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不再模糊
《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多年来对中国汽车人的口述历史访谈第一次系统呈现。
2015年10月,由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题写书名,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作序的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之一《拓荒》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多年来对中国汽车人的口述历史访谈第一次系统呈现。
收录在《拓荒》中的12篇文章,主要涉及近20人——饶斌、郭力、孟少农、李子政、方劫、黄正夏、冯克、蒋涛、仇克、翁建新、江华、李代胜、李阿夫、陈子良、张剑飞、黄兆銮等,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汽车人。
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之二《红旗》和之三《东风》等等,将随后陆续出版发行。
本期,我们在这里刊发苗圩部长、《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贾可、该书作者葛帮宁为《拓荒》写的序言,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傅京生题的跋。
一幅曲折而辉煌的画卷
分享老汽车人的梦想和期许,传承他们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执着和热忱,激励有志之士继续奋进
苗圩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62个春秋,这62年曲折而辉煌,是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更是几代汽车人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的心路历程。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1956年7月第一辆汽车正式下线,1971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1992年产量超过100万辆,2009年产销双双超过130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如今,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并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动自主品牌“走出去”。
62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汽车工业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从模仿到创新,从单一的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再到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和升级,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这里凝聚着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饱含着共和国汽车工业每一代创业者的心血结晶,显示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与创新精神的薪火相传。
时光斗转星移,岁月东逝如水。回首当年中国民族经济的百废待兴,遥溯中国汽车工业的家徒四壁,我们倍加珍惜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取得的辉煌和荣耀,倍加珍惜经过几代人努力开创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为了让更多的后来者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从2006年开始,《汽车商业评论》通过口述历史栏目,历时8年多采访了几十位老汽车人,并刊印成“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合集。
书中的老领导、老同志都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展现了为实现汽车强国梦想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是一次难得的集体回忆,是对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艰难起步,对中国汽车人从外行到内行的执着探索,对中国汽车企业从稚嫩到成熟、从蹒跚学步到卓越成长的一次深情回望和理性梳理。
光荣与梦想激励着每一代汽车人。在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的今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把中国建成汽车强国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我们在此分享这些老汽车人的梦想和期许,传承他们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执着和热忱,就是为了激励有志之士继续奋进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突破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强国梦。
是为序。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被遮蔽的终会见天日
我们就是想从人们已经熟知的干巴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探索出一个鲜活的人们未知的更生动更真实的世界
贾可
2013年,时值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我们选取了由远而近的100个汽车人制作了一本《榜样》画册,同时又以“榜样”为题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在那次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发表演讲认为,过去林林总总的汽车人物,概括起来有两种精神特别值得后来者继承和发扬。
第一种精神就是梦想。他说,中国第一代汽车人开创中国汽车业的时候,确实是怀着一种做大做强中国工业、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没有这个梦想来激励那些人,我觉得中国汽车人走不到今天这种辉煌的局面”。
第二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他说,“余生也晚”,但确实中国汽车业那时候,用老的词形容就叫做一穷二白,“我们什么也没有。那时候要建立中国汽车业这么一个体系,确实是叫做艰难”。
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本《拓荒》,作为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第一辑作品,所讲述的就是我们第一代汽车人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怀着建立中国汽车业的梦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故事。
自2006年《汽车商业评论》创刊开始,我就确定开辟“口述历史”栏目,并把它视做一项重大工程,准备长年累月去进行。这在中国媒体特别是汽车媒体而言是破天荒之举。
为什么这么做?道理很简单,即如古人所云,“以史为鉴”或者“以史为镜”,可以“知天下”、“知兴替”。意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的著名命题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是我们做口述历史的动因。
中国学者朱光潜30年后对这一命题的阐发就更容易让人理解:“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徐留平所言的从老一代汽车人中继承的两种精神正是过去史在我们现时思想活动中复苏的表现之一。显然,它们必须有真实故事作为载体才能够获得自己的生命力。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应该是有尽量被还原的真实的历史,而不是那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意义上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们掌握不到完整的中国汽车史,即使有,也是事实被干巴巴的有些甚至是被遗漏或者歪曲的连缀,很多真实的细节乃至历史的真相,或有意或无意地被遮蔽了。
