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变化在猪病诊疗中的应用
摘 要:体温是猪体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直肠温度,健康猪的体温范围是38~39.5℃。猪体温发生变化是猪生理机能被扰乱,疾病发生的先兆,尤其是处于潜伏期的传染病[1]。因此,正确认识猪体温变化、合理应用猪体温变化这一生理指标,可以对疾病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该文就引起体温变化的原因、猪体温变化的机理、体温变化对猪的影响、猪体温变化在猪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养殖效益,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关键词:体温变化;猪病诊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5-108-03
Abstract: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index of pig,referring to clinical temperature is rectal temperature that temperature range of healthy pig is 38~39.5℃. Temperature changes suggest the pig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s disturbed and the diseases will happen,especially in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refore,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ig temperature changes,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pig temperature changes,can benefit the early discovery of the disease,early diagnosis,early treatment.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emperature change causes,pig temperature change mechanism,temperature change effects,applic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in order to improve breeding efficiency of intensive pig farms and farmers,reduce the risk of animal disease.
Key words:Temperature changes;Pig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pplication
体温是畜禽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而体温变化的程度和变化规律也是兽医及饲养人员判断疾病类型的重要参考点之一。因此,正确掌握猪体温变化的原因和机理,将体温变化这一指标正确应用到猪病诊疗中,有助于诊断猪群疾病、尽早使用有效药物,稳定猪群健康,避免经济损失。
1 引起猪体温变化的原因
体温升高,即发热,是指猪群在致热原刺激作用下,体温调节机能发生改变引起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的以体温升高为主,并伴有寒战、多汗、皮温不均、心率加快、呼吸增数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改变等发热综合症候群的全身性防御性反应。
导致猪发热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疾病,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流感、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热病、猪呼吸道综合征,这类疾病是猪病中危害最大、最重要的,此类疾病的特点是传播快、流行广,并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和繁殖障碍,多为混合感染,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体病、链球菌病、猪丹毒;其中呼吸道细菌传染病给生产造成的损失已排在了猪病的第一位;寄生虫疾病有弓形虫病等[2]。
2 猪体温变化的机理
猪体温保持恒定,主要是通过产热和散热的两种作用互相协调,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各种反射作用进行体温调节。体温变化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当猪只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侵袭后,剌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但内热原并非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使中枢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增加,前列腺素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提高到猪正常体温以上,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体温升高。猪体温升高是许多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3]。根据发热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是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同时肌肉收缩增强,肝、肌糖元分解加速,使产热增多。此时病猪的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战,喜钻草堆等表现。不同的疾病,体温升高的速度不一致,如猪丹毒、猪肺疫等病,体温上升很快,而猪瘟、副伤寒则较慢。(2)高热期。此时产热和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维持平衡,散热过程开始加强,皮肤血管舒张,产热过程也不减弱,所以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此时病猪的临床症状为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潮红、粪便干燥、尿少黄短。不同疾病高热期持续的时间不相同,如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伪狂犬病、口蹄疫则仅数小时或不超过1天。(3)退热期。经过治疗后,机体的防御机能增强或获得外援,体温逐渐下降,病猪的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大量排汗、排尿、产热减少。如果体温迅速下降或突然下降,则为骤退,可引起虚脱甚至死亡,而逐渐下降,则预后良好。
3 体温变化对猪的影响
