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点石斑鱼浅海网箱养殖技术的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对鲜活海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赤点石斑鱼在市场上越来越供不应求。海水网箱饲养赤点石斑鱼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它具有投资大、效益好、创汇高的特点,是开发利用浅海发展生产的好形式。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网箱饲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的地方名有石斑、花斑等,一般体长20cm,体形与青石斑鱼相似,但体侧无纵带和横带;鳃盖后缘有3个棘,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侧线明显且平直,背鳍、胸鳍黄色;尾鳍弧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属于暖水性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属于高档优质鱼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赤点石斑鱼的生态习性
赤点石斑鱼为暖水性、广盐性鱼类。生长适宜温度为22℃~30℃,以24℃~28℃为最适温度。当水温降至20℃,鱼的食欲减退;水温低于13℃和超过32℃赤点石斑鱼活动减少或不游动,摄食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停止摄食。其盐度适应范围为11‰~41‰,最适宜盐度为20‰~32‰。赤点石斑鱼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水域,喜欢栖息于底质为岩礁或珊瑚礁,潮流畅通的海区。天然水域石斑鱼主要摄食虾、蟹类、鱼类和桡足类等。
二、养殖海区的选择
1、水质: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盐度不低于16,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2、底质:要求海底平坦、倾斜度小,泥沙底质易于下锚,最为合适。常年进行牡蛎、珍珠养殖的海区底质污染较重,应尽量避开,若需在这些海区进行养殖赤点石斑鱼,最好休养一年。
3、水深:为避免网衣被海底碎石磨破或蟹类咬破,并减少鱼类排泄物和残饵污染,一般要求最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m,而总水深应是网箱整体高度的2倍以上。比较适宜的水深为5-10m,最适宜的水深为7-10m。
4、水流:海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网箱内水体的交换,从而影响网箱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最适流速以0.3-0.8m/s为宜。
5、风浪:设置网箱的海区周年风浪越小越好,最大分力应在8级以下。
6、海区环境:应该是海陆交通方便、苗种和饵料来源广、社会治安条件好、有电力供应、渔民作息两便、生产安全等。
三、网箱设置
1、网箱结构:一般采用浮动式网箱。网衣用聚乙烯线编结,网目大小以鱼类不能逃逸为原则,采用正方形网箱,规格为3m×3m×3m,框架用钢管或木材等材料做成,浮力用塑料桶或泡沫塑料。如泥沙底质海区,可用铁锚或打木桩加以固定,缆绳长为其水深的2~4倍。箱底各角和底边中间栓有5~10kg重的坠石,使箱体在水中充分展开。
2、网箱设置:一般以9个组成一个鱼排,通常二个鱼排为一组,鱼排间用废车胎阻隔,缓冲风浪的磨损,每组涨落潮头各打3-4个桩,网箱依海水流向及风浪大小进行排列,在水中排布最好是“品”字形。
四、鱼种放养
1、鱼种来源和消毒:石斑鱼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投苗时要求苗种个体整齐,且一次性投足。在人工苗规模化生产未突破之前可选购当地捕获的天然苗种。天然苗种应以笼捕或钓捕为好,舍弃有钩伤和吞钩的苗种。苗种入箱前先用高锰酸钾10毫克/升药浴10分钟或用淡水浸泡3~5分钟,杀灭寄生虫和细菌,防止鱼体受伤感染,提高成活率和预防疾病发生。
2、放养规格和密度:3m×3m×3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0cm/尾的赤点石斑鱼600尾左右即可。
由于石斑鱼喜欢吃动态的饵料,为带动石斑鱼摄食,充分利用残饵、减少水质污染、消除网箱上附着物、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可混养5%鲷科鱼类,混养的鱼类大小不能小于主养石斑鱼,以免被残食。
五、饵料管理
1、饵料的品种:饵料有3种类型,即新鲜饵料、冷冻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可用一种或几种混合使用。杂鱼投喂应根据鱼体大小切成小块,冰冻鱼要经彻底解冻后才能投喂。
