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鱼骨(♀)×唇鱼骨(♂)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研究
摘要: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唇鱼骨(H. labeo)(♂)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强黏性卵,卵径为1.60~1.80 mm。在孵化水温为(20±1)℃条件下,受精后1 h胚盘隆起;1 h 20 min进入卵裂期;6 h 20 min进入桑椹期;8 h 20 min进入囊胚期;13 h 10 min进入原肠期;16 h 20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18 h进入胚孔封闭期;21 h 30 min进入肌节出现期;27 h 20 min进入眼基出现期;28 h 40 min进入眼囊期;30 h 40 min进入尾芽期;32 h 30 min进入晶体出现期;34 h 40 min进入肌肉效应期;36 h 40 min进入耳石出现期;44 h进入心跳期;53 h 40 min进入眼色素形成期;60 h 40 min进入血液循环期;68 h 30 min后开始出膜。杂交F1胚胎发育时序及形态特征均偏向母本花鱼骨。
关键词: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唇鱼骨(H. labeo);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
中图分类号:Q959.46+8;S9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1-0131-05
Study on Embryo Development of Crossbreed F1 by Hemibarbus maculates (♀) ×Hemibarbus labeo(♂)
LIAN Qing-ping1,MI Guo-qiang1,HU Ting-jian1,WANG Yu-chen1,YAO Zi-liang2,QIN Dan3
(1. Zhejiang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Huzhou 313001, Zhejiang, China;2. Lishui Fishery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Lishui 323000, Zhejiang,China;3.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 Wuhan 430415, China)
Abstract: Fertilized eggs were obtained by the crossing of Hemibarbus maculates (♀) × H. labeo(♂)with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embryo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observed using ZOOM645S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strong sticky with diameter 1.60~1.80 mm. Under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20±1) ℃, the fertilized eggs developed to the formation of blastoderm after 1 hour fertilizing, cleavage stage after 1 hour and 20 minutes, morula stage after 6 hours and 20 minutes, blastula stage after 8 hours and 20 minutes, gastrula stage after 13 hours and 10 minutes, neurula stage after 16 hours and 20 minutes, blastopore closing stage after 18 hours, myocoma formation stage after 21 hours and 30 minutes, optic rudiment stage after 27 hours and 20 minutes, eye capsule stage after 28 hours and 40 minutes, tail-bud stage after 30 hours and 40 minutes, eye lens formed stage after 32 hours and 30 minutes, muscular effect stage after 34 hours and 40 minutes, otolithes stage after 36 hours and 40 minutes, heart working stage after 44 hours, eye pigmenting stage after 53 hours and 40 minutes, blood circulation stage after 60 hours and 40 minutes, and fry began to be hatched out after 68 hours and 30 minutes. The embryo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hybrid F1 were more similar to those of its maternal fish.
Key words: Hemibarbus maculates; H. labeo; hybrid F1; embryo development