3.1 发热在一定限度内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措施 短时间的中度发热对机体是有益的,因为发热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活性,帮助机体对抗感染,而且还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对致热原的消除能力[4]。此外,还可加速肝脏氧化过程,提高其解毒能力,但长时间的持续高热,对机体危害大,会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营养物质消耗过多,消化机能紊乱,导致机体消瘦,抵抗力下降,又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发生损伤,引起病猪精神沉郁,以至昏迷,或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后果。
3.2 发热是猪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发热是猪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形式,一定程度、一定时间的发热对病猪的康复是有利的。所以,当遇到猪发烧的情况不能立即就用退烧药,如立即退烧,当时病情表面上有所好转,但对病猪的彻底痊愈是不利的。退烧药还容易引起猪体虚脱,尤其是氨基比林、安乃近等退烧药被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猪体白细胞减少,使发烧猪的抗病力下降。所以,当病猪发烧初期且体温不太高时,一般不急于退烧,仅用抗菌消炎剂即可。
4 猪体温变化在猪病诊疗中的应用
4.1 建立猪体温动态变化追踪观察法 体温检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诊断方法,是判定猪病与否的主要诊断标准,也是对药物疗效作出正确评价的主要指标。体温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某些疾病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体温即先升高,如猪瘟在自然感染下,常在接触病毒后5~6d开始出现体温升高;体温检测可以确定疾病的轻重程度,如发病初期,一般体温高者先发病,病重;体温低者后发病,病轻;体温检测可以判定愈后情况,如凡持续高热,经治疗仍不降温者,多难痊愈;体温骤退骤升,多为愈后不良,前者属于疾病后期,后者属于急性病例。因此,养猪场户要建立猪体温动态变化追踪观察法,对体温进行系统、完整的追踪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确定疾病的轻重程度、判定愈后。至于养殖从业人员认为“十病九热”而不做体温检测,其诊断更属盲目。
4.2 树立先查明原因再使用药的理念 引起猪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应激因素(免疫接种、配种、分娩、胃肠炎、转群、感冒、肺炎等)、病原微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原虫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外伤、皮炎等,猪只出现发热症状,发病初期不要急着退热,应根据体温及热型,查明病因再用药。
4.3 正确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体温变化 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外界环境和因素也能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引起猪体温发生改变,即生理性体温变化,一般而言,生理性体温变化不超过正常体温1℃,如环境光线可刺激猪中枢神经发生兴奋,导致代谢活动增强,体温上升;猪采食饲料后,体温可升高0.2~1℃;猪大量饮水,能使体温下降1℃左右;同一头猪在一昼夜中,午后最高,早晨最低;在圈舍内,通风良好比通风不良低;而病理性体温变化常超过正常体温1℃及以上,如急性猪瘟高温稽留,体温可达40~42℃。
4.4 杜绝频繁和超量使用解热药 频繁和超量使用解热药,是猪病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加上市场销售的抗病原微生物兽药中大多配伍有解热药,在连续使用该类药物时,往往出现药物的副作用,也出现机体因体温下降给养殖从业人员造成病态减轻或病愈的假象,从而掩盖了疾病未愈的真实情况而导致误诊,最终在延长病程中失去治疗时机。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抵抗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
4.5 消除见热就退的错误认识 发热是猪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并产生炎症所致,而退热药物只能起到退热的治标作用,部分养殖从业人员一见到畜禽发热,就急忙用退热药降温,而且都是连续、大剂量使用,从不考虑畜禽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见热就退且长时间使用退热药,人为造成机体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自身免疫力下降,最好猪衰竭而死[5]。因此,要消除见热就退的错误认识,对确诊为高烧的猪才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并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而且不能连续、大剂量使用,尤其对体温降至正常的猪应该立即停用退热药物。
4.6 正确处置猪高热和低热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体温过高的病猪立即隔离,对被污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在没有弄清病因之前,只要不是过高的发热,一般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对高热的病猪,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隔离,对污染区彻底消毒;二是未弄清病因之前,只要不是过高发热,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三是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如糖盐水、电解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四是在退热期,为防止虚脱,保护心脏,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五是加强护理,防应激。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体温过低的病猪,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让猪充分休息,使猪的身体机能得到保护。切忌惊扰猪,猪因为惊恐,剧烈运动1次,病会加重1次;二是要加强营养,因为猪低烧时,猪只不适,消化机能减弱,营养欠缺,就需要更高营养的食物来促进机体尽快恢复;三是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如夏天通风降温,冬天升温保温等都是最基本的操作。猪发烧时,在猪舍内铺上厚厚的稻草。猪睡在稻草上,既有利于保持体温,又有利于舒适地休息,能尽快地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杨玉凤,邵艳萍.猪体温升高的原因分析与常见疾病[J].养殖技术顾问,2012(05).
[2]韩哲.浅谈影响猪体温的因素[J].山东畜牧兽医,2012(07).
[3]吴迪学.体温在诊断猪病中的应用及体会[J].猪场兽医,2011(07).
[4]张巧平.基于体温检测的猪疾病判断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
[5]钱发歆.体温变化与疾病[J].中国动物检疫,2000(11).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