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8篇
篇一: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 力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通过三年的系统培养,应掌 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 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高等学校有关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教学工作,或 富有思想、智慧,具有企业家精神,能够创业、从事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120100
授 管理学博士 学位)
二、研究方向
1.决对策理论与方法 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决策分析基础理论、多目标决策、多人选 择理论、多人冲突协商对策理论、二层系统决策理论、进化博弈、网上拍卖等。
2.运筹与物流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运筹学的理论、方法,并运用运筹学方法(如鲁棒优化方法、数 据包络法等)研究实时运作管理――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体系、集成物流管理、 物流系统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成本和效应周期之间优化的平衡、实时决策等。
3.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管理决策与优化等相关问题。采用运筹 学、管理科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系统工程学、仿真与数值分析等理论与方法,研究运 营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采购策略与供应合同、供应链系统整合与协调、供 应链系统风险分析与决策、配送战略、运输调度、信息分享与信息不对称决策、供应链中 的需求预测、供应链与物流网络设计、企业流程再造与质量控制、供应商选择与评价、运 营与营销(金融)交叉研究、电子商务与智能定价、供应链系统中的生产与外包决策等。
4.工程项目管理 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评价及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大型工业投资项目的筹划、立项、 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规划、 计划、指挥及协调管理;项目的生产准备、试生产、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手 段,以及项目的投融资方式等。
5.复杂科学管理 本研究方向从理论方法上研究管理思想的演变、组织的发展与演变、复杂科学管理系 统思维模式、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复杂科学管理的方法论、复杂科学管理的工具、人的心 理和管理行为、复杂社会网络、复杂系统优化、复杂博弈、不确定性群决策、知识挖掘、 复杂系统仿真等。从应用上研究投资科学、供应链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安全、 系统评价、知识管理等。
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重点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设 计与水平测算、信息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基于因特网的管理信 息系统、信息系统形式化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资源数据库理论、数据仓库和数据挖 掘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理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信 息政策和法规、信息化与国家竞争优势等。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6 年。硕博连读、直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7 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构成,具体课程设置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已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12 学分。直博生、“1+4”硕博连读 研究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32 学分。
五、培养过程必修环节
1.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对博士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博士生培养的 重要环节,主要评估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
2.学术交流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 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参加 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发言的次数不少于三次。
3.学期学术报告 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由导师组进行考评。
4.实习实践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特点,博士生应积极 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践活动。
5.经典文献阅读 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度阅读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和研究领域前沿文献,开 展文献研读交流,以提高博士生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6.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 博士研究生必须达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 求(博士研究生必须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或学院所属教学、科研单位为第一作者单 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包括研究生第一署名和研究生本人导师后第一署名)在指定的国内外 重要期刊上发表至少 2 篇学术论文(其中权威期刊 1 篇,核心期刊 1 篇)后方可申请学位。
六、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 合,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研究内容与特色、 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主要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答辩前一年进行,由主导师及其指导小组成 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三名及以上成员),对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研 究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做开 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应随意变动选题,因特殊原因变动者,应由博士生提出 书面申请,经导师与学院同意(需在学院备案),可重新做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过程检查 在博士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及指导小组应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每隔 3-5 个月,博士研究生应对学位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汇报,说明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和阶段性成 果、主要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导师及指导小组对博士生的阶段 性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3.预答辩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应在正式答辩前三至六个月提出预答辩申 请。预答辩由学科点统一组织,需聘请 3-5 名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按照正式答辩程序进 行。预答辩小组主要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规范等进行严格审查,并以评议方式做出 合格、不合格的决议。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建议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 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交正式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的论文不予安排正式答辩。
