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及其意义
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是藏族汇集朝拜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的中心。它是藏族人民智慧和聪明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与周边其他民族文化,如汉族、蒙古族、回族、印度、尼泊尔等等交流汇集的中心。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必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营养,并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存相依,藏族文化也是如此。下面提及的主要以建筑物为主的象征符号,即是拉萨为以藏族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之明证。
1、大昭寺
藏语称“觉康”,意为“佛祖之殿”,全称“惹萨噶喜初囊祖拉康”(羊土四喜幻化佛殿),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寺院,而是佛殿。大昭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藏族文化、印度文化和内地汉族文化的结合体。 设计者是远嫁吐蕃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造者是尼泊尔赤尊公主。她们都是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的妃子。大昭寺原址是一片湖水,湖名“卧塘措”。文成公主入藏时,唐太宗李世民给他的嫁妆之一是一尊释迎牟尼12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到现在的拉萨后,即打算修建一座寺院,以便安放佛像。吐蕃王朝的创立者松赞干布的另一位来自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听说后,也请求修一座寺院,因为她的嫁妆之一也是一尊佛像,只不过是释迎牟尼8岁时的等身像。由于文成公主精于卜算,所以,赤尊公主请文成公主为其选址。地址选在卧塘湖上。用白山羊驮土把湖填平后,修建了大昭寺。山羊,藏语称“惹”,土为“萨”,因此新建的寺庙称“惹萨噶喜初囊祖拉康”,以其为中心而形成的城市称“惹萨”。后来,“惹萨”变音为“拉萨”,这就是今天拉萨这一名称的来历。
大昭寺由庭院、神殿、回廊、僧舍、库房等组成。庭院呈正方形,建筑面积25100平方米。主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以花岗岩砌干墙,下大上小,侧视面略呈梯形。最上为平台。平台用西藏特有的建筑材料阿嘎土夯成。神殿为木质结构,殿堂屋瓦及四周装饰用铜皮馏金制成。金顶飞檐饰物为雕刻的神仙、法轮、宝塔、倒钟、莲盘、龙、凤、狮、鸟等等。金顶和馏金顶饰物,反映出中原馏金术在西藏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寺院装饰风格。
大昭寺初建成后,主要供俸的佛像是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迎牟尼8岁等身像 。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供奉在小昭寺。但后来,双方互换了位置。现在的这座佛像就是来自中原唐朝,坐高1.5米,体态丰满,表情慈祥。 具有典型的内地佛教造像特点。此外,莲花生是大昭寺供奉的佛像之一,他是来自印度的高僧,是西藏密宗的创始者。
大昭寺正门对面有三块石碑,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该碑立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元年), 藏语称“祖拉康多仁”(大昭寺前之碑),碑高0.96米,有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与碑座连接缝隙以铜液浇铸,固若一体。碑文系藏、汉文对照,记录了公元821年唐、蕃双方在长安(今西安)共同商定的盟约。碑身高3.8米,上端长0.7米,宽0.35米,下端长0.88米,宽0.39米。 截面呈长方形,下大上小,碑正面向西,上刻藏汉两体对照文字。左半为藏文,横书,77列,有头字。右半汉字,直书,6行,正楷,存464字。藏汉文内容相同,系同一盟约的两种文本。碑右是吐蕃方面参加会盟的官员职衔和姓氏,藏文40列,并有对应音译汉文。碑左面为唐朝参加会盟的官员名单,按位次排列,也为藏汉对照,上为藏文,49列,下为汉文。所列官员共18人, 其中有3人的名位已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碑背面纯为藏文盟辞,共78列。“唐蕃会盟碑”是研究唐蕃关系、吐蕃官职及姓氏和当时藏汉对照的极宝贵材料。此外,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带,故称“公主柳”。今天,我们看到的柳树虽然不是当年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那棵,但它是藏、汉 友好历史的见证。
2、关帝庙
藏族称格萨尔殿,是汉、藏文化交流之结果。建筑坐落在著名的布达拉宫以西约1里的帕玛日小山上,因这座山山顶平整似磨盘,所以,当地汉族称磨盘山,它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和红山西南的药王山,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关帝庙建于公元 1793年,寺庙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属典型的汉式建筑。这从其山门、庭院布局以及保留至今的主体建筑风格上一看便知。整个建筑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处于两个不同的地平上。登南面的长石台阶步入大门,有一方形小庭院,庭院东西两边建有二层楼房,楼房底层是僧舍,上层是接待、办公用房。庭院中左边一侧还立有一方石碑,即关帝庙落成碑。此碑如今已从中断裂为两段,而且上面的许多字已模糊不清,但仍矗立在残破不堪的庭院中。庭院北边为关帝庙主殿和文殊殿。主殿宽12.5米,进深9.7米,六柱,殿前建筑为抬粱式结构,硬山式屋顶,上覆红琉璃瓦,四角及屋脊两端装有红陶鸱尾,主殿东墙上镶嵌着一个大石且,意在保佑建筑安然。
