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发展理念 积极推行循环经济
近年来,海化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着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工作,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十五”期间,企业营业收入以年均44%的速度递增。2006年,全集团共完成营业收入186.6亿元,实现利税1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和5.1%。2007年预计完成营业收入230亿元,实现利税20.3亿元。
一、坚持高点定位,实现卤水资源立体开发
卤水是海化集团的基础原料。企业所在的渤海莱州湾畔,地下卤水资源十分丰富,卤水含有钠、钾、镁、溴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矿产资源,发展海洋化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同时,这里的广阔浅海和滩涂,又是当地传统的海水养殖区。如何做到工业生产和海水养殖共赢,实现“既要纯碱,又要海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海蓝天”的目标,是海化集团面临的严峻课题。
为了解决化工生产与海水养殖的矛盾,实现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多年来,我们自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区域内的海水资源、环境、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探索海(卤)水合理开发、梯次利用、多次增值的新路子,实现了海(卤)水的“一水六用”。
所谓“一水六用”,即用海水放养贝类、鱼虾等海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先送纯碱厂、硫酸钾厂供工艺冷却,化工工艺冷却的同时,吸收了化工废热的中级卤水送溴素厂吹溴:吹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老卤生产硫酸钾、氯化镁等产品。通过“一水六用”,海(卤)水中的有用物质基本上被“榨干吃净”,污水达到了“零排放”,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和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实现了海洋化工界为之奋斗多年的“盐、化、养”一体化的目标,达到了经济和环境的同生共赢。所在的滨海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二、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路子已走不通了,如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态环境会越来越恶化,企业也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此,我们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认真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把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作为打造“百年海化”的战略措施来抓,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资源-生产-产品-深加工”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流程,在园区内实现了闭路循环和废物资源化,做到了经济、社会和环保“三个效益”的统一。
在“一水六用”的基础上,我们把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条作为工作重点,相继开发出了碱系列、溴系列。苦卤化工系列、精细化工系列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即以原盐为原料生产纯碱、氯碱,以纯碱为原料生产硝酸钠、亚硝酸钠、小苏打,白炭黑,水玻璃:以制碱废液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氯化钠:以制盐苦卤为原料生产硫酸钾、氯化镁,以氯气为原料生产溴素、甲烷氯化物:以溴素为原料生产氢溴酸、溴化物等,从而形成了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闭路循环为特色的生态工业体系,实现了产品及其废弃物在体系内的再资源化。这些产业链条的形成,不仅扩大了产业规模,而且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10月,我集团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
三、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实现废物资源化
能否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海化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发利用废水(液)、废渣、苦卤,废热等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而使企业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废物高效利用的集约型生产模式。
在废水(液)利用方面,我们与青岛海洋大学进行合作,成功地完成了制碱废清液二次兑卤晒盐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年产10万吨废清液晒盐场,年处理废液500多万立方米,所产原盐全部作为纯碱生产原料。投资7亿元,引进意大利的先进生产装置,建设了年产42万吨氯化钙项目,解决了蒸馏废水的排放问题,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液不排海的先例,不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溴化物项目含酸,含溴废水直送溴素厂,用于酸化原料卤水,不但节约了30万元的环保投资,而且通过回收余溴、利用废水中的酸性物质,每年节约卤水处理费35万元。
在固体废料利用方面,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15万吨/年的水泥厂,年处理碎石、炉渣、粉煤灰等35万吨,综合利用产值达到3000万元,投资5000万元,从意大利、德国引进成套设备,建成了年产2000万块墙体材料项目,主要生产墙体砌块、彩色铺地砖、彩瓦等。由于产品质量轻、强度高、装饰性强、施工速度快、气候适应性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实心粘土砖瓦。该项目每年消化废渣、粉煤灰及炉渣23万吨,减少土地占用200亩。将氯碱厂每年产生的电石泥用于纯碱厂蒸吸处理,不仅节省了建设废渣处理车间的1500万元投资和1000亩废渣存放场,而且使纯碱厂减少石灰石用量60万吨,每年增加效益1800万元。
在盐田苦卤利用方面,经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出了年产2万吨硫酸钾项目,解决了困扰全国盐化工业多年的难题。该项目采用了物理法分离等多项新技术,有效地利用了苦卤中的硫酸根离子,生产农业所需的硫酸钾,同时联产氯化镁、精盐等产品,从而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苦卤化工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该项目消化掉了制盐过程中产生的120万立方米苦卤,年增产值8000万元,利润1400万元。
