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救赎
工作人员也如约而至。旦增尖措是县渔政管理局的副局长,在局里工作的九年里,他几乎每年都要到河边守护湟魚。“因为春天河水比较浅,很容易捕捞,所以就会有人偷偷捕魚”。
眼前“魚丁兴旺”的景象,是青海省前后四次、近20年封湖育魚保护的结果。2007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会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对青海湖渔业资源蕴藏量监测的数据显示:湟魚资源量已从2002年的925.5吨上升到2007年的20176吨,湟魚的平均个体重量也突破230克,湟魚资源量明显回升。
但是在1960年,青海湖湟魚全年的捕捞量就达2.8万吨,比2007年全湖湟魚的总量还多出七千多吨。据当年青海湖渔场的场长蔡青回忆:“最早打上来的魚,经常有十多斤重、一米多长。”但现如今,一尺多长的湟魚就算是大魚了。
据青海省水产部门统计,1960〜1962年,青海湖共捕捞湟魚7.29万吨,平均每个青海人吃了近33公斤湟魚—这相当于当时一个成年人两个多月的口粮。而这组数字中还不包括无法统计的庞大民间捕捞量。这三年期间,青海省人口骤降55万人,如果没有湟魚救命,这个数字会增加多少,让人不敢想像。
大饥荒年代挽救了青海人后,湟魚本应得到休养生息,但捕捞并未停止,甚至愈演愈烈。不仅渔场继续捕捞,当地人也私自下湖捕魚。湟魚生长周期极其缓慢,一般每长一斤就需要十年时间。毫无节制的大肆捕捞导致湟魚的生长速度根本赶不上捕捞速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曾惊讶地表示:“生长如此缓慢的湟魚怎么可能像内地的魚,通过大规模捕捞来发展渔业呢?渔业曾是这里的一大支柱产业,简直是不可思议!”湟魚的资源量从最初32万吨的原始蕴藏量直线下降到2002年925.5吨的最低临界线,衰减速度令人震惊,湟魚濒临灭绝!湟魚资源枯竭促使青海省政府下决心保护湟魚。
珍稀湟魚的困境
1982年,青海省首次实施为期三年的封湖育魚,此后共实施了四次。近20年的封湖育魚,从最早的限量捕捞到现今的要求实现零捕捞,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捕捞基本停止,但是非法捕捞、加工、运销湟魚的活动却从未消失。
2008年1月,春节临近,刚察县渔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湖畔驻守和冰面巡逻任务,以打击捕捞湟魚的违法行为。在他们的营地,旦增从刚查没的湟魚中拿出一条一尺多长的,比画着跟我们说:“现在,这么大小的魚一斤能卖到二十多元钱。”这让很多人铤而走险,到青海湖偷偷地捕捞、贩卖湟魚。
数九寒冬,青海湖巨冰封湖,湖面如同一块大镜子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我们随着渔政管理局的马孟祥—大家都叫他小马—到冰上巡逻,顺便寻找潜水拍摄的合适地点。汽车刚刚离开岸边一点儿,吴立新就缓缓停住车子,探着身子向左右看了一下,再起身向前看了一眼。小马笑着说:“没事,走吧,这里掉不下去的。”他告诉我们,就在十几年前,装满货物的大卡车都能在冰面上飞驰,开到距离湖面很远的湖心山都没问题,但现在由于全球变暖,青海湖的冰层再也没有那么厚了。现在他们巡逻用的轻型皮卡车也只敢在距离岸边不远的地方行驶。载着另一名渔政人员和吴立新的摩托车逐渐消失在天冰交接的远处,成为一个小黑点在冰面上缓缓移动,我和小马则一起看守被他“遗弃”的汽车。
远处,吴立新挥舞着手臂,逐渐接近,原来,他们发现了盗捕分子设下的渔网。要不是小马捞起来给我看,我根本不知道在两个冰窟窿之间的冰层下,还悬挂着一张二十多米长、两米宽的渔网。我们在窟窿附近凿开了一个可供俩人同时下水用的三角形窟窿,身着潜水服的吴立新和协助他的李家凡从这里下去,观察并拍摄水下的渔网和可能挂在上面的湟魚。现场所有的人都很激动。因为这可是第一次有人在冬季潜入青海湖湖底,这么冷的水温,普通人下去一会儿就会因为身体失温而被冻死。当他们在冰下忙碌时,我们只能看到他们背上黄色的潜水气瓶在移动,偶尔会有闪光灯闪烁。不过,他们最终安然无恙地上来了,还拍到了首批冬天冰下湟魚被渔网挂住的精彩照片。
网上挂住的魚不多,只有几条。小马说:“渔网应该是昨晚设下的,或者是刚被摘过魚。”盗捕的人都是晚上骑摩托车上去,凿开冰洞,将网悬在湖水里,魚游过就会被网挂住。过两天后,他们会晚上再来收网、摘魚,再把空网放下去。熟练的老手,下一张网只需20分钟,收网摘魚只用10分钟。旦增告诉我们,相比较以前,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很多了。最早实行封湖禁捕的时候,冬天数千人一下子涌到冰面上来,而刚察全部的渔政工作人员才有25个,根本没办法阻止。他说:“现在捕捞的人都是偷偷摸摸地,而且捕捞的量已经很少了。”
即便如此,在2008年初的冬季打击非法捕捞行动中,环湖渔政部门还是没收了渔网680盘、湟魚850公斤,此外,还有七名从事非法捕捞、贩卖湟魚的人被依法惩处。但是现在抓到的一些从事非法捕捞的人,之前都是以捕魚为业的,多少年来湟魚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禁捕之后,这部分人的经济、生活来源就成了难题。这些难题一日不解决,要想在偌大的一个青海湖实现湟魚“零捕捞”的目标,就十分困难。