鱼类是最容易发生远缘杂交的脊椎动物[1]。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中,适当杂交不仅可使不同类型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简单的结合,而且能产生亲本所从未有过的超亲代的优良性状,从而能够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群体,其生长速度、肌肉品质、抗病能力等比亲本有显著的提高。远缘杂交是产生杂交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2],许多学者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并取得了成功[3-10]。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和唇鱼骨(H. labeo)同属鲤形目鲤科鱼骨亚科鱼骨属[11]。对于花鱼骨和唇鱼骨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其分布、形态、人工繁殖、胚胎发育、营养成分、分子遗传等方面[12-24],有关鱼骨属内杂交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花鱼骨为母本,唇鱼骨为父本,进行了种间的远缘杂交试验,并对花鱼骨(♀)和唇鱼骨(♂)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旨在为鱼骨属内的遗传育种、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研究和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
花鱼骨母本来源于浙江省湖州市某养殖池塘,体重100~150 g,年龄为2龄;唇鱼骨父本来源于浙江省千岛湖养殖网箱,体重100~150 g,年龄为3龄。
1.2 人工授精与孵化
试验于2009年4月进行。选取性腺成熟度好、体表无伤的亲鱼作为试验亲鱼,注射催产剂,催产后放入网箱中,用微流水刺激。采用常规人工干法授精获得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受精卵,取部分受精卵在室内静水孵化,孵化水温为(20±1) ℃。
1.3 胚胎发育观察
对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受精卵用0.1 mol/L的盐酸进行短时间浸泡,当胚胎内部结构清楚时,立即用清水稀释溶液至中性。另外用质量分数为0.3%的胰蛋白酶和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溶液进行胚胎观察前处理对比试验。利用ZOOM645S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对杂交F1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活体观察,并记录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同时用CanonA700型相机拍照,图片用Photoshop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3种胚胎观察前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用0.1 mol/L的盐酸对杂交F1受精卵胚胎短时间浸泡处理,其胚胎透明效果好,但是浸泡时间需要控制好,且处理后受精卵胚胎会快速死亡;而用质量分数为0.3%的胰蛋白酶处理杂交F1受精卵胚胎,时间比较长,且透明效果不明显,出现胚胎局部透明,其他部分不透明的现象;用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卵膜的分离,在胚胎发育早期不易完成,这是因为早期胚胎含大量的卵黄,解剖针挑破卵膜后胚胎容易解体,无法得到完整的胚胎。
2.2 胚胎发育时序
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受精卵经过68 h 30 min孵化出膜,胚胎发育进程见表1。
2.3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特征
2.3.1 受精卵 受精卵为端黄卵,金黄色,呈圆球形,具沉性和强黏性,吸水膨胀后立即产生白色黏膜,遇外物即黏附其上。随着卵膜继续吸水膨胀,出现了围绕卵黄的卵间隙。卵径为1.60~1.80 mm,卵膜不透明(图1-1)。
2.3.2 胚盘期 受精后1 h,原生质逐渐向动物极集中,形成如小丘状的胚盘,即胚盘期(图1-2)。
2.3.3 卵裂期和桑椹期 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与硬骨鱼类的卵裂方式相同,属于盘状卵裂。受精后1 h 20 min,胚盘经裂为2个大小相等的分裂球,此时进入2细胞期(图1-3);受精后2 h分裂球再次经裂,分裂沟与第一次分裂面垂直,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分裂球,此时进入4细胞期;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细胞数目呈几何级数增长,经过8细胞、16细胞、32细胞、64细胞期,……到后期各个分裂球分裂的速度不一致,造成细胞分裂球大小不整齐(图1-4,图1-5);受精后6 h 20 min,分裂球越分越小,形成许多细胞的胚体,形状如桑椹状,此时进入桑椹期(图1-6)。
2.3.4 囊胚期 囊胚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受精后8 h 20 min,细胞进一步分裂,随着细胞分裂的继续,分裂球越分越小,细胞界线不清楚,由许多分裂球组成的囊胚层高高隆起,进入囊胚早期(图1-7)。受精后10 h 进入囊胚中期,囊胚层高度较囊胚早期高度有所降低,细胞界线已经完全分不清楚。受精后11 h 30 min进入囊胚晚期,囊胚表面细胞开始向卵黄部分下包,囊胚层变扁,整个囊胚与稍微隆起的胚盘相似。
