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发展历程
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在历史的基础上摸索创新,把建筑设计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
关键词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历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7-0021-02
建筑设计,从广义上来说,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通常现在所说的建筑设计,是狭义的建筑设计,它是指一门分析研究建筑功能作用、颜色搭配、外观形式、采光通风及空间利用的学术,通过抽象的美学手法,将艺术和理性感悟结合起来,表现在客观的建筑上。
伴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设计出现了许多流派,包括: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地域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地域主义、混沌主义等等。同时建筑的设计趋势以及发展的方向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1 建筑设计的历史
史前人类聚居地的形成及其建筑一般都依从于自然环境条件,如河流走向、风向、区位、环境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文化对西方后来建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欧洲建筑学的渊源。埃及产生了一批巨型建筑,古罗马在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书》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建筑学著作,书中第一次提出“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为后世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世纪发展相对缓慢,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土地规模急剧扩张,建筑功能、类型日益丰富和复杂,建筑艺术也因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形成了理论体系:1)将建筑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2)注意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3)设计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环境创造上;4)重视建筑的社会属性、大众性及经济性。
2 建筑设计的现状
目前,建筑设计领域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元化,主要表现就是建筑设计界不再存在主导的价值标准,大家都在根据不同的场地特征、地域特征还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市场的情况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反映出建筑师对各种影响因素的个人理解。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是现代主义的设计实践积累以及建筑设计界集体的反思,建筑设计虽然还没有跳出现代主义的圈子,但在继承和批判的时候,加入了很多多元化的思想,同时,技术手段的发达,为建筑师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种种因素造成了建筑设计的多元化。
在建筑设计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过度设计。每个业主和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建筑是最有特点的、最有标志性的,反映在设计本身,就是在体量和造型等方面盲目追求复杂,矫揉造作,将建筑做到复杂不等于优秀,也不等于不平庸。
其次,平庸的设计比较多。目前建成的一部分建筑不要说建筑所表达的文化特质,很多建筑连基本的比例、尺度、色彩搭配等基本层面还没有解决好,这样最基本功能都没有做好的建筑,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建筑垃圾。
最后,对建筑的细节重视不够。很多优秀的建筑很简单,但特别有味道,这体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构造特征不懈追求所表达出来的整体的美感。一个好的设计要在建设的全过程把每个细节都贯穿下来,就特别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和甲方、施工单位、设计顾问等很多人合作好。
3 建筑设计的趋势
3.1 建筑形式的发展方向
3.1.1 建筑设计将向智能建筑发展
智能建筑是把现代的高新技术—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智能保安、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优化组合,使人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建筑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智能建筑里,人们可以获得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温度、湿度、照度可以自动调节,能尽量利用自然界的光、冷、热、大气等,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创造更有人性的生存环境。
3.1.2 建筑设计将向生态建筑发展
生态建筑的设计是指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建筑物不仅有效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态建筑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大致归纳起来,生态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基本目标有:第一,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第二,把环境直接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第四,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第五,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第六,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3.2 建筑设计过程的变化
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建筑属于城市,建筑设计自然也要服从于城市规划,但目前建筑师所设计的仅仅是一个个建筑单体、群体,组团可视为更大单体,很难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于是,有些学者提出“块域设计”,用来补充建筑师职能的不足。“块域设计”可以定义为,由建筑师设计向外围扩展,对于同建筑单体或组群及其环境相关的体块与地域所进行的综合设计,用来培养建筑师真正地树立从城市角度设计建筑的意识,并运用到实际操作及方案成果中。
2)建筑设计将会考虑使用者的意见。城市是属于居民的,包括城市中的建筑、道路以及广场、绿化、公园等。这些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应该顺应居民的意愿,而不应该由建筑师、规划师、园艺师等所遵从的风格和流派决定,当然更不是由某个政府部门的意志决定的。因此,设计的过程也是设计者与使用者进行交流甚至是面对面的过程,实施方案的评选工作也应该有使用者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种意义上讲,使用者参与建筑设计也是一种现代的具有人文意义的生活方式。
3)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建筑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将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建筑中,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将建筑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4 结论
21世纪,一个科技水平以几何级数发展的时代,建筑设计必然会开辟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同时,由于多元化、多种族文化思想的冲击和高新材料的大量应用,使建筑设计敢于反叛传统,敢于挑战经典,肯定创造性与变异性的美学。因此,在多元化审美标准普遍存在的今天,深入研究建筑审美的内在渊源,善于启迪创新观念,科学分析各历史阶段的美学精髓,才能把建筑设计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日]安藤忠雄.白林,译.安藤忠雄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竟寰.试论建筑与城市环境[J].山西建筑,2008,34 (30).
[3]李娟,刘业金.建筑色彩浅析[J].山西建筑,2007,33 (10).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加强科协工作
日前,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在建设创新型甘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意见》指出,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甘肃的需要;是推动甘肃走出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的需要: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好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甘肃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把科协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县级以上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要至少各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党委要明确一名常委分管科协工作,政府要明确一位领导联系科协工作,并建立党委常委和政府领导联系院士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要把科协工作列入各级党委年度工作要点,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教育规划时,要充分听取科协的意见。同时,意见还明确了科协在进一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渠道。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要进一步重视科协干部的培养、交流、使用,配好配强科协领导班子,为科协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不断优化科协干部队伍结构。县(市、区)党委要支持、鼓励科协组织的发展,加强农村科普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科协建设,不断完善科协组织网络体系。
《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将科普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科普经费、学术交流等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比增加预算经费。要改善基层科协组织的工作条件。要加大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对科协主管主办的科技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报刊、科普网站等,各级财政要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补贴。各级学会的挂靠部门和单位,要为学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企事业单位也要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支持本单位科协组织开展活动。
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意见》是甘肃省科协事业发展历史上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它将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统领甘肃省科协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