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在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中作用的思考
摘要:实践证明,忽视农业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解决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因此,中国严峻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仅靠工业和城市来转变是不行的,还应重视通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来实现。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23-02
一、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应重视农业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中要发展的主要是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只无限地为工业部门供给廉价的劳动力和产品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理论是结构主义分析的一个典型代表。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具有刚性、滞后、短缺、供求弹性低等特殊性,不可寄希望于市场调节,应使用国家干预来对工业资本积累和工业建设做出有计划的安排。斯大林模式尽管很早,但可看作是刘易斯模式的特例。苏联对传统农业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改造,实际上是剥夺了农业的发展。毫无疑问,中国仿效了苏联的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在内的政策,这种城乡分制,一国两策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农业长期低速增长的局面,二元经济结构特点非常突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可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1],二元经济结构的日趋强化直接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据测算,通过农业税或工业产品的“剪刀差”,从1952—1989年的38年间,农业为工业提供的资金达10 778亿元[2]。农民收入近年来增长极缓,农民不足城市居民的1/6[3]。因此,仅靠工业和城市来转变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发展农业。现实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要重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促进农地市场化的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使务农者收入增加,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分流的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的产权机制促进农地市场化的适度规模经营
产权是人们利用资源的一组权利,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产权细化后,在市场经济中,在不同权利作用下,可使资源流动达到最佳配置和收益。我国土地承包制的经营权曾经不完整。《农业法》规定:“除农业承包合同另有约定外,承包方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处分权和收益权。”没有规定让渡权,不利于农地市场化经营。许多农民一旦从事非农经济,就大量撂荒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造成了土地经营的短期化。土地承包以来,各地就有了自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的市场化经营,而十六大正式提出了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这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有从经营权派生出的转让,入股、转租、抵押以至于继承等权,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土地市场化的经营,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资源有效的配置。
2.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
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二战后确立了自耕农制度,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分散的农户占有制为基础落后的农业与大工业、大市场体系不适应,开始推进土地分散占有、集中经营和作业。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人地矛盾突出,从理论上讲不应实行劳动节约型的大规模集中经营。但中国农村发展不均衡,东部等许多地方二三产业已很发达,应主动地发展高技术性、机械化的规模经营;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应多发展小规模经营。总之,要因时因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可通过转让、承租、转包、反租倒包和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使耕地实现了向种养大户流转,形成水果、花木、大棚蔬菜和淡水养殖等一大批规模农业生产基地。使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的、先进的农机具,还有滴灌、喷灌、排灌等灌溉技术在连片的大田中应用,实现规模经营,大大地增加务农者的收入。据福建省南平市100户农民抽样调查,1996年,土地规模经营最佳的在20~25亩耕地的农民,劳均收入62 685元,亩净产值1 396元,分别比15~20亩的农户高92.7%和69.2%;比10~15亩的农户高3.7倍和86.2%;比10亩以下的农户高6.6倍和198.6%。这说明农户的收入与土地规模适度扩张成正比[4]。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第二次飞跃”,盘活了土地、劳动力和民间资金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实现了农业内部充分就业。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根据所谓“连接环节”理论认为,连接环节长的工业能大量解决就业和发展国民经济。由此从反面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长农业生产链来转移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促使城市工业链向农村延长,在农村设厂等,同时农业生产链向城市、工业充分接轨,充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除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外,农民可放心进城乡企业就业,或从事形式多样的个体经济。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曾说过:“如果说公社土地是农民生存的第一个基本条件,那么工副业则是第二个基本条件”[5]。他还说:“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劳动。”中国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的迅猛发展,对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经济实力较差,除东部等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应大力发展技术高、规模大的产业外,广大的中西部应多发展小规模的产业。经济学家舒马赫在其《小的是美好的》中提出中间技术理论。他认为在城市也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的二元经济结构情况下,应建立介于镰刀和拖拉机之间的中间技术来发展小规模经济,建立数量很多的工作场所来建立农村的工业结构,使农村人口不盲目地向城市迁移。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统计,1990—1998年全国农村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从1 491万人增加到3 855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113万人增到737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从9 265万人增加到12 537万人,三者总计从业人员已从23%上升到35%[6]。可见,仅从1999统计就可看出农村非农经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贡献。
这样,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连成一个完整体系,使农村一二三产业相结合,使农村经济走向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得到相互促进。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还能促进城镇化建设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在个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集中的地方,也是区位较好的地方形成小城镇;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有实力的农民、个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向附近的小城镇集中。小城镇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有实力的农民向这里迁移。小城镇的繁荣使一部分有实力的居民、个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大中城市集中,这又促进了农村其他的有实力的农民、个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形成梯度转移模式。若全国每个县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选择2~3个城镇作为该县区的发展极,将其建成拥有5~20万人口,并且有聚集规模效益的城镇。如果扣除该城镇原就业人口,每个城镇还可吸纳约3万劳动力就业。全国约有5 000个农村经济增长中心,则可解决1.5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7]。1979年,全国建制镇有2 851个,到1995年增加到5万多个,人口城镇化水平由15.9%上升到25%左右[8]。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从1996统计数据就可见一斑。1996年每个小城镇镇区平均人口1.63万人,农村就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71%。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83%,大部分来自农村。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有利于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可见,我们应重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还应逐步采取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369.
[2] 杨宗祥.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的创新之路[J].思想战线,2002,(4).
[3] 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4).
[4] 解安.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导刊,2002,(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9.
[6] 胡顺延,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380.
[7] 胡瑞卿.农地制度变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8] 刘华玲.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1).
[责任编辑张凌]
上一篇:湖北水污染问题研究与对策
下一篇:嘉善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