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战略实施对策
摘 要: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正确分析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中存在问题,并依据不同类型制造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制造业的信息化战略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制造;信息化;问题;战略
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世界制造业涵盖了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工厂设备和建筑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所以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装备无法满足,就会严重影响社会产业的生产水平。实现现代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谈。虽然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于世界经济大环境来说,其规模、范围、深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欠缺。在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械制造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让信息技术加速向深度渗透,加快产业与产品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1 信息化是机械制造业的必然趋势
经济发展进入现阶段,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经营管理中对机械化、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其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所以就要求机械制造业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机械工业发展具有以下七大特征:
(1)地位基础化;(2)经济规模化;(3)发展不平衡;(4)结构调整深化;(5)全球化方式发生新变化;(6)跨国并购加剧;(7)产品高技术化。
2 机械制造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的面不够广、水平不够高。大部分机械企业实施信息化比较成功的是CAD应用,但尚处于“甩图板”的阶段。使用基于三维产品模型的CAD/CAM技术的企业还不多,且刚起步,实现了CAD/CAPP/CAM一体化应用的企业更少。与CAD的成功应用相比,计算机辅助管理更是相对落后,虽在财务、人事等单项管理中已有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成功实现MRPⅡ/ERP的企业为数很少,离企业实现内外信息集成还有相当距离。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效益还不够明显尽管不少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总体上,与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相比,收效不够大。有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整体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业务流程优化组合,也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相适应,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综合效果不佳。
对实施信息化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对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信息化工程计划性不强,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连续,往往出现有头无尾现象。
3 以信息化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力
3.1 技术信息化
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术滞后现象,所以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是特别迫切的。所以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发展需求,使信息技术对专业的生产技术进行有效渗透,在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开发、利用、集成和共享信息资源,巧妙的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能使企业资源得到深度的优化配置,保持企业的高效运转。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造了机械企业的传统生产经营方法,从而提高机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按照这个内涵,机械企业技术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层面:
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层次、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就要的机械产品生产技术上做文章,把信息技术与机械生产相结合,是产品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手段。
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要紧密贴合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化技术就能及时真实的反映经济市场的各种信息值,而且信息技术还能促进生产自动化的高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是实现快速、高效、可靠、精密生产的保证。
重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真实的信息资源是有力的经营参考,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就是对企业资源优化组合和有效利用的过程,信息资源就是其重要的组成。
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网络制造、虚拟制造、网络营销,形成企业之问的动态联盟,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能力。
3.2 管理信息化
企业只有以科技为本才能有更强的发展竞争力,所以把信息技术因为生产管理,科学的应用软件系统,以先进的管理克服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知识经济模式管理企业,就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也是企业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3.2.1 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3.2.2 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自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触管理体系,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2.3 基础数据共享。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
3.2.4 建立以客户为q,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3.2.5 以高度的质量水平作为竞争的依托,通过严格的管理,新技术的正确运用来保证产品质量。先进的检测方法才能得到可信的检测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的全面的高质量分析模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做到对质量最有力的监督。
3.2.6 加大计算机管理的应用,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快速高效,使用工作人员少的优势,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提供了更多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全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不再整天局限在繁琐的手工劳动。
4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已经逐步向以销售决定生产的模式过渡,这样就有效改善了很多机械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以顾客需求为经营根本,通过逐渐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局限,不少企业还存在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没有新的、科学的管理理念注入,企业很容易被这种“短视”的经营理念所蒙蔽,所以要认真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快转变企业的目标观,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转化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结束语
所以现代化制造企业要转化经营,将企业、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利益整合,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然后通过先进管理方法的利用,把高效有序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利用优秀的企业信用吸引、获得和留住大量的客源。并经过长期的互动协作,了解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应用进行有计划的满足。这也是企业与用户的和谐双赢的合作关系,只有把企业管理与生产的最终目的与客户需求有机契合,才能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实现盈利。企业中整个价值产业链都能牢固维持并持续发展,才能使企业多赢的良好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王谨.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03.
[2]李敏波.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竞争战略与信息化策略[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6,(8);21-13.
上一篇: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技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