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就业率”到提升“就业能力”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招生和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指出就业能力培养不足。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产生就业鸿沟的根源:提出高校从重视就业率到全面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转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光辉(1973-),男,四川乐山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11-0082-02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09年6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西安调研时在曾指出,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命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和就业情况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查询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仅为40.2万人,到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08.4万,十年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只增长了68.2万人。197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仅为16.5万人,到1998年增加到83万人,十年间毕业生人数仅增长了66.5万人。
1999年6月24日,国家计委、教育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年招生从1998年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从此。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159.7万,比1998年净增加51.3万人。2003年,我国自1999年大规模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我国进入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当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与2002相比,增幅达30%以上。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幅为32%。2005年,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到2007年达到495万人;2008年达到559万人,2009年达到611万人。2010年为630万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58万人,比2010年多出128万人。
2010年,等待就业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30万,2009年是611万,当年就业率为68%,待业人数196万。如果加上前几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0年人才市场上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工作衡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也将提高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没有将人才的培养能力上升到全面重视就业培养的高度。
二、就业能力培养不足。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产生就业鸿沟的根源
高校扩招后随之出现的就业难问题,导致社会上出现这样一种说法“大学生太多了”,然而无论从统计数据还是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实际还是比较少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会上指出,到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4%,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美国2005年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也远比我们高。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
咨询公司麦肯锡《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称,中国缺乏训练有索的毕业生,这可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该报告有两个观点令人震撼:一是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达到25%;二是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000名此类人才。从这组数字中可以解读出的结果是,中国在努力从以制造业主导的经济,向服务和研究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将面临种种困难,尽管中国目前毕业新生数量巨大,高速扩张的中国企业和在华跨国公司将不得不面对“人才短缺”危机。这就是麦肯锡提出的中国人才“供应悖论”。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的同时,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却存在另一种尴尬的现象: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企业却又招不到满意的大学生。这是一种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这一现象也成为像海克曼这样的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近年来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结构性失业成因的核心就是就业能力不足。当前中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即“双转型”的艰巨任务(从传统的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提升就业能力已成为实施我国扩大就业战略的核心命题。
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简单意义上的岗位缺口大,而是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即有的岗位没人做,有的岗位人太多,在于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鸿沟”。“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根源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在于学生是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严重不够,在于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间存在的巨大的差距。
三、重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上,研究者很少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进行分层研究,比较笼统和含糊。通过文献查阅发现,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的研究者在研究就业能力时对高职院校的研究及关注很少,有时甚至在研究中将高职院校与大学割裂开来。将高职院校简单地划分到中职、技校中去分析,只承认高职院校的职业性,而忽略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类型的“高等性”。如王霆等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能力调查研究》中,所选取高校毕业生全是“985”“211”高校和一些地方重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没有选取一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纳入到整个高等院校中,这样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而高职院校的研究者由于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等方面限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不多。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不够深入,这与高职快速发展形势不符。不利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263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184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2.3%),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103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45.8%。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6612人,其中本科院校为2970601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48.9%),高职院校招生3106011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51.1%)。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119482
(不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为2256783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44.08%),高职院校毕业生为2862715人(占当年牛业生总数的55.92%)。
目前中国高职教育正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建设的发展模式转型,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高职学生前途与命运,关系到高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中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应重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四、从重视“就业率”到提升“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已为社会公共各界和利益相者高度关注,整体上看,中国目前用得比较多的高校办学质量衡量指标仍然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学生情况、师资队伍和物质资源等,近几年,教育部在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都提到了“就业”这一重要评估指标,但遗憾的是,对这一指标考核的观测点主要是学生的“就业率”状况。各学校上报的初次就业率统计中将“已确定单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升学、出国出境等”均按已就业进行统计。
从2002年起,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迅速凸显。2003年4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提出了将学生就业状况与学校办学十八个挂钩的措施,把“就业率”作为确立高校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调整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包括制订和实施高校发展规划、核定高校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评议高校设置、控制增设的专业、高校教学评估、年度招生计划安排和考核高校领导干部政绩等,几乎涵盖了高校办学的所有方面。2003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公布学校一次性就业率,并明确提出对就业率底的专业或学校给予黄牌警告,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等措施。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更是将“近3年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率”作为对高职院校考核评价的的依据。其中,“近3年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率”≥90%该项为优秀,≥70%为合格。
为此,许多学校为在办学过程中将“就业率”作为奖惩的标准与具体工作人员的业绩挂钩,就业指标层层分解。学校在“就业率”指挥棒的作用下,每到年初,几乎都会敦促毕业生尽早签约,一些学生为应付学校而随便签约,由于把“就业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功利性、浮躁化、简单化的倾向,比如在协议上盖个章就算就业,有出国留学证明的也算就业。为应付上级评估和检查,部分学生未出校门就迫不得已参与个别教师“精心指导”的“虚假就业”,甚至一些学校还出现个别学生“被就业”现象。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首批全国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全部在91%以上。其中20所院校超过95%。和全国许多高高职院校一样,各校公布的一次性就业率都不低,但在高“就业率”下学生及其家庭却仍有挥之不去的就业压力“就业难”。这种片面考核学校就业率的做法显然是目前对高校考核评价的误区。
教育通过培养人(劳动力、公民、专门人才)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国际高等教育理论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质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能力对高校而言。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而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应由重视就业率转向重视就业能力上来。高等院校必须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就业率到就业能力,是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 何颖萍
上一篇:石油信息化在整合中创新
下一篇:真正让素质教育硬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