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等
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直到当今的低碳经济时代,世界博览会建筑作为集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特征的代表,一直成为当时时代设计理念的反馈者和引领者。从德国汉诺威到日本爱知县,世博会从主题到主要代表性建筑都有对地球生态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上海世博会作为新的一次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主办的世界博览会,是否在设计理念和实践方面进一步体现当代人类社会的生态关注和低碳经济发展特征,应该特别引起世界和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关注。
2010年3月5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主办的主题为“世博建筑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环保/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对世博建筑文化发展进行了总体性的回顾,全面解读了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在聚焦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创作理念的同时,现场感受世博会各国建筑文化特色。会议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张俊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主持本次年会。
与会嘉宾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原建设部设计司司长张钦楠,香港金裕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乾源,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总建筑师沈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龚维敏,云南省设计院总建筑师徐锋,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彤等。
每年一次的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学术年会在业界人气始终很高,这与组织者的细心策划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本次年会,组织工作格外艰巨,从人员组织到交通调配,从会场选址到交流内容策划,从世博园参观申报到宣传册制作,无不融入了组织者的心血和努力。
年会上,嘉宾围绕主题,分别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嘉宾发言主题如下:沈迪,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都市重建与修复;冷嘉伟,世博会——作为推动城市建筑进步的媒介;汪孝安,面向未来——世博文化中心:曾群,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策略;黄秋平——绿色建筑设计新思维——世博轴阳光谷与其绿色概念;付海聪,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高新技术与传统有效方法相结合;倪阳,中国馆——不仅是一个建筑;顾英,生命的创意——浅谈英国馆设计;张旭,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栗铁,适应不同需求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索等。详细报道见2010年第五期。
林 娜
走向中国新建筑——“本土设计”建筑学术研讨会召开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望2009年2月27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的“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的建筑师茶座,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懂就已经对“本土设计”进行了详尽地探讨与思考,由他所著的《本土设计》一书,旨在通过对世界上的建筑大师的作品进行解读,并呼吁大家开始思考属于中国的建筑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应该怎样走下去?2010年3月27日,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承办的”走向中国新建筑——‘本土设计’建筑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会议楼第七会议室举行,再一次将“本土设计”这一话题带入了大众视野。崔愷大师作为本次论坛的主旨嘉宾,并邀请了朱小地、庄惟敏、周恺,刘克成、齐欣、崔彤、刘家琨,王辉等30余位中国著名建筑师、学者专家及评论家出席,会场气氛活跃,是言简意赅的分组互动式对话。每组围绕一个分主题展开讨论,每组4至6位嘉宾分别就“何为本土设计”、“本土设计的使命”、“本土与原创”、“本土与文化、艺术的关联性”展开讨论。来宾们各抒己见,根据中国目前的建筑现状,结合自己的设计作品,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今后中国建筑发展的道路,力求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有所裨益。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众多北京及天津本地的建筑师和天津多所大学的建筑学师生与会,不少听众席地而坐,聆听名家讲座,领略大师风采。“建筑大师崔愷在天津大学作品展的开幕式”同期举办,这也是“崔愷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本刊派出记者参加论坛报道。(详细报道见2010年第六期)
王 珅
BODA与BIAD共商奥运城市长远发展
3月23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副院长张宇,国际工作室主任董灏,《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一行在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BODA)别有韵味的二层小楼里与张明秘书长等人就奥运城市的长远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今年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展开了合作协商与讨论。对于北京院领导下的国际工作室和《建筑创作》杂志社对促进奥运城市之间交流和宣传奥运文化做出的贡献,张明秘书长表示印象极为深刻,不仅在奥运前更在奥运后持续地开展了论坛和交流活动,在奥运图书出版方面不仅做到了点子上,而且做得很有品味。她说BIAD很有激情,更愿意去钻研,在关注建筑的同时关注全社会。
2010年奥促会将举办首届体育文化节和奥运城市联盟峰会等众多活动,BIAD也将在未来几年中将“超越奥运的城市”系列论坛持续在世界范围开展下去。BIAD与BODA的首次会谈十分成功,双方拥有共同的愿望,在建设项目、文化活动及媒体宣传领域将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携手合作。
郑恬辛
福州新图书馆公示候选方案
3月19日,福州市政府公示福建新图书馆候选方案,并公布将该项目确定为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福州图书馆力争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工程总投资约6.1亿元,建筑面积达4万m2。
新福州图书馆选址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区内、省广电中心西侧,用地28亩。福州市向全国6家知名建筑设计单位征集了设计方案,并经国内知名专家评审,确定前两名方案作为候选方案。
方案一为“榕城书房”。试图营造出“榕城书房”全民共享的氛围。从底层透空的柱廊向上渐变为精巧的窗子,以利于书籍保护和建筑节能。形体的虚
上一篇:论大明宫与长安文化
下一篇:梁思成与乐山白岩山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