在废热利用方面,主要是利用化工余热和废热,进行取暖和工艺冷却,实现再利用。如冬季硫酸钾厂停产期间,二电厂在抽气量减少的情况下,用循环水的余热,供生活区60万平方米住宅取暖。与原锅炉房采暖相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吨,减少废渣排放6000吨,节煤3万吨。纯碱厂利用溴素厂原料卤水进行化工工艺冷却,每年可节约海水1750万立方米,节电610万千瓦时。供热电厂清水先为纯碱厂进行工艺冷却再使用,年节约海水1000万立方米,节电350万千瓦时,同时回收余热折合原煤33万吨,年创综合效益2800万元。四、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节约放在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首位,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
材料、新设备,大力开展节电、节煤、节材、节水、节汽(气)工作,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耗费资源向节约资源的转变。近几年先后完成较大技术进步项目200余项,有90项(次)消耗指标打破记录。
在节电方面,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四新技术”,努力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淘汰高能耗变压器为节能型变压器,将分散变压器加装分散集中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使供电损耗降低了22%,年节电1045万千瓦时。实施电机变频改造、配电系统滤波无功补偿改造,年节电940万千瓦时;投资220万元,将生活区电度表全部更换成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过载、功耗小的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生活区电损耗降低9%,年节电100万千瓦时。将生活区住宅楼、楼梯间的照明全部更换为声光控灯:生活区内路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收到了很好的节电效果。
在节水工作中,确定了能用海水、微咸水的不用淡水,能够循环利用的必须循环利用的原则,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工业节水方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改造,降低了淡水用量。白炭黑厂压滤机滤板及洗水装置改造后,用水单耗降低20吨,年节水36万立方。热电厂化学清水箱进行工艺改造后,年节水70万立方。同时,为加强淡水消耗控制,我们根据各单位生产用水情况,每月下达一次耗水指标,并制定了具体奖惩办法。规定每超一方按一方供水价格处罚,每节约一方按供水价格一半奖励,直接与单位工资挂钩。在生活节水方面,投资270万元,对生活区5850户住房水表进行了改造,同时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器材,使损耗降低了25%,年节水30万立方。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节水工作。2006年,海化集团每万元总产值取新水量比上年降低3.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4%,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在节汽(气)工作中,通过蒸汽管网改造,缩短供汽管网长度,采用新型保温材料等措施,节汽效果明显。蒸汽损耗由以前的20%降低到13%,年节汽6万吨;投资650万元,实施了生活区供暖节汽改造工程,充分运用热电厂发电余热,使生活区年供暖能力提高了25万平方米,年节约蒸汽6万吨。通过对纯碱生产中吸氨尾气排空进行技术改造,将浓度80%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回收利用,不但减少了大气污染,而且使下段气浓度由75%提高到80%,年增产纯碱1600吨。
在节煤上,对热电厂流化床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后,实现了燃烧自动控制,使煤的燃烧效率提高了0.5%,比手动控制年节煤1.3万吨。2006年,全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了9.5%,共完成节能量11.3万吨标准煤。
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搞好污染源头预防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有效措施。为了实现化工污染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的转变,近年来,海化集团全面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搞好培训,优化工艺。在全集团内范围内,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培训、举办辅导班等形式,强化全员清洁生产理念的灌输,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清洁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清洁生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同时,结合企业生产设备状况,不断采用新工艺,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压缩生产成本。2006年,在全集团重点统计的120多项产品消耗指标中,同口径相比有74项比上年有所降低。
二是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山东大学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进度要求,积极组建审核小组、设置清洁生产目标、确定审核重点、制定审核方案,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已有1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运转正常:7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计,筛选出了211项清洁生产方案,实现清洁生产经济效益2700万元,其他27项方案正在实施中。全部方案实施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清洁生产经济效益3900万元。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企业由末端治理变为全程控制,将环境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清洁生产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加大投入,积极搞好节能减排工作。针对我集团热电、氯碱、石化及纯碱等生产集中度比较高的问题,引导企业加快运用先进适用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等技术,改进和提升产业层次,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快发展一批节约型产品、链条式产业。热电分公司的两台20T/H链条炉、两台3000KW汽轮发电机于2003年7月关停。今明两年,我们计划投资2.9亿元,对热电分公司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和石化分公司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以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我们拟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和循环经济链条,做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项目的规划和论证工作,争创全国石油化工高科技基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各项工作,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不懈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振兴民族工业、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青海湖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