2.3.5 原肠期 按照胚体下包的程度,原肠期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受精后13 h 10 min,胚层细胞下包卵黄囊,形成胚环,胚层下包约1/3,此时进入原肠早期。受精后14 h 20 min,胚层继续下包,胚环明显,并在胚环的一侧即未来胚胎的后端出现胚盾,胚层下包约1/2~2/3,此时进入原肠中期(图1-8)。受精后15 h 10 min,胚层下包约2/3~4/5,形成胚孔,此时为原肠晚期(图1-9)。
2.3.6 神经胚期 受精后16 h 20 min进入神经胚期,此时胚层下包约为4/5,胚体侧卧,神经板形成,卵黄栓外露,胚体前端膨大。
2.3.7 胚孔封闭期 受精后18 h进入胚孔封闭期,随着胚层的不断下包,卵黄栓消失,胚层完全包围卵黄囊,胚孔关闭,神经板中线下凹,胚盾非常明显(图1-10)。
2.3.8 肌节出现期受精后21 h 30 min,胚胎发育进入器官形成期,此时胚体前部膨大,在胚体的中部形成4~5对肌节,神经板头端隆起(图1-11)。
2.3.9 眼基出现期 受精后27 h 20 min,在胚体头部出现一对肾形的突起,即眼的原基,此为眼基出现期(图1-12)。
2.3.10 眼囊期 受精后28 h 40 min,在胚体前端两侧出现长椭圆形的眼囊,此为眼囊期。
2.3.11 尾芽期 受精后30 h 40 min,尾芽出现在胚体后端腹面,呈圆锥形,尾芽末端开始游离,此为尾芽期(图1-13)。
2.3.12 晶体出现期 受精后32 h 30 min,在眼杯口出现圆形的眼晶体,此为晶体出现期。
2.3.13 肌肉效应期 受精后34 h 40 min,胚胎开始表现为微弱的肌肉收缩,晶体很清楚,此为肌肉效应期(图1-14)。此时胚体头尾绕卵黄的3/4。
2.3.14 耳石出现期 受精后36 h 40 min,在左右耳囊里见到1对发亮的钙质颗粒,此为耳石,胚体收缩加强,此为耳石出现期(图1-15)。胚体伸长,胚体头尾绕卵黄达到1周。
2.3.15 心跳期 受精后44 h,心脏位于卵黄囊头端前下方,呈管状,心脏开始无节律地搏动,此为心跳期(图1-16)。
2.3.16 眼色素形成期 受精后53 h 40 min,眼球腹面内侧出现1对黑色素斑点,又称眼点期,此后眼色素逐渐布满全眼球,此为眼色素形成期(图1-17)。此时胚体伸长,胚体头尾绕卵黄超过1周。
2.3.17 血液循环期 受精后60 h 40 min,胚体内明显可见血液开始流动,此时进入血液循环期(图1-18)。
2.3.18 出膜期 受精后68 h 30 min,第一尾仔鱼开始出膜,此时膜内仔鱼肌肉收缩加强,胚体强烈地颤动,频率加快,仔鱼出膜方式有2种,一种是仔鱼头部先出膜,然后身体完全挣脱卵膜;另外一种是仔鱼依靠尾部的强烈摆动先行出膜,然后身体完全挣脱卵膜。
2.4 初孵仔鱼形态特征及活动情况
初孵仔鱼体长5.20~5.80 mm,平均5.50 mm,体透明,全身无色素,口裂未出现(图1-19)。卵黄囊呈锥形,长径约3.2~3.6 mm,短径约0.7 mm,前部膨大,约占长径的1/3,后部呈长棒状,约占长径的2/3;也有呈长棒状的。仔鱼头部后端明显可见1对耳囊,囊内有2对耳石。
3 讨论
3.1 黏性卵的处理方法
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受精卵卵膜不透明,有一层白色黏膜包裹住,因此直接观察其胚胎发育非常困难。关于黏性卵胚胎观察前的处理方法,黄金善等[25]报道了用3种不同方法对大卵径的虹鳟卵进行处理,发现用甲醛处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顾若波等[17]认为用0.1 mol/L的盐酸短时间浸泡处理其效果相对其他方法较好,但是存在时间不容易控制、处理后受精卵易快速死亡等缺点,建议用于胚胎观察的花鱼骨卵最好不做脱黏处理。本研究发现用0.1 mol/L的盐酸处理后,效果较好,比胰蛋白酶处理快,比甲醛处理效果明显,这是因为甲醛处理后还是看不出发育胚胎,只能通过解剖来实现,但早期胚胎很难解剖,且解剖后易碎。因此,建议进行黏性卵胚胎发育观察时,不需脱黏,用0.1 mol/L的盐酸浸泡30 s即可。
3.2 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胚胎发育特点
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胚胎发育过程与鱼骨属其他种基本相似,都经历了受精卵、胚盘期、卵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等10个主要发育时期,在发育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变化。顾若波等[17]研究报道了在水温20 ℃左右,花鱼骨受精卵约需要71 h 47 min孵化出膜。冯晓宇等[13]报道在水温18~21 ℃条件下,唇鱼骨受精卵经过90~120 h出膜。本研究在孵化水温(20±1) ℃条件下,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受精卵经过68 h 30 min孵化出膜。由此可以看出,花鱼骨(♀)×唇鱼骨(♂)杂交F1胚胎发育时间与母本比较相近,偏向于母本,与父本差异较明显,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存在着“偏母遗传”现象[26-28]。这表明雌核基因可能在杂交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3.3 花鱼骨(♀)×唇鱼骨(♂)杂交的可行性
杂交育种是一种常用的品种改良方法,而远缘杂交育种希望新品种能够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出现可以利用的杂种优势,但是这种杂种优势能否出现又取决于鱼的种类。许多远缘杂交的组合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如罗非鱼种间杂交。花鱼骨(♀)和唇鱼骨(♂)种间的远缘杂交试验,其胚胎发育、仔鱼开口、鱼苗生长及鱼种培育都正常,这说明花鱼骨(♀)和唇鱼骨(♂)的杂交是可行的,但是杂交F1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及抗病性等方面是否优于亲本,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楼允东,李小勤.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151-158.