除了打击非法捕捞,青海省还想方设法提高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进而增加湟鱼资源量。2003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应运而生。每年6月底,在湟鱼洄游的河流边,都会出现一帮头围白巾、手戴橡胶手套的人,带着大大小小的脸盆,在河边忙碌着,他们是救护中心人工增殖放流站的工作人员。曹慧清告诉我们,之所以要在上游放流,是因为幼鱼需要逐渐适应青海湖湖水的盐碱度、温度等的变化,直接放入湖水中,它们会直接死亡。从2000年至今,救护中心已在青海湖各大入湖河流内投放鱼苗2.88亿尾。
就在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湟鱼初具成效,渔政和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备感欣慰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再次降临到湟鱼头上。近些年来,入湖河流频频断流,大量的湟鱼被困在一个个水洼内,因为缺氧、水温过高而死亡。维系湟鱼生存希望的产卵通道成了它们的坟墓。吴立新曾亲眼目睹因断流而受困的湟鱼。
“那是去年6月28日,在泉吉河,那天刚察正在举办观鱼节。”他当时正趴在沙柳河内拍摄洄游的湟鱼,接到信息后,他潜水服都没有脱,穿在身上驱车径直赶往事发地点。他说:“当时河道内只剩下几个大水洼,湟鱼堆在一起,都露出了水面,拼命地往水里挤。有些则搁浅在没有水的河滩上,无助地向水洼弹蹦着。”渔政工作人员也到了,没有专门的工具,他们就用脸盆、水桶把湟鱼捞到临时用皮卡车、手扶拖拉机改造成的移动水池内,然后运往没有断流的河段。“当时,天上已经乌云密布,肯定要下大雨了。不过河里的鱼等不了啊,谁知道什么时候下,河里的水什么时候能满起来啊?”经过七个小时的努力,二十余吨产卵亲鱼被安全转移。由于营救及时,大雨也很快降临,所以湟鱼没有大规模死亡。丹增说:“这次虽然也死了不少鱼,不过已经是死得最少的一次了。2001年沙柳河断流,死了五百多吨,整条河都臭了。”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费尽千辛万苦保护的湟鱼,在面前白花花地成片死去,这无异于迎头棒击,他们欲哭无泪。旦增说:“湟鱼恢复到现在的情况太不容易了,但是一断流就至少死几吨,实在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洄游河流上横亘的一道道水坝是目前湟鱼所面临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这一道道人为设置的屏障不仅让湟鱼无法顺利通过水坝,而且会大批聚集在坝下,被偷捕人员轻而易举地抢捕一空。根据青海省水利管理局的调查,目前环青海湖的河流上建有18项水利工程,在这些水利工程中,对湟鱼洄游和湖水补给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沙柳河、哈尔盖河、泉吉河上的农业灌溉区。湟鱼洄游产卵的季节,也是青海湖周围农场的灌溉期,农场需要引水灌溉农田,容易导致下游河水断流,大批产卵亲鱼搁浅死亡。对于这些工程,全部拆除固然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但并不切合实际。因为必须要考虑到上游地区农场的生产、生活需要。幸运的是,为恢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青海省已经在环湖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牧、退耕还林措施,很多农场已经关门,对河流水量的影响也会降低。在沙柳河大桥往下不远处,就有一道拦水坝。水坝很高,湟鱼无法越过,因水坝的出水口收紧而加快了流速的河水,把聚集在下边水洼里的鱼群冲成两半—中间是清澈滚着浪花的水流,两边是黑压压、足有三四十厘米厚的湟鱼群—湟鱼根本冲不过去。在水中拍摄的摄影师吴立新被黑压压的鱼群包围,调节器间歇排出的气泡让包围在他周围的鱼瞬间散开,旋即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幸运的是,在拦水坝的侧面开有一条坡度较缓的水道,数不清的湟鱼聚集在水道的水泥斜坡下。鱼群中不停地有鱼跃起,有些鱼则贴紧坡面,摆动尾巴向上蹿,但数十厘米落差的平整坡面毕竟不同于自然河道内的缓坡,它们一次次地铩羽而归。突然,一条一尺多长的湟鱼炸着水花,高高跃起,空中猛地甩动尾巴,“啪”的一声砸进了斜坡上的水里,然后贴紧水底,摇晃着尾巴瞬间远去。围观的人群里顿时发出一阵惊叹声和鼓掌声。
在湟鱼的生命中,洄游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青海湖内,这里是它们惟一的庇护所,但这座看似安全、永不会消失的巨大湖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吴立新对青海湖底部的惟一感觉就是“太贫瘠了!”他在青海湖不同的区域和深度潜水,但是所见景象大同小异。平缓的湖底大都是覆盖着淤泥的沙地,只在河流入湖的河口附近才能见到零星分布的成片水草。草上都沾满了丝絮一般的藻类。在有些地方,湖底覆盖着似乎是由细沙石板结合而成的盖子一样的块状物,中空、开有一些小洞。“里面藏着很多小虾”,吴立新说,“它们可能是除了水草、藻类之外,湟鱼的另一种食物来源。”青海省水产所的杨洪志研究表明,青海湖是贫营养水体,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受其影响,湟鱼生长缓慢、资源抗干扰能力很低。再加上高寒、盐碱度高的湖水,湟鱼的生存条件可谓艰苦。