4.答辩 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申请答辩需满足以下要求:
(1)论文业已按照预答辩提出的修改 意见修改完善,并经导师审核同意提交答辩;(2)必须至少已在权威期刊上发表 1 篇学术 论文,或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2 篇学术论文;(3)博士生应在答辩前两个月向学院提交论 文评审与答辩申请。答辩的其他具体要求按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应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强化系统的科研训练,实现课程学习与科学 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实现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 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导师指
导小组(含副教授,小组成员可跨学科跨院系),共同负责博士生培养的全程指导与质量 监控。
3.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培 养计划,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工作计划与进度、实习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 等进行明确规定。
4.注重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优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应有出国参 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各类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 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 别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英文课程名称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First Foreign Language 学分 学时 2 2 2 2 2 2 2 36 36 36 36 36 36 36 开课 学期 1 1 1 1 2 2 2 根据研究方向 至少要选修 2 门课程 备 注
全校文科博士 生必修 自行开课或公 共外语 管理科学与工 程学科通开课 专业通开课
学 位 课
第一外国语
Frontier Field Study on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研 Management Science and 究 Engineering 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数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学方法 决对策理论 Decision Making and Game Theory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Complicity Science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rxism
运筹与物流管理 风险投资管理 项目管理 复杂科学管理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选 修 课
2 2 2 1
36 36 36 18
2 2 2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 Topics on Masterpieces 读
公共选修课 根据学生情况 在导师指导下 确定,成绩不 计学分
补 修 课
篇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20100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 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学科。现设有“营销与服务工程” 、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 、 “投融资决策与风险控制”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信息系统与 电子商务”五个二级学科。多年来,本学科不断探索和实践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地方 经济建设与发展, 强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 目前已取得不少具有学 术地位的成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知识结构合理、 学习研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 高级专门人才。
1. 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 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2. 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及提高 的基础和能力。
3.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正确地撰写论文摘要。
4. 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和学习任务。
5. 能够胜任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及各类企业管理工作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 科研工作。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 3 年,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提前,但不 得少于 2 年。
硕士生因故需延长学习年限,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导师签署具体意见,经院长同意 后,报研究生处批准。允许延长年限不超过 2 年。
四、研究方向
本学科下设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1. 营销与服务工程: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与方法开展营销和服务工程的理论及应用研 究;
2.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以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理论为 支撑,研究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建模与仿真、控制与优化;
3. 投融资决策与风险控制:以投融资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投融资决策、风险识别、
评估与控制问题;
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管理学相关理论为支撑,研究物流金 融、港口物流、汽车供应链、区域物流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 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以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组织信息网络平台的建 立、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
五、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下的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 养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生导师可聘请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副导师必须具有副教授资格或具有博士学位。
2、研究生培养应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要学会创造性研究工作方法和培养严谨科学作 风;
要注重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 究工作的能力。
3、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 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 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习有关课程。
4、可采取灵活培养方式,研究生一般在校内培养,也可由学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 医院联合培养。
六、授予学位类别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其他方向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七、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 ≥30 学分
学位公共课≥5 学分 学位基础课≥7 学分
修课学分
≥26 学分
学位专业课≥6 学分 选修课≥8 学分
研究环节
≥4 学分
补修课(学分另计) 文献阅读 1 学分 学习研讨 1 学分 学术报告 1 学分 实践活动 1 学分 英语听说课程模块 18 学时 0 学分 体育健身 0 学分
八、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
类 别