文殊殿的建筑风格与大殿基本相同,房顶所用建筑材料有大板瓦,简瓦,平瓦。屋檐板瓦带有角形滴水,滴水周边饰有卷云纹,中部有一篆体“寿”字。屋檐简瓦的瓦当带有云纹和涡旋文装饰,平瓦上则饰有花草图案。板瓦和简瓦上皆有用来固定的一小孔。据说,建庙初期,大门上方左右还挂有两个大铃铛,大门内的庭院两边各有一匹塑马。如今已不知去向。大门外东侧的一口铜钟,系乾隆五十八年福康安等人所铸立,现在收藏在西藏文管会。
关帝庙碑文详细叙述了清朝军队打败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之过程及修建此庙的缘由。从筹建到竣工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主要是供驻守西藏的清朝官兵进香朝拜。
关帝庙的演变是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实例。寺庙的建筑虽然是完全的内地风格,但如今寺庙内所供佛像却是纯粹的藏族风格。有趣的是当地大多数藏族只知格萨尔神殿,而不知关帝庙,而当地汉族则认为那是地道的关帝庙。但有一点基本相同,就是格萨尔和关帝都是战神和民间保护神,他们的作用基本相同。1995年,笔者在拉萨搞调查时,有两个喇嘛负责管理此庙。1999年,笔者再去时,喇嘛己走,寺庙有住在周围的一户老夫妻管理。
3、查结寺
位于拉萨北郊,著名色拉寺的东侧,磨盘山关帝庙未建成之前,这里是拉萨唯一的关帝庙。寺庙附近就是清朝驻藏部队的大本营扎什军营。后来,不知何故,关帝庙被毁,在其废墟上修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查结寺。“查结”实为“札西”的音变,意为“吉祥”,因此,查结寺翻译成汉语就是吉祥寺。查结寺的主体建筑为四层,坐北朝南,庭院东侧为二层僧舍,院中有一棵干枯的杨树。从其高度和粗细程度判断,此树很可能西藏和平解放前就已存在。但查结寺以其东面配殿中的查结拉姆(吉祥天女)而闻名。与一般寺院中的天女形象不同,查结拉姆鸡足、舌头外吐且为黑色,所喜欢的唯一供品是酒类。因此,此寺院周围除了卖香、卖柏树树枝粉末和哈达的商人外,还有许多专门为朝圣者提供酒类的小商贩。据说,查结拉姆来自内地。到西藏后,由于她光彩照人、美丽无比,所以,招致了拉萨当地仙女们的嫉恨。她们先是暗中下毒,想毒死查结拉姆。被她及时发现,虽然已经喝下了毒药,但硬是把毒液逼出来,集中在舌头上。
虽未被毒死,但她的舌头却永远吐在外面,不能收回。因舌头被毒液所浸透,时间一长,变成了黑色。直到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才用金粉把查结拉姆的舌头涂成了金色。一计未成,又生一计。西藏的仙女们决定让查结拉姆变成残废,好让她要死不得,要活不能,受尽痛苦。所以,她们又砍断了查结拉姆的双足。但顷刻间,被砍断的双足上又生出了一对鸡足。查结拉姆还是一如既往。后来,人们便专修一佛殿,专门供养查结拉姆。据说由于受到如此多的磨难,查结拉姆脾气很大,过去,凡是人们骑马经过此寺,从看见寺院的地方就得下马。但同时,查结拉姆也很体恤民情,非常灵验。尤其是到此寺求财的信徒,更是往往心 想事成。因此,即使现在,每天前来朝拜的人群仍是络绎不绝。虽然这是民间传说,可信度多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但寺院本身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汉族文化本土化的过程。
4、清真寺
拉萨有大、小两个清真寺,是回族社区之中心标志。大清真寺位于大昭寺东南1里处,始建于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最初规模不大,建筑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进行了维修和扩建。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大清真寺被毁,次年集资重建。大殿(礼拜堂门)上悬挂的“清真古寺”横幅匾额就是重建竣工时所制。匾额右端有“清真寺重建落成纪念”字样,左端题有“一九六0年……”年款,匾额下方刻有资助重建清真寺的人名。
现在的大清真寺围墙内总面积约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整个院落东西长南北短,平面布局不很规则。主要由大门、前院、宿舍、宣礼塔、礼拜堂和浴室等组成。大门北向,系牌楼式木结构,上书“清真寺”金字横额,并饰有彩绘、雕刻,细致工丽。大门内是380平方米的四合院。西进过道门上悬挂大匾一方,额书“至教永垂”,匾额右端题有“建昌镇守马腾云、马连升、提标左营崔文汇,仝(立)”,左端题“咸丰任子清和毂(旦)”。“咸丰任子”为咸丰二年(1852)年,“清和”是农历四月的别称。
大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建在高1米的台面上,座西朝东,共13柱,东西长22. 6米,南北宽12.6米,建筑面积285平方米。礼拜堂内洁净清雅,地板铺有华贵的地毯,西壁中央壁龛内悬挂丝织成的麦加天房壁毯。龛北侧,置放一木制四阶符座,为阿匐宣经之台座。此礼拜堂同时可容250人礼拜。拉萨大清真寺平时只有五六十人作礼拜,而每星期五午后的主礼拜,也叫“聚礼”,则有五六百人来此作礼拜。 每年的开斋节,即所谓“会利”,在此作礼拜的人就更多了。
拉萨小清真寺是本世纪20年代专门为在拉萨作买卖、短住的克什米尔、拉达克、不丹、尼泊尔、英国等国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做礼拜而筹资、捐资修建的。在这之前,礼拜要去拉萨西郊克什米尔穆斯林墓地的礼拜堂。