2、日投喂数量和次数:鱼苗放入网箱的第二天开始试投喂,日投饵数量按鱼体重增长进行调整,饵料转换率最大限度为饱食量的70%~80%,如投喂过饱,不仅降低转换率,而且影响鱼体,所以投饵量以鱼类吃到八成饱为宜,日投饵量前期为鱼体重量的8%—10%,中后期为5%—6%。日投喂次数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分上午6时和下午5时两次定时投饵。具体投饵量根据天气、水质、摄食情况、残饵量多少等情况予以调整。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水温低于13℃时少投或不投,越冬季节不投饵。
3、投喂方法:投喂采取“慢一快一慢”的方式,待鱼群抢食完再投,切不可一次将饲料倾倒入网箱,石斑鱼不喜觅食沉底食物,以免造成浪费。投喂时尽量撒开、撒匀,尽可能使鱼都有摄食的机会。每次投喂前可发出投喂信号,并逐渐形成习惯。鱼不上浮抢食,则不投饵。
六、日常管理
1、箱体检查:检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每周至少1次,不定期检查是在台风季来临或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检查网箱有无漏洞或破损。台风来临前,检查网箱框架的牢固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网箱的清洗:为了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网箱必须定期进行清洗。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
3、筛选饲养: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
4、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鱼离群、游动异常等不正常行为,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取并深埋。此外还要做好每天的生产记录。
七、病害防治
集约化养殖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同时也极易诱发鱼病,因此,养殖期间应注意疾病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病害的预防:鱼种入箱前要经严格消毒,严防病鱼带入网箱;饵料要经消毒后投喂,投饵坚持“四定”原则;定期清洗网箱,以保持水流畅通,水质清新;平时坚持每月用敌鱼虫0.3克/立方米和二溴海因及氯制剂0.3—0.5克/立方米进行挂袋或挂篓,杀灭寄生虫和病原体;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维生素C、E及大蒜素等药物拌饵投喂,提高鱼体的免疫抗病能力。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腐烂变质的饵料不使用,以免导致肠道疾病及肾、肝炎的发生。
2、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1)白斑病(又叫瓣体虫病)。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头部、皮肤、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几乎紧贴在腮盖上。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体表和鳍上。用2×10-6浓度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一次,疗效显著。或用淡水洗澡4分钟,也可杀灭石斑鱼瓣体虫,治疗白斑病。
(2)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厌食,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致鱼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在水温30℃左右,白点病传染很快,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致病体是刺激隐核虫。
用淡水浸浴5分钟~10分钟,或用100×10-6浓度的甲醛海水药浴30分钟~1小时,3天~5天一次,或用2mg/L蓝天使(AV—70)长期药浴。
(3)鲺病。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鲺繁殖和传染很快,特别是在海水温度较高的季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4)链球茵病。病鱼先出现食欲减退、活力丧失、漂游于水面等症状,继而在体表、鳍基部及肛门处有出血现象,眼球混浊变白、突出、瞳孔放大,最后眼球脱落。治疗时每公斤鱼体重口服土霉素25~30mg或口服四环素和金霉素30~40mg,服药7~10d。
(5)孤菌病。病鱼体表溃疡、鱼鳍基部、口腔及体表部位出血,还出现病鱼食欲丧失及皮肤变色等症状。治疗用医溃灵(ET—120)拌饲料投喂,100kg鱼体重用药10g,连服7d。
(6)烂尾病。尾部体表充血发炎,皮肤溃烂,鳞片脱落。鱼病灶边缘充血发红,中央浮肿溃烂,严重时肌肉和骨骼外露,鱼体失去平衡,数十天死亡。多发生在4月~10月,死亡率很高。预防可用0.3×10-6-0.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还可用抗生素缓解病情。
上一篇:推介两个水产养殖优良品种
下一篇:养殖克氏鳌虾是渔民的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