公 共 学 位 课 学 位 基 础 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 程 名 称 (英文名称)
英语读写译 英语读写译课程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时
36 36 36
学分
1 1 2
开课 学期
1 2 1
教学 方式
讲授 讲授 讲授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备 注
18 36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1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2 1 2 1 1 2 1
2 2 讲授 自学 讲授 讲授 讨论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实验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高级运筹学 管理学专题 高级营销学 服务营销与管理 投融资概论
笔试 笔试 课程 论文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课程 论文 考试 考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信息系统 营销与服 务工程方 向(最少 修 6 学分) 复杂系统 理论与方 法方向 (最少修 6 学分) 投融资决 策与风险 控制方向 (最少修 物流与供 6 学分) 应链管理 方向(最 少修 6 学 分)
学
决策支持系统 系统科学概论
位
系统建模与仿真
预测与决策分析
投融资概论 课
学 位 专 业 课
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 项目融资 生产运作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系统建模与仿真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 数据库技术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二外国语(日、法、德)
人文类课程(中国语文)
36
36 36 36
2 2 2
1 2 2
讲授 讲授
讲授 实验 讲授 实验 讲授 实验
36 36 36 36 36
18 18
2 2 2 2 2
1 0
1 2 2 2 2
1 1
笔试 笔试 笔试
与电子商 务方向 (最少修 6 学分)
讲授 讲授
考查 考试
选 非 修
英语视听说
各方向 需选修
战略营销
36
考查
学 位 课
课
旅游产业理论与实践 旅游规划与设计 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 数据挖掘技术 物联网与物流信息化 J2EE 程序设计 智能计算及其应用 智能控制 网络控制系统 文献阅读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实践活动
英语听说课程模块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自学 自学 2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提交 报告 提交 报告 提交 报告
最少 8 学分
必修 环节
18
0
体育健身 管理学原理 统计学 补修 会计学 微观经济学 运筹学 36 36 36 36 36
0
1 1 1 1 1 1 根据各 二级学 科要求 选择补 修课程
注: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
学术思想、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 也是学 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
教师要 重视硕士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文献阅读计 1 学分。硕士生在 学习期间要做至少两次文献阅读报告,由教研室(研究室)组织研究生和有关教师参加,其 中一次可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每次报告须交导师留存。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要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硕士生在学期 间要参加校内外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总数不少于 10 场,其中人文类讲座不少于 3 场) , 计 1 学分。
实践活动的内容除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实验之外, 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 承担校内外的科 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与研究生兼任 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应用学科或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所属的学院(部、所) , 要重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活动计 2 学分。
英语听说课程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术语境下用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能力, 主要采取
倾听与速记, 参加国际会议英语交流或英语研讨与交流。英语听说课程模块要求达到 18 学 时,不计学分。
体育健身类课程主要由研究生处安排各种体育运动项目训练, 以研究生养成良好的体育 锻炼习惯为目的。体育健身类课程不计学分。
九、 学位论文
1.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位论文工作, 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 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 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2.选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
选题一方面要考虑到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或现 实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接轨。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 下尽早开始。
3.开题 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 述、研究计划及目标、 (应该是“研究目标及计划” )主要理论(技术)难点及拟解决方案。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 在论文题 目确定后, 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江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 本规范。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5.论文内容知识产权 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 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江汉大学。
与外单位联合培 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学位论文的,根据合作协议规定知识产权归属。
篇三: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开 教 考核
分 学 课 学 方式 备
时学方
注
期式
0000A0001 自然辩证法 2
0000A0002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公
共 必
0000A0004
英语高级阅读
修
课
0000A0005
英语听力与口 语
学
0000A0006 英语写作
54
讲 论文, 授 考试
36
讲 授
考试
64
讲 授
考试
72
1, 讲 2授
考试
30
讲 授
考试
位
1201B0001
统计预测与决 策
54
讲 授
考试
课
学 位 基
1201B000
运筹学与最优 化方法
础 1201B000 高级管理学 2
课
54 36
2 1
讲 授
考试
讲 论文, 授 考试
1201B000
高级微观经济 理论
36
讲 论文, 授 考试
学 位
1201C0001
战略管理理论 与研究
36
讲 论文, 授 考试
专 业 课
1201C0002
系统工程理 论、方法与应 用
36
讲 论文, 授 考试
1202C0003
运营与供应链 管理
36
讲 论文, 授 考试
选
1201D0001
决策支持系统 与专家系统
36
讲 论文, 授 考试
修
0809D0006
数据挖掘与数 据仓库
36
讲 论文, 授 考试
课
讲 论文,
1201D0002 信息技术管理 2 36 3 授 考试
1201D0003 金融工程学 2 36 2
1201D0004 现代工业工程 2 36 3
1201D0005 技术创新管理 2 36 2
补修课
管理学原理 0 54 1
经济学
0 80 2
参加学术活动(听学术报 教学 告、参加国内会议等)
不计学分
1~ 4
研究 环节
参加教学实践(协助指导本 科实习、课程设计、论文及
30
助课)
讲 论文, 授 考试
讲 论文, 授 考试
讲 研究 授 报告
讲 授
考试
不 计
讲 授
考试
学 分
参 加
鉴定 6次
参 加
鉴定
