播权。国际赛事运营转播权收入一般在40%左右,我国赛事运营的转播权收入平均不足10%[2]。国外赛事高收入的转播权意味着我们需要支付高昂的转播费,惟有实力雄厚的政府才能撬动这部分市场,并且受体制因素影响,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的核心资源都被央视给垄断,民营资本企业和地方卫视很难插入进去。这样一来,能够提供核心赛事资源的就只有一家媒体,远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国外大型赛事的需求。
(2)我国赛事水平较低。
由于国内赛事缺乏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和名人参与度低,竞技水平不高、观赏性较差,赛事生命周期短,市场化运作不成熟,难以形成我国的精品赛事,观众的认知度和需求也就不高。虽然有中超、中网、CBA等赛事,但是不能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1.2 健身休闲活动
健身休闲活动是人们直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通过活动达到锻炼身体,释放压力,愉悦身心的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体育运动参与人口在不断的扩张,消费者乐意将金钱投入到这项消费当中,人们可选择的健身休闲活动项目有很多。但是在实际消费过程中会发现,健身市场上能够提供的体育健身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缺少差异性,创新意识不够强。市场没有很好的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对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不够,产品开发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此外,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到位的现象。
(1)需求升级,专业健身人才供给不足。
科学的锻炼搭配合理的饮食,才能获得有效的锻炼效果。结合消费者实际情况进行私人化定制锻炼方案,加上后期的跟踪结果反馈进行方案的改进,达到消费者自身理想的锻炼需求是当下消费者共同的健身理念。因此对于选择健身教练來进行科学指导也更为重视。调查发现,健身达人和健身小白选择教练的因素有所差异。
相关数据表明,无论是健身达人还是健身小白,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教练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并且这一因素占比远高于其他三个因素。但目前健身市场上,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健身教练这一行业鱼龙混杂,消费者很难筛选健身教练。作为一名合格的健身教练不仅仅要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还需要掌握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康复学原理等,并且能够结合锻炼者的实际情况,运用以上学科原理加以分析、指导。此外,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和沟通技巧也是一名出色健身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但我们发现市场上很多教练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一些是健身爱好者去从事这一职业,一些是之前在健身房做销售的人员,后来转去做教练。不管是哪种,他们也许对基本的健身方法和原则都了解不深,更不用说具备上述专业知识。因此,在现有健身市场上,不缺健身教练,但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制定私人化锻炼方案的专业健身人才是稀缺的。
(2)场地设施供给不足。
体育的基础设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体育场地人均面积仅有1.46m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6m2。体育场地设施不合理,配套不齐全,使用率低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虽然随着体育人口的不断扩张,健身房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我国健身行业的不成熟,导致健身房数量分布区域的差异性较大。
2.1.3 场馆服务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3],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现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占地面积1.46m2。这一数据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表现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过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调查显示,一方面场地供给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局部场地供给大于实际需求。
(1)场地供给得不到满足。
从宏观意义上看全国城市健身设施场地的覆盖率还未达到70%,而体育场地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之一,是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微观意义上主要表现在各系统、各地区体育场地数量差异较大,造成场地供给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系统(高等院校、中小学和其他教育系统单位)占了系统场地数量近四成。但是,学校、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场地很少会对外开放,尤其是学校,主要考虑到安全隐患和管理难的问题。因此造成很大一部分公共体育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这样就造成了体育人口不断的增长与场馆供给不足的矛盾。
(2)局部场地供给大于实际需求。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时期,并且多数体育场馆设施是为了满足大型体育赛事的需要而建设的, 而对场馆赛后运营的考虑较少, 导致体育场馆设施在满足一次大型赛事的举办需要后, 因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不向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而大量闲置。我国大体育赛事资源较为缺乏,大型文体活动的承办也相对较少,有67%的体育场馆平均每年举办大型活动在20次以下,而国外的体育场馆平均每年举办大型活动在200次以下,长期闲置造成我国多数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低下[7]。虽然人们有需求,但是供给和需求并不匹配,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体育用品无效供给过多
当前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供需错位 [8]。市场提供给消费者的不是消费者想要的。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至今,体育用品从小到大,从模仿到创新,从自给自足到走向国际市场,每年的销售额也在逐步增长。单从表面上看我国体育生产制造已足够满足大众需求,但实际上却出现供给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体育用品低端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而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低端产品已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体育产品知名度低,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意识,生产方式上一味地模仿国际品牌。由此问题导致我国自主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不出去积压库存,消费者又要花高价钱去购买国外的体育用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造成供需错位。
3 结语
我国体育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二者在比例上的本末倒置现象造成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衡。通过当前政策利好以及大众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加速调整二者的占有比例。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运动为核心,通过有效满足大众对竞赛表演活动、健身休闲活动、场馆服务的需求,提高体育服务质量,促进大众的消费。同时提升我国体育用品生产制造的创新能力,淘汰低端产品,提高自主体育用品品牌竞争力,满足大众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梦园.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体育场(馆)供给结构失衡的主要问题、成因及改革路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4):19-23,32.
[2]李佳穎,陈元欣.我国体育场馆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3):6-9,2.
[3]范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用品供需困境与调和[J].体育科学,2017,37(11):11-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