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及方略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关系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关系到各个参建方的经济利益,所以必须加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力度,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特征、造价控制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模糊、极富变化与挑战的工作,需要建设单位投入专业的精力。新形势下,建设单位要想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加强造价控制管理,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提高工程投资的回报率。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内容、特征与作用分析
1.工程造价控制内容
工程造价控制是指科学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与价格。展开论述:立足于技术性、经济性的设计方案、决策方案,按照科学的方法、措施对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成本加以控制,使其处于科学的预算范围内,确保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人力、物力、技术力量等的投入收到最大的回报。这其中设计的工作内容:投资预算、概算造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等的确定与编制。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
2.工程造价控制特征
(1)大规模,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通常为大型工程项目,施工规模庞大、工序繁琐、涉及到的人力、物力与技术力量等。要经历多个施工阶段,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预算策略等,而且工程工期较长,其中可能出现多种变化性因素,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变化性,导致了其造价控制工作的模糊性,甚至有失精准。
(2)阶段性与差异性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与施工本身是按照一定的阶段、时期展开的,包括: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造价控制目标和任务,各个阶段对造价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阶段性,要求建设单位能够科学权衡各阶段的权重,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积极应对。
(3)动态性
由于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通常要经历一年甚至数月,工程建设期间难免出现诸多不可预知的变化性因素,例如:施工变更、设计变更、市场材料价格变动、人力分配变化等。这些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都可能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不良影响,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3.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意义深远,造价人员责任重大,从大的方向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的生命安全、生活环境质量;小的方面来看,工程造价控制则是维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经济利益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科学的造价控制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节省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率。
二、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分析
1.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失控
行业专家研究表明:工程项目立项决策与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85%~90%,因为项目决策与设计是项目施工建设的基础,为项目施工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只有从源头上把握好造价控制方向,加强成本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然而,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却往往忽视了其重要性,未能积极重视设计方案的对比与选择。在未对施工工程做出实地勘察、勘测的情况下,机械地听取专家意见,对立项方案尚未作出评估、评价就盲目地决策,导致原本的优良方案被搁置。
未经科学对比、评选的项目决策方案,存在一定的造价控制难度。此时,如果设计人员经济意识淡薄、造价意识薄弱,则无法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图纸设计,甚至出现了保守设计现象。例如:无视成本控制,随意增加钢筋量,选择高标准、高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材料等。
一些建设单位责任人对于造价控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简单认为建筑工程成本上升是施工阶段随意浪费造成,单纯关注施工图预算、结算等的审核,忽视了最为关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失灵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贯彻执行阶段,此阶段虽然在整体造价控制中的权重相对较小,不足10%,但此阶段造价依然存在失控现象,具体体现在:
施工单位间恶意竞争。施工单位只顾眼前利益低价中标,再企图通过施工变更来提高造价,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投资,这其中也反映出设计漏洞、建设单位招投标监管不善等问题。同时,中标施工单位同实际施工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转包、分包现象得不到控制,导致大量费用浪费在转包工程中,从而提升了造价。
监理系统工作落实不到位,无法满足工程监理标准。从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业务素质等未达标,从而无法完成业主单位委托的重任,甚至只为眼前利益,无视造价控制。
3.建设单位造价管理水平落后
建设单位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在造价管理方面缺少策略,无法综合权衡工程质量、进度、造价三者间的关系。更多的建设单位将精力放在质量控制方面,忽视了工程进度与投资,未赋予监理单位一定的权利,自身的时间、精力、技术等都相对有限,无法有效权衡三者间关系,甚至出现了重质量、轻造价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及方略
1.明确各阶段造价控制的权重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大致经历立项决策、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环节,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造价控制,体现出造价控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对此,造价管控则要根据各个阶段的造价影响权重,抓住最关键的阶段,把握最有效的时期,并根据工程建设所处时期和阶段来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以下为工程建设不同阶段造价控制的权重分布图,见图2: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整个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决策与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影响最大(95%~100%),可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初步设计阶段的影响程度也在75%~95%,这两大阶段可谓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关键阶段,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对工程整体造价控制起决定性作用。行业专家研究表明:工程设计成本占据整个工程建设成本的1%,然而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80%以上。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设单位必须重新审视阶段性造价控制,明确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权重,把握好关键阶段,从决策与设计这一根源性阶段抓起,集中把握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从而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打好基础。
2.强化决策与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
对于建筑工程决策与设计阶段存在的造价控制失利的问题,可以从下面几大点积极改进:
(1)重视决策与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
建设单位在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开工前,首先深入项目所在地,选派勘察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造价人员等,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勘察、分析,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做出大致的估算。具体的勘察内容包括:项目地质条件、深层地基特点、该工程的施工材料需求度、工程周围的交通条件等,经过专业的分析预测后对工程造价做出一个大致的预算。
参照勘察情况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再结合专家的意见,本着技术与经济兼顾的原则来甄选设计方案。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对比,甄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依据此方案,通过价值工程法来集中控制造价高的项目,以此从根源上控制工程整体造价。
(2)招投标机制
为了进一步支持设计方案的合理化甄选,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引入招投标机制,通过设计单位间自由竞争的方式来促进技术优良、工艺先进、造价合理的设计方案入围,其中要确保中标项目的投资估算在招标预期规定范围,有利于有效控制造价。同时,针对设计单位实行奖惩机制和设计成本风险预警制度,对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与人员给予奖励,以此从源头上控制造价;对高成本的设计方案及其设计主体实行末位淘汰制。
3.科学控制施工阶段造价
(1)提前预测、主动动态性控制
建设单位必须时刻走在造价控制的最前方,严格把握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一大关。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要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针对工程造价问题建立沟通机制,让各方都意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重点针对施工单位造价控制做出工作部署。建设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决策方案、预算计划等对施工造价做出大致的估计和测算,切忌“边干边算、干完再算”的工作模式,要科学统筹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利用“赢得值”原理来加强造价控制。建设单位最关键是要有效协调好工程施工质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要在确保质量大的前提下来调整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以此来控制成本、投资,这就需要加快施工,提高施工建设工作效率。
(2)责任制体系下控制变更
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阶段牢固把握好施工变更问题。工程项目施工前同各个参建方签订合约,合约中形成责任制规约体系,重点对施工变更问题进行责任制管理,也就是工程施工中出现变更问题时直接寻找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来承担变更后额外增加的投资,以此监督并约束各参建方的行为,自觉控制施工变更问题。
(3)阶段性评估、造价控制预警
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展,建设单位要形成造价动态预警机制,对工程施工的造价进行阶段性评估。例如:项目施工完成20%-30%时,则要依托于统计数据来评估、预测项目建设投资情况,是否会超出规定的预算标准,以便提前发现预算失控苗头,提前采取措施,形成一个敏感、完善的造价风险预警机制。
四、总结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关系多方利益,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大造价控制力度,集中把握好决策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并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监管,以此从整体上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千生,徐晓轰,王军,应用赢得值评价技术进行项目监控[J].项目管理,2013, 9:37—39.
[2]岳磊,唐红伟,杜磷文.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的控制研究[J].平顶山_工学院学报,2013,12(3):1 7~18.
[3]朱虹.浅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18(3):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