所以,《汽车商业评论》希望从口述历史做起,一点一滴收集中国汽车历史的各种事实真相。我们称之为“抢救历史”,因为当一个个历史当事人故去的时候,真相也就从此消失,这对于真实的历史而言,是最大的灾难。
“口述历史”本是史学的源头,西方史学史从《荷马史诗》开始,虽然其中人物半人半神,故事半真半假,但却毫无疑义地被尊为西方史学的滥觞。在没有发明文字以前,口耳相传的历史是人类唯一的记忆形式。作为口述历史的典型代表,《荷马史诗》显示出了口述史学相较于传统史学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我最早接触到的口述历史著作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唐德刚教授的《胡适口述自传》。当时我刚刚上大学,觉得这个口述历史比干巴巴的历史强了不知多少倍,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唐先生作为胡适的学生,做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抢救史料工作,直到我后来读到和听到他费尽辛苦采访和整理的少帅张学良的口述回忆录。
口述历史的可贵,不仅在于弥补档案的不足,更可贵的还在于揭露历史的真相。有人曾说,历史教科书是一种政治上深思熟虑的结果。鲁迅曾经这么说及,由于“正史…‘涂饰太厚,废说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
《胡适口述自传》把许多历史的空白点补上了,许多断点接上了,许多模糊之处澄清了,许多“成说”否定了,原来,许多轰轰烈烈的历史只是缘于一句话、一件常人看来不是事儿的小事儿、一个有违常理的突兀想法。
张学良说:“我觉着历史上的记载疑案重重,就如我这个人还活着的,对于我这个人的记述,我所听到的、看到的,多不正确。我这人性格毫不护短,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的事,我所听见外间记载、传闻我的事情,常使我大笑不止。”
我认为口述历史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是充满丰富生动细节的历史真实。而只有在这样学到的历史中,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能够“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曲艺术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人类口头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其实完全适用于口述历史。挖掘老人头脑中的记忆,化为口述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抢救历史,抢救“非物质遗产”。
“抢救历史”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的使命之一。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整体、全面、不留遗憾地为中国汽车工业保留一份活生生的原生态的历史的初稿。也就是说,我们要抢救过去即将消失的历史,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从而创造即将形成的历史。
我们就是想从人们已经熟知的干巴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探索出一个鲜活的人们未知的更生动更真实的世界。或者说,我们要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让被遮蔽或者不清晰的那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逐渐还原给当下的世界。
当然,虽然口述历史是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是充满丰富生动细节的历史真实,但是在我们迄今为止全部的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不一致的历史细节和对不上号的故事。
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大问题,当我们采访到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很多事情的真相经过比对就会浮出水面,而且,每一个当事人应该对他的口述历史负责,实际上,他如何口述本身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我在想,未来,在一个个历史当事人的口述基础上,我们应该写出一部血肉丰满的真正的中国汽车历史,从而让后来者更好地吸取历史的营养。《汽车商业评论》的特约作家顾民为我们撰写的关于南汽的《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系列就是这样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一开始,我就把“口述历史”的重任交给了《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副主编葛帮宁女士。而对中国汽车老人的“口述历史”很陕在业内获得了它的名声。葛的勤奋、悟性以及善与老人交流的情商,让“口述历史”栏目成为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这根本离不开她强有力的执行,而她自己也真正爱上了这一有价值的可以称为事业的项目。
当然,《汽车商业评论》的其他同仁比如杨与肖,也为我们这个重点栏目作过贡献。说到贡献,这里必须提一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滕伯乐。虽已驾鹤西去,但他对这项事业的支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我犹记得滕伯乐2009年4月在第一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言论。他说,有一些媒体也有类似的题目,但是不像《汽车商业评论》的“口述历史”有长期的延续性和连贯性。他还说:“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确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同时,这也变得不那么困难,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项事业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帮助我们,包括很多中国汽车历史当事人的家属。所以你会看到,收集在《拓荒》这本书中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当事人的口述历史,已经故去的部分人物,我们也都通过采访其家人和第一手的资料完成。
我期望,《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能够在未来更多更清晰地揭示中国汽车人的力量、智慧和教训,他们不仅仅是第一代汽车人、第二代汽车人,还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诸多的汽车历史当事人,我们都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口述历史栏目的采访对象。
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这么做,某种意义上为中国能够有朝一日进入世界汽车强国之林添砖加瓦;从小的方面说,能够满足自己对历史的窥探欲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存在感。
历经8年多,《拓荒》终于出版,这是一本迟来的书,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接下来还有《红旗》、《东风》等一系列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作品出版,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口述历史出现在后面的丛书里。
行文最后,我在这里诚挚地感谢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题写丛书名,诚挚地感谢工信部部长苗圩作序。我希望《汽车商业评论》的努力不让大家失望,也希望获得广大读者的宝贵意见。
让我们一起抢救历史!让我们一起书写历史!