[2] 楼允东. 鱼类育种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杨和荃,楼允东,徐庆登,等. 高邮鲫(鲫♀×白鲫♂)及其双亲的食性分析[J]. 水产科技情报,1991,18(6):173-176.
[4] 洗炽彬,邬国民. 胡子鲶(♀)×革胡子鲶(♂)杂交一代鱼与亲本经济性状比较的初步研究[J]. 淡水渔业,1987(4):26-29.
[5] 王朝明,邹桂伟,罗相忠,等. 大口鲇(♀)与鲇鱼(♂)的杂交试验[J]. 淡水渔业,2004,34(6):41-43.
[6] 叶 星,谢 刚,许淑英,等. 广东鲂(♀)×团头鲂(♂)杂交子一代及其双亲同工酶的比较[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10(2):118-122.
[7] 杨怀宇,李思发,邹曙明. 三角鲂与团头鲂正反交F1的遗传性状[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4):305-309.
[8] 万松良,黄二春,齐彩霞,等. 莫尼杂种全雄鱼与尼罗罗非鱼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J]. 淡水渔业,1987(2):15-16,40.
[9] 罗俊烈. 杂种优势在鱼类生产上的利用[J]. 动物学杂志,1990, 25(3):54-57.
[10] 李生武,雷逢玉,田习初. 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种(F1)酯酶(EST)同工酶的研究[J]. 淡水渔业,1988(3):22-25.
[11] 董聿茂,诸葛阳,黄美华,等. 浙江动物志 淡水鱼类[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15-116.
[12] 冯晓宇,杨仲景,郭水荣,等.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J]. 淡水渔业,2006, 36(6):58-60.
[13] 冯晓宇,杨仲景,郭水荣,等.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研究[J]. 杭州农业科技,2006(5):6-8,10.
[14] 郭水荣,冯晓宇,李行先,等. 唇鱼骨与花鱼骨网箱养殖对比试验[J]. 杭州农业科技,2007(2):31-33.
[15] 吕耀平. 唇鱼骨1龄鱼和2龄鱼形态特征参数及其相关性比较分析[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2):170-174.
[16] 吕耀平,曹明富,姚子亮,等. 花鱼骨和唇鱼骨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2007,31(6):843-848.
[17] 顾若波,闻海波,徐钢春,等. 花鱼骨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形态的初步观察[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373-378.
[18] 徐 亮,王海军,欧阳珊,等. 花鱼骨染色体的组型分析[J]. 江西科学,2007,25(2):156-157,189.
[19] 闫有利,李文宽,邱春刚,等. 花鱼骨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J]. 水产科学,2007,26(12):656-658.
[20] 王 丹,赵晓临,王晓光,等. 花鱼骨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J]. 水产学杂志,2008,21(1):1-8.
[21] 潘立新. 花鱼骨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5.
[22] 王志林,陈祖培,陈 超,等. 花鱼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J]. 淡水渔业,2003,33(1):39-41.
[23] 陈建明,叶金云,沈斌乾,等. 野生和池塘养殖花鱼骨肌肉营养组成的比较分析[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6(1):87-91.
[24] 贺吉胜,何学福,严太明. 涪江下游唇鱼骨胚胎发育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4(2):225-226.
[25] 黄金善,范兆廷,贾忠贺,等. 沉性大卵径鱼卵的观察方法与虹鳟的胚胎发育[J]. 经济动物学报,2005,9(4):235-238.
[26] 夏仕玲,余来宁,吴作文. 鱼类卵细胞质对胚胎发育速度的调控[J]. 淡水渔业,1990(3):17-18.
[27] 宓国强,练青平,王雨辰,等. 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4):421-427. [28] 宓国强,练青平,王雨辰,等. 杂交鳜胚胎发育观察[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264-269.
上一篇:安徽省大口黑鲈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下一篇: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