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
摘要: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迎合大众心理的发展需求、体现影响着大众心理,并在大众心理反作用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文章以流行音乐为对象,分析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记录下的社会心理及成因。
关键词:流行音乐;社会心理;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2-0046-02
相悖于古人对“郑卫之音”的排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已经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人们通过流行歌曲表达个性情感,寻求心理共鸣。当今流行音乐已不仅仅是大众娱乐的方式,更是折射大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中国流行音乐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其发展历史谱写了四大篇章:20年代至40年代的“救国战歌”、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建设颂歌”、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改革潮音”、80年代中迄今的“流行音乐新纪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流行音乐已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一、概念的界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如下: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1]音乐学对流行音乐的界定重点在“音乐”,侧重于音乐类型和音乐的表达形式。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流行音乐是指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大众,能够反映特别时代的特定心理需求,被广泛接受并传播的一种文化形式。流行音乐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集体文化,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基于以上含义,流行音乐虽不能被界定为流行的音乐,但由于其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它并没有明确的边界,这其中不仅包括网络歌手的原创音乐,同时也包括被娱乐商改编而成的佛教经文《大悲咒》。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心理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映。[2]笔者认为,与社会的宏观、中观、微观之分相对应,心理也有国民心态(宏观)、群体心理(中观)、个体心理(微观)三个层次。从广义上讲,社会心理包含国民心态和群体心理,从狭义上讲,社会心理主要是指中观层面上的群体心理,即群体成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由于特定的历史或事件而形成的共同情感和普遍意识,是外显为社会现象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是对社会生活的情感和意象的表达。本文所分析的是狭义层面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的反映需要特定的载体,当代流行音乐恰是反映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
二、声音记录下的当代社会心理
有人认为:再也没有一种艺术能像音乐那样具有心灵的撞击力了,否则卢梭就不会将它称作“情感之流”。[3]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便是大众心理发展史的生动写照。当人们接受并传唱一首流行歌曲时,也就意味着接受了这一类歌曲所包含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与文化方式。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流行音乐的新趋向,也折射出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的变化。
1.拜金与媚俗。传统社会中“重义轻利”是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国民纷纷摒弃那种带有浓厚政治色彩和理想主义成分的价值选择,投身到对金钱、物质的狂热追求中。正如有人唱到“我爱人民币闪闪发光的魅力,可爱的人民币谁能离开你”(吴品醇《我爱人民币》)、“钱钱钱钱……我要买进幸福买进欢乐;我要买进爱情买进老婆……”(魔杰《钱》)。另一方面,盲目西化导致了“媚俗”心理,盲目迎合时尚与低级趣味的行为。一时间,性已经不再是人们避讳的话题,性爱的内容也渗透到歌曲里被大声吟唱,“音乐毛片”出现,演唱会也变得“有声有色”。
2.迷茫与怀旧。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的失范和失衡。人们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做着艰难的抉择,价值观体系出现错位,精神无处寄托,甚至有人将心灵寄托于宗教诸神,加入“善男信女”的行列。于是出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齐秦《外面的世界》)、“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誓言《求佛》)精神的迷茫使得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以及真诚和质朴。如风靡一时的都市民谣《小芳》,主人公从农村回城市多年,现实困惑使他回忆从前农村生活,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位辫子粗长,好看善良的“小芳”姑娘。
3.宽容与求新。改革开放,拓宽了中国人原有的狭小心理空间,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国人大胆近乎贪婪地吸收着拥入国内的大量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宽容和开放的心态。[4]这不仅表现在大众对流行歌曲选材内容的宽容上,还表现在对流行歌曲演唱方式的宽容上。有以宣扬黑暗、暴力为主题的台湾幻日乐团;还有凭借其独特、夸张、无厘头的搞笑表演手法演绎流行歌曲的“后舍男生”。与宽容的心态相伴随的是资讯的泛滥。于是不甘平庸的人们,又开始追求新奇和刺激。为了迎合大众追求新奇的心理需要,音乐制造商们发明了五花八门的“造星术”;歌星们绞尽脑汁创作风格迥异的曲风和演唱方式,台湾歌手周杰伦即是个性化的典型代表,其作品曲风多为R&B、绕舌、或抒情,并尝试糅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同时方言歌曲的风靡一时也就不难解释了,周杰伦的《双节棍》被重庆、长沙、四川、山东等多种方言翻唱,同样豪不逊色地成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
4.孤独与空虚。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个人开始受交往需要的驱使。这就是从属和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成熟的爱是两人之间的健康亲密的关系,即彼此关心、尊重和信任。人们需要爱,也需要得到爱,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会感到孤独、空虚。[5]渴望交流与归属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情感交流的途径和机会大大减少,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人们总是对他人怀有一丝防备,于是孤独与空虚的心理油然而生。人们通过娱乐活动来与他人交往,以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满足心理归属感的需要。人们通过音乐来抒写生活、表达爱情,私人化的情感抒发成为流行歌曲的主要题材。对于最为真挚的爱情,人们的渴望表现得尤为强烈。
5.平等与公正。改革开放后,人们在寻求个人情感解放的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平等与公正意识,反思社会现实,关注弱势群体,表达社会情感。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在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更大的拓展的作品。K娃的《我不想说我是鸡》:“我不想说我很清洁,我不想说我很安全,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等待被扑杀的危险……”表达了人们面对禽流感的无奈与叹息;崔健的《农村包围城市》:“我们每天干的活儿都是你们不想干的,你们在领导面前都像孙儿似的,可一到我们面前你们都跟大干部似的,什么身份证儿暂住证儿健康证儿,难道你们城里就不是我们中国吗?”表达了社会转型时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种种无奈,呼吁社会的关注。
三、成因分析
社会心理的变迁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流行音乐能够折射社会心理,记录其发展历程,但音乐本身并不是心理变迁的最根本原因,探讨其根源还需结合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发我国社会心理变迁的因素是复杂多维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制度性的也有非制度性的。总体而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是引发社会心理变迁的最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到工业等多重层面的转变,其中不仅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于是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加入WTO,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物欲的膨胀,人们陶醉于货币带来的利益,竭尽所能地满足着对金钱的渴望。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相继调整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完善宏观调控,宣扬民主法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国民的民主、公正、平等意识较之前也有了很大提高,开始注重自身权利与利益的保障。社会的转型打破了旧有的社会规范,使其逐渐丧失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或未被普遍接受,还不具有有效的社会约束力,于是社会失范现象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开始浮现。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系统存在较大缺失,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解决,直接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开始留恋和怀念传统社会中那种朴实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倍感迷茫、空虚和孤独,渴望得到爱和归属的心理尤为强烈。在文化观念上,外来文化的入侵,各种先进的理念、咨询闯入国门,人们忙于追求创新,热衷于新事物的出现,不辞疲惫地充实着单一文化观念。但国情的差异以及人们对外来文化的一知半解,使现代文化观念的构建中与异质文化的融合出现裂缝,在宽容求新的同时丧失了核心价值观念的主导作用。
正如金兆钧先生在《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一书中所说的,“歌声是最真实不过的历史,它具有奇特的功能,能够让人们穿越时空的隧道,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曾经经历的岁月,甚至让我们感到从来没有经历和体验过的往日情怀。”[6]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1992.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蒋文超,郑成伟.流行歌曲鉴赏[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倪洪兰.略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变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5]马广海.社会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6]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莎(1981- ),女,山东青岛人,山东艺术学院学生处干事,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