即便如此,它们的生存条件仍在继续恶化。研究表明,近40年来,青海湖湖水的盐度和碱性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含盐量和碱度的升高会造成湟鱼的饵料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影响其生长速度。造成湖水含盐量和碱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湖水下位下降。由于入湖河流萎缩,导致注入青海湖的水量大幅下降,现在湖区的年总补给水量为34.57亿立方米,而年均蒸发量达四十多亿立方米,青海湖不断“瘦身”,继鸟岛成为陆岛后,湖滨东缘又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据统计,青海湖的水位海拔高程从1908年至2000年下降了约13米,湖面积缩减了七百多平方公里,严重压缩了湟鱼的生存空间。
2007年12月31日,青海湖裸鲤正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经济水生动物,出现在由国家农业部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中。其实,除了其经济价值,湟鱼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据青海省水产局局长赵依民介绍,作为青海湖内惟一的大型鱼类,湟鱼处于整个青海湖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青海湖这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鸟类以湟鱼为食,藻类和浮游生物处在最底层,湟鱼以它们为食。湟鱼的减少打破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危机随之而来。赵依民说:“鱼没有了,鸟就会飞走,藻类就会增多,水就可能因此发生富氧化而变臭、缩小,青海湖也就变成死气沉沉的荒湖了。”不仅如此,湟鱼还在整个环青海湖地区的湖泊、草地生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不能迅速改变湟鱼的窘迫状态,一旦整条生态链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整个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将遭受致命的打击,甚至崩溃。其实,湟鱼濒危以及其所面临的河流萎缩、湖面下降的危机,已经在青海湖这一生态系统中产生了连锁反应,例如,鸟岛闻名遐迩的鸟鱼共生的生态景观就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
虽然鸟岛鸟鱼共生的生态景观遭到严重破坏,但是每年春夏之交湟鱼洄游、遍布河内的壮观景象,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刚察县从2006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青海刚察观鱼放流放生节,让群众和外地游客可以观赏湟鱼洄游的壮观场面,亲身体验人工放流湟鱼幼苗,还可以观看当地传统的赛马会等节目。而渔政部门则在此时集中进行保护湟鱼的宣传工作,提高保护湟鱼的全民意识。刚察县渔政管理局局长马玉海说:“如果观鱼节能够长期办下去,形成一定的规模,会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部分解决原来以捕鱼为生的人的经济问题,更可以让保护湟鱼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人们‘湟鱼只能吃’的固有观念。”
沙化、旱化、草原退化已使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严重恶化,甚至有人预言,如果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彻底蒸发,成为下一个罗布泊。青海湖位于西北干旱区、青南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湖泊、草地生态系统,它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东进”的天然屏障,它可以说是整个青海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如果预言成真,那将是整个青海省的灾难,青海人甚至会成为生态难民,远离自己的家乡,去他乡另谋生路。而这一切,其实都跟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在水里活蹦乱跳的湟鱼有着密不可分、丝丝相扣的联系。湟鱼就像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指示灯,它们所面临的威胁,同时也是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置身其中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所面临的威胁。它们犹如青海湖中的神灵,默默昭示着青海湖的命运、青海人民的命运。
推荐访问: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