拉萨小清真寺座西向东,其范围南北长、东西短,不很规则,建筑分南北两部分,北边为二层藏式建筑,底层设有大净、小净的洗浴室,其中有一个用以洗尸体的专门浴室。底层几间房原供人住,后来逐渐成了存放柴草的地方。第二层有一个较好的单间房子,供作礼拜时领经、宣讲经义的阿訇居住。还有一个有4柱面积的大房子,是穆斯林学习阿拉伯文的夜校教室。寺内还经常住两户人家,负责看守和打扫卫生。
小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座西向东,为一层藏式建筑。礼拜堂门外有南北长11.8米、东西宽3.l米、4根柱子的外室,供作礼拜的人存放衣物、鞋子。礼拜堂16柱、南北长11.8米,东西宽11.l米。 门口处两排柱子升高0.7米,托起高侧天窗。堂内为木质地板,并辅以长条卡垫。礼拜堂西壁正中央,筑有宽0.9米、深0.82米、高1.9米的壁龛,内挂丝织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一幅,龛左右两侧,分别挂有两幅编织的麦加天房图壁毯。壁龛北侧,置一木制座椅,为“阿訇”讲经之座。这个礼拜堂,可容150人左右,实际作礼拜的平时只有二三十人,最多不过百人。
5、拉萨饭店
位于拉萨西郊,是目前西藏最豪华的大饭店之一。从建筑外表看,完全是一座现代化建筑。但饭店内部专门设有藏族特色很浓的套房。一层咖啡厅取名“野牦牛咖啡厅”,从建筑风格、取名到服务内容,可以说是藏、汉、西(方)三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统一。
拉萨还有另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外表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但内部结构、装饰却完全是内地或西方特色。例如,近年才落成的位于罗布林卡路东的西藏博物馆,建筑设计是地道的藏族风格,内部展品全是藏族文化之精品。但展览大厅的布置、展柜的设计则完全吸收了内地和西方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6、蒙人驭虎
藏式住宅、寺院中常见的壁画之一。一般在庭院墙壁或甬道上,其意义同内地汉族贴门神画类似,主要是预防瘟疫、灾害等,招致吉祥。由于基本相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蒙、藏关系源远流长。藏族地区老百姓有“蒙藏一家人”之说法。尤其是13世纪以来,蒙、藏两个民族间的各种交往非常频繁。17世纪中叶,当今藏族地区的主要藏传佛教教派格鲁派(黄教),就是在蒙古军事势力的帮助下,战胜其他教派的竞争,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因此,把蒙古人形象当作镇妖避邪的象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面仅以建筑象征符号为例,说明了拉萨多元文化的一些特点,实际上,类似的实例还可举出很多。如果从语言学、民俗学等方面去探讨,那内容将会更加广泛,也肯定会更有意思。
总之,此篇短文的目的在于阐明:
1、拉萨(推而广之藏区)并不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地理、文化孤岛,而是长期以来各种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汇总的中心之一。
2、藏族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宝库中之奇葩,就在于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百川纳海,积极广泛吸收和接纳了周边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文化的精髓。这一趋势现今仍在继续。但这与汉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实际上,从上述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汉文化被本土化,即藏化,而不是藏文化被汉化。
3、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融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痛苦、漫长过程。当前,藏族与藏族文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是世界各先进民族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过或正在面临的共同问题。不管通过何种渠道解决、调和这些问题和矛盾,现代化必将给藏族文化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注入新的活力。藏族文化最终会同现代化相融相存。就拉萨而言,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其多元文化的特色也将会愈来愈浓。
4、藏民族要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就必须走现代化之路,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现在国外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及其一些反华势力大肆叫嚣“西藏文化灭绝论”,仔细、冷静地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和宏扬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想把西藏同现代文明完全隔离开来,从而达到他们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这不但有违于藏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因走现代化之路而丧失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从这点上看,“西藏文化灭绝论”的谬论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