(作者系《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消费报告》总编辑)
以敬畏之心
八年来,许多人走进我心中,带给我温暖、激荡和震撼,许多人又离我而去,留给我感伤、遗憾和财富
葛帮宁
这本书是对中国第一代汽车人的追溯与还原,也是我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后开启的—段意义非凡的征程。
八年前,在北京最美季节的一个下午,口述历史栏目创立,初衷只有八个字“还原历史,抢救历史”。因为我们发现,中国汽车60多年历程,其实就是一部以时间为脉络的编年史,一部以事件为经纬的记载史,一部被割裂掉的断代史。而被记录下来的鲜活人物,可谓凤毛麟角。
于是,我们决定用一种叙述方式重新记录中国汽车历史,抢救那些在汽车战线上奋斗一生的汽车人,还原那些因无情岁月吞噬而极有可能消失的汽车真相,挖掘那些有意无意被遗忘在岁月角落里的光影人生。我所做的,就是重拾记忆,弥补这个断层,摒弃功利与商业,确保其独立与纯粹。
采访过程百味参杂。八年来,我们已陆续采访近百位讲述者。他们中大多数是古稀或者耄耋之年,最年轻者业已届耳顺花甲。有的早已作古,有的英年早逝,还有的在访谈完成后又相继离开。
收录在《拓荒》中的12篇文章,主要涉及20余人,它不是完整的人物记录,而是中国汽车宏伟叙事篇章中的一个历史片断。这些历史或通过其亲口叙述,或亲属回忆,或朋辈讲解,有的深沉如斯,有的欢快明朗,有的黯然神伤。他们的叙述,言至动隋处,数次停顿;忆到伤心时,几度泪下。我们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于此,既是责任,亦为使命。
八年来,许多人走进我心中,带给我温暖、激荡和震撼,许多人又离我而去,留给我感伤、遗憾和财富。书是献给他们的,我希望,每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也能如我一样,怀着一颗虔诚、敬畏之心。倘若能以昨天的历史、今天的回忆作用于未来,则善莫大焉。
重新梳理这些文字,也是重新梳理自己这八年来的一段心路历程。此过程中,我想起了很多面孔。首先要感谢的,是对我们敞开心扉的这些老一辈汽车人,其中包括以滕伯乐、傅京生、支敏为首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的同志们。正是他们的推荐和支持,才有了这些原汁原味的记录呈献。
书中相当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或其家属提供,还有些图片来自一汽、东风、上汽和南汽等企业,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特别感谢长期对口述历史栏目支持的张学东、张超、刘宁生、潘成、白建安等。
其次是我的领导贾可,他是这个栏目最初的倡议者和最终的捍卫者。自始至终,他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做着编辑工作。尽管这期间,我们有过争执,有过分歧,但无论如何,我们坚守在这一阵营里。他的认真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还有我的同事们,马蕾和刘杨或陪同或帮助我做过很多访谈,尽管他们现在已战斗在别处;孙兆鹏和远方用镜头记录的瞬间光影总能打动人心;焦静和赵蕾设计制作的版式总会让人耳目一新;张硕编辑书稿认真核对每个细节的态度让人心生敬意。他们让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争睛就是并肩战斗。
我还要冒昧地提到我的家人,因了他们的体谅和支持,我才能坚守到最后。
(作者系《汽车商业评论》常务副主编)
不能忘却的历史
对往事的回顾与梳理、对故友的追思与缅怀、对理想的追求与期许,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
傅京生
人对记忆中的往事,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地淡忘。但是,中国汽车人对历经60余载自己创造的历史,却是难以忘怀的。
历时八年多,“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丛书终于合集陆续出版发行。在机械、汽车行业曾经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的原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在汽车工业曾经工作多年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同志满怀深隋地为本书作序。
书中几十位汽车工业老领导、老同志对往事的回顾与梳理、对故友的追思与缅怀、对理想的追求与期许,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
书中的老领导、老同志,大都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为实现汽车强国梦想作出了艰苦努力和卓越贡献,在业内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书中的文章,或本人口述与文字整理、或亲朋好友及同事的回忆与追念,真切地再现了老一辈汽车人满怀激情地怀揣着民族汽车工业强国梦想而创造的一个个历史奇迹。
或许,人们的回忆是对历史片段的记录,对创业轨迹的理性思考,对故友和长者的怀念,但真实地记录和生动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汽车工业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共和国汽车工业几代创业者凝思集智、艰苦探索、执着追求,开创了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
历经60余载,中国汽车工业从零起步,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回顾历史,这不仅仅是分享老一辈创业者历经艰辛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同时也是让后来人了解和借鉴他们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历史经验,激励新一代中国汽车人,继承发扬老一辈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代代薪火相传,努力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强国梦。
本丛书的合集出版,源于几年前《汽车商业评论》杂志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合作开辟了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栏目。这是一项对新中国汽车工业精神财富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因老一辈创业者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时不待人,转眼即逝。
“口述历史”则通过对老一辈创业者的访谈,记录和梳理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历程、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真实地诠释了中国汽车工业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与此项工作的《汽车商业评论》的编辑、记者同志们,不辞劳苦,辗转各地,精心耕耘,采访了业内七八十位老领导、老同志,撰写和刊出“口述历史”文章。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的各地委员、汽车行业及各企业集团的老领导、老同志,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同志不顾年老体迈、身体多病,不仅亲自参与“口述历史”的访谈,而且还积极提供线索,进行咨询指导。
一些老同志,在完成“口述历史”的访谈后,近年已相继离开了我们。他们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仍为后人留下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不能忘记热心为行业老同志服务的已故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滕伯乐同志,早在几年前,他就为做好“口述历史”访谈,做了大量的组织、联络和指导工作。本书的合集出版,也是对这些参与“口述历史”工作已故的老一辈汽车人最好的告慰。
在此,对关心和帮助“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丛书成文及丛书合集出版的有关部门、汽车行业组织、汽车企业集团和各界人士表示鸣谢!
是为跋。
(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一篇:渐行渐无的运煤路
下一篇:石油信息化在整合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