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居民区的苏联建筑模式设计研究
摘 要:文章从苏联建筑历史发展谈到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建筑规划的影响,分析了一系列影响新中国建国初期建筑设计的因素,以红钢城第九街坊为例,结合实地方案说明苏联对我国建筑方面影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联建筑;建国初期;红钢城
检 索:.cn/qkimages//ysjl/ysjl201510/ysjl20151023-1-l.jpg" />
四、苏联建筑设计概况
(一)苏联建筑设计的特点
俄罗斯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底蕴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积淀。其建筑艺术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发展历史和魅力。
18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城市建设活跃,其建筑倾向古典主义风格。19世纪上半叶,大规模公共建筑的兴建开始,大量建造住宅房屋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时,木屋的莫斯科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砖石的莫斯科。②到了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建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资本主义在俄罗斯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些许印记。资本主义的发展把工业进步的成就带入建筑设计中,这对后来中国工业住宅的影响深远。
(二)苏联建筑模式设计对居民区的影响
在当时的特殊年代下,苏联的工业住区建设模式被广泛采用,社会主义理念也贯彻到了城市建设上,因此工业区住宅采取了统一的风格。围合式的住宅院落可以让每个街坊内的居民都相互熟识,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区环境,造就了一种独特的社区模式,有利于居民邻里间感情上的交流。
(三)以武汉红钢城为例
苏联建筑模式设计对当时中国工业住宅的影响举足轻重,以“红钢城”九街坊为例,它在当时的中国十分有名,是许多工业老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地方。而在今天,中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代已经过去,红钢城的盛名已不复当年。建筑老旧,居住环境的落后,都是在这片红房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武钢老职工的心病。邻里关系的和谐与熟稔是老居民们不愿搬离的重要原因,可是这些让老职工们念念不舍的优势与居住环境的差异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五、苏联建筑对红钢城建设的影响
(一)红钢城的区域划分
“红钢城”的整体结构是按“囍”字楼布局,从平面布局上看较为规矩,喜好中轴对称。居住区规划上主要是商业与住宅结合,便于居民生活。周边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商业街,电影院等。“红钢城”原有院落采用的是“合院式”住宅院落空间形式,院落含蓄温馨、内向安全。若干个街坊组合成整体布局,区域划分采取横平竖直的“棋盘式”布局,房屋排列整齐划一并讲求围合与对称。居民楼沿街道走向布置,公共建筑在居住区中心,住宅在其四周,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秩序感。
(二)红钢城居民区景观设计及出入口、人流走向分析
整个红钢城沿用了苏联钢铁厂的设计图纸,容积率比较低。主要为二至四层楼砖木结构住房。景观设计处于围合空间内部,每个围合空间有六个出入口,其中两个为主入口,其余四个为次入口(图1)。“合院式”住宅院落与周围道路隔开,内部绿化丰富,空间宽敞。靠近居民楼的区域为草坪,由于年代久远,昔日的绿化区域已经变成了居民的停车场所,许多规划的面貌已经变得凌乱无组织,景观布局随意(图2),居民在使用上存在相当大的不便之处,这些都会使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舒适性大打折扣。
(三)红钢城居民区建筑材料选择分析
由于当时苏联国土面积广大,跨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亚热带四种气候带,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因此在当时的建筑设计中,保暖性较好的砖材成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从建筑外观上看清水砖墙与坡屋顶是当时苏联式建筑显著的特色。砖的颜色和屋顶颜色会根据当地情况不同而有变化。以红钢城为例,统一的三层红砖楼,中国传统的红瓦坡屋顶,清水墙面。正是因为这些富有特色的红砖,“红钢城”才因此得名。
(四)红钢城居民区建筑户型设计分析
“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得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 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③因此建筑户型的设计关系到居民整体居住的舒适性与实用性,这个环节在整个的设计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红钢城建设的年代特殊,这里的房型多为“团结户”,房间狭小,每户人家所持有的面积都不大,勉强能住下一家三口。由于空间划分不合理(图3),没有将现有的空间做到最大化的合理运用,造成屋内采光与通风的问题严重,现有的厨房与卫生间将屋内采光阻拦使得客厅光线昏暗,这是整体布局中的一个大的弊病。
六、苏联建筑模式设计对当代居民区设计的影响
(一)墙面的装饰性
建国初期的街坊式住区大多采用当时盛行的苏式建筑风格,以砖作为铺贴材料,就是俗称的“清水砖墙”。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保留有俄罗斯的建筑风格,通常具有独特细部符号,比如“红钢城”采用石砌基础、砖砌柱、山墙开窗。窗户以及门洞处通常有砖砌花纹装饰,外墙砌砖,屋顶铺瓦。从墙体厚度、开窗形式上,能看到欧洲建筑的影子。分段式的外立面,在建筑细部上随处可见多层次的檐口处理、对称的三角形山花、细微处的浮雕装饰等。
(二)户型结构多样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公有住宅的发展成为城市住宅的主体。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大批的行列式低层住宅和宿舍式楼房兴建起来。“一五”计划开始时,住宅建设引入苏联标准,住宅定额为人均9平米的标准。这种小户型的设计既能满足当时基本的居住需求,又能降低整体成本,并且组合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居住的人群使用。
(三)围合式建筑对居民交流的影响
从沈阳铁西工业区到洛阳涧西工业区工人村再到武汉青山工业区,这些都是建国初期围合式的工业住宅区,里面的绝大部分居民为工人家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青年时期踏入社会一直到退休养老,都一直生活在这个职工家属区内。老人们都是数十年的同事与街坊,相互熟稔,邻里关系和谐,围合型的住宅布局促使他们可以方便的沟通交流,这对于居民情感上的补给是非常有利的。
七、总结
研究苏联建筑以及它对建国初期建筑的影响,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业区住宅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世界建筑史上,苏联建筑或许没有欧洲建筑那么的深入人心,但是苏联建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建筑工业化是苏联大规模建筑发展的保证,产生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苏联建筑,体现了明显的整体性。正是这些特点,影响了中国建国初期建筑的发展,对于我们现在进行的建筑设计与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人民出版社著.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4卷.
②邢春如.世界建筑艺术大观[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8:110.
③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43.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著.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
2]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3]洪旗 陈静远.建国初期工业住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种尚未充分重视的工业遗产[J].城市规划学刊,2009.
4]洪旗 陈静远.建国初期工业住区的保护与更新(二)——武汉市青山“红房子”片历史地段的动态保护途径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09.
5]柳婕.工业区住宅环境改造设计初探—— 以武汉市青山“红钢城”第八、九街坊为例[J].华中建筑,2010.
6]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邢春如.世界建筑艺术大观[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8.
上一篇:哈尔滨城市色彩景观初探
下一篇:八卦之外的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