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诱因的讨论
【摘要】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后果是切口延迟愈合、裂开等,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2005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腹部手术切口感染39例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6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13年12月某院实施腹部外科手术1330例,年龄9~74岁,平均(53.5±9.9)岁;男721例,女609例;病种包括: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肠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肝叶切除术等,均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
1.2 切口感染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⑤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⑥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⑦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发生切口感染作为观察组,无切口感染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手术时机(急诊手术)、手术季节、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方差齐者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或百分比,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切口感染发生率 发生率2.93%(39/1330)(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1291例(对照组)。
2.2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2 .2 .1 年龄 观察组平均(57.7±7.3)岁大于对照组的 (43.7±5.3)岁(t=3.45,P<0.05)。
2.2.2 BMI 观察组平均(25.6±1.2)Kg/m2大于对照组的 (23.8±1.1)Kg/m2(t=3.14,P<0.05)。
2.2.3 基础疾病 观察组39例中有基础疾病22例高于对照组的12191例中有279例(χ2=9.75,P<0.05)。
2 .2 . 4 急诊手术 观察组2 3例高于对照组中的3 0 9 例 (χ2=7.65,P<0.05)。
2 .2 .5 夏季手术 观察组3 4例高于对照组中的451例 (χ2=6.45,P<0.05)。
2.2.6 手术时间 观医院感染,在我国仅次于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3],其发生率5.4%[4],本文为2.93%,本研究发现多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包括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
高龄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年龄 (57.7±7.3)岁远高于对照组的(43.7±5.3)岁,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对炎症反应能力降低,细胞免疫功能衰退,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加上生理功能下降、基础病、慢性病的出现,机体康复过程缓慢,并发感染概率增加。提示对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进行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积极治疗其各种合并疾病,设法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抵抗力等以降低切口感染。
夏季由于气候湿热,室内降温措施不利,患者汗液等分泌物增多、细菌繁殖快而污染切口,导致感染增加,又由于空调装置的应用,病室通风较差,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应加强无菌操作;对分泌物察组平均(2.3±0.5)h大于对照组的 (1.7±0.4)h(t=2.89,P<0.05)。
2.2.7 抗生素应用 两组全部预防应用抗生素,观察组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30例(术前1小时应用抗生素0例),高于对照组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751例(χ2=6.45,P<0.05)。
3讨论
外科切口感染是常见医院感染,在我国仅次于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3],其发生率5.4%[4],本文为2.93%,本研究发现多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包括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
高龄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年龄 (57.7±7.3)岁远高于对照组的(43.7±5.3)岁,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对炎症反应能力降低,细胞免疫功能衰退,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加上生理功能下降、基础病、慢性病的出现,机体康复过程缓慢,并发感染概率增加。提示对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进行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积极治疗其各种合并疾病,设法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抵抗力等以降低切口感染。
夏季由于气候湿热,室内降温措施不利,患者汗液等分泌物增多、细菌繁殖快而污染切口,导致感染增加,又由于空调装置的应用,病室通风较差,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应加强无菌操作;对分泌物多、易感染的切口适当增加换药次数,保持敷料干燥;并注意病室的通风换气及温、湿度调节,定期清洗空调及空气净化机的滤网,加强卫生宣教及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如病情允许,尽量选择在温度适宜的季节。
手术时间延长可使创面的细菌数量增多;长时间的暴露、干燥、牵拉损伤组织,创面上的缝线、出血点增多;手术时间过长,术中钳夹、挤压等机械因素,易发生脂肪层氧化分解;出血、麻醉时间延长,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上述原因使切口易感染,手术每增加1h,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451倍[7]。本组观察组手术时间(2.3±0.5)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0.4)h。因此,应努力提高手术医生专业技术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参与手术人员分工明确、与手术者密切配合,使手术有序进行,以缩短手术时间。
由于患者切口感染有不可避免性和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故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对切口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效果不满意,近年来在麻醉后切皮前静脉滴注预防性抗生素,待手术后4h再加强一个剂量,这样可使整个手术过程中和其后几小时内保持血液和组织中抗生素的足够浓度,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8],认为麻醉前用药+术后预防用药,效果最佳,同时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医院内各种手术后感染常见病原菌和可能的致病菌,结合耐药性监测结果,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姚正国,范秋莲,姚月球,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93-5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3]刘文胜.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