篇四: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内蒙古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 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 问题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向一: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 针对因特网应用技 术、 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优化进行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是综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理论,进行信息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的 研究,以提高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本研究方向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基于 Internet、Intranet 的企 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2)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专 家系统的研究;(3)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4)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分析与设计。
研究方向二:智能决策与知识工程 智能决策与知识工程研究方向以多层次、 多属性、 高维度的复杂问题 为研究对象, 针对非线性动力系统、 生物系统、 交通系统等系统进行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决策科学和优化理论, 对大规模确定与 不确定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 控制与优化分析, 为系统提供决策支 持,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有效性与可用性等。
本研究方向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 非线性系统的知识获取与决策;
(2)多目标问题的优化决策;(3)基于图像与视频的内容理解与处理。
研究方向三: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 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针对社会行为数据、 基因序列数据、 商 业过程数据等真实信息数据对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未知关系进行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理论, 对社会行为、 商
-1-
业模式、 生物过程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复杂系统和过程进行分析与 建模,以分析数据对复杂系统和过程的影响。
本研究方向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社会媒体中用户行为信息的分 析与挖掘;(2)信息数据的分析、挖掘与优化;(3)生物信息学与机器 学习。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 要求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 品 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自由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 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
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 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达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位学术水平。具体包括如下 方面:
1.数学建模、系统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2.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 包括掌握重要的算法设计策略, 以及对算法 的计算复杂度进行分析;
3.工程技术管理能力, 包括对信息管理类项目进行规划、 设计和实施, 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4.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创新能力的积 累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5、掌握一种外国语,具有较为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基本学制和申请学位最长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3 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 5 年, 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其学位论文的时间
-2-
为 5 年。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实行科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建立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工程 (项目) 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 导、 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
导师应对研究生参加研究实践 项目进行指导。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实施中期淘汰机制。
中期考核等培养环节中对于不 具备继续培养潜力的研究生进行中期淘汰。
本学科硕士毕业生要求毕业前在本学科相关 CSCD 收录期刊或 EI、 SCI 期刊及会议(或教授委员会认定的学术会议)发表(或已录用)学术论文 1 篇。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总学分和各类别课程学分要求:
研究生总学分 32 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 7 学分, 专业学位课 12 学分, 专业选修课 12 学分,公共选修课 1 学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至少补修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两门 本科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培养计划并进行考核,但不计入总学分。
周学时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2 任课教师 (职称) 研究生院安排 备注
外语(学硕)
公共 学位 课
4/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硕) 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硕理工科)
2/32
研究生院安排
1/16
研究生院安排
-3-
公共 选修 课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 学术规范 研究生职业规划与 创新创业 高级运筹学
1/16 1/16 3/48 3/48 3/48 3/48 3/48 3/48 3/48 3/48 2/32 2/32 2/32 2/32
1 1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1 1 1 2 2 1 2 1 3 3 3 3
研究生院安排 研究生院安排 郭仁拥(教授) 、刘 铁英(教授) 王俊义(教授) 、周 建涛(教授) 张献国(副教授) 、 刘实(教授) 魏宏喜(副教授) 班志杰 ( 副教授 ) 、 高维(讲师) 李茹(教授) 、张俊 星(教授) 侯宏旭(教授) 、飞 龙(副教授) 周建涛(教授) 、王 显荣(副教授) 郭仁拥(教授) 、陈 立荣(讲师) 王娟(讲师) 、刘帅 (副教授) 王珊珊(讲师) 、张 珺(副教授) 张学良(副教授)
讲座 讲座
专业 学位 课 (必 修 12 分)
算法分析与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挖掘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专业 选修 课 (含 跨学 科课 程) (12 分)
人工智能 高级软件工程 决策支持系统 生物信息学 电子商务 机器学习
六、论文环节
1.开题 研究生至少须阅读与毕业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献 30 篇,其中外文文献 不少于 30%。开题报告应论述学位论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案、预期目标与 成果、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
硕士研究生在第 3 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
硕士生开题由学科各方向组 织, 由 5 名以上本学科或相关学科教授、 副教授或有硕导资格的讲师参加。
-4-
导师无特殊情况应参加所指导学生的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第 6 学期仍未能完成开题, 或者两次开题不通过的, 按 照学校相关规定中止学业。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检查研究生个人综合能力及学位论文进展状况、 指导研究 生把握学位论文方向、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 生中期考核一般在第 4 学期末进行。
本学科中期考核采用研究生书面进展报告与评议组评议的方式进行。
研究生对开题以后课题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重点阐述课题进展情况和阶段 性成果。
评议重点依据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对研究生 继续培养潜力进行评价。学院教授委员会(学位分委会)评议认为结果不 具备继续培养潜力的,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中止学业。
3.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习期间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表, 记录 学术活动内容和收获。
硕士生至少参加 5 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国际或国内学术活动, 并至 少完成 1 次学科方向组内学术报告。
4.实践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在校内外有条件的实践单位或部门 进行实习、实践环节训练,实习实践时间由导师安排。实践内容应为学科 相关的技术性工作,工作量应该饱满。
七、学位论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 1 年,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 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硕士学位论文应文字通顺、内容饱满,逻辑性强, 最低字数不少于 2.5 万字。
研究生完成了培养计划所要求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
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 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
-5-
学位授予按照 《内蒙古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 执行。
八、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是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和毕业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
个人 培养计划一旦确定,就应严格遵守。在实施培养计划过程中,如果确有特 殊原因而提出修改者,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主管负责人签 字后报研究生院同意,方可进行修改。
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入学后一个月内, 在导师的指导下, 根据培养方案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学期安排、学习与研究进度、论文开 题时间、写作时间安排等。
九、主要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编号:093200203 高级运筹学 课程英文名称:Senior Operational Research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
课 程 简 介
高级运筹学以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和其它科学技术,建立复 杂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构造求解各种模型的计算方法,辅助决策者用科学方法确定其方 针和行动,以期获得尽可能满意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课程为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应用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 同时也可作为其它 相近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运筹学分支多范围广,本课程主要内容涉及运筹学各主要分支 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研究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实例的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 学生能掌握运筹学各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技巧、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思想及应用方 法。同时也希望通过一些案例教学,对运筹学的实质有所了解,学会建立运筹学模型,运 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巧,为求解的管理问题提供最合理的决策。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运筹 学、从事运筹学的各分支研究打下基础。
-6-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 运筹学思想与运筹学建模:运筹学的发展及应用状况,讨论一般运筹学模型的建立方 法和基本步骤。2 学时;
2. 基本概念与理论:数学规划的一般形式,讲授课程所需的一些数学基础。4 学时;
3.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方法,单纯性算法,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及其解法、 灵敏度分析等问题。8 学时;
4. 最优化搜索算法的结构与一维搜索:常用搜索算法的结构、精确一维搜索算法、不精 确一维搜索算法。6 学时;
5.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以常用的算法为主,包括:最速下降算法、牛顿法及其修正算法、 共轭梯度法、变尺度法、直接搜索算法等。8 学时;
6. 约束最优化方法:求解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K-T 条件、既约梯度算法、罚函 数算法、闸函数算法等。4 学时;
7. 目标规划:目标规划的建模、求解。2 学时;
8. 整数规划:整数规划问题的模型、分支定界算法、割平面法、0-1 规划的隐枚举法、 指派问题及其解法。6 学时;
9.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求解、应用举例。4 学时;
10.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主要研究目前研究和应用比较多的智能优化算法,其中包括: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禁忌搜索算法。
详细讨论算法的思想和结构,并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算法。4 学时。
课程修读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专题讨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涉及建模和算法 的部分都将结合案例教学,尤其是课程的最后一部分,讨论较多的比较流行的智能算法, 每一个算法后面结合一个完整的应用实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结合讲授、学生报告、课堂 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整个教学时间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报告、小论文、参加讨论情况、考勤情况)占 40%, 期末成绩:闭卷考试占 60%。
考 核 方 式
参 考 书 目
1. 吴祈宗,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
2. M.S.Bazaraa and C.M.Shetty, Nonlinear Programming: Theory and Algorithms, John Wiley and Sons;
3. 胡运权,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4. 王凌,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5. 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袁曾任,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7. 朱剑英,智能系统非经典数学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8. 吴启迪,智能蚁群算法及应用,上海科技出版社。
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算法分析与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7-
课程编号:093200303
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
学分:3
学时:48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目的是在学习了数据结构和基本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算法的设计方法、 技巧和原理,以及算法的分析方法和原理。使学生掌握优化策略、分治策略、动态规划、 概率算法、并行算法、搜索法、智能算法等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学习和掌握算法复杂度 理论基础。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第一章 引言(4 学时) 1.1 简介课程主要内容见简介 1.2 预备知识数学、概率、集合、数理逻辑、数据结构等 1.3 算法及其特征 1.4 证明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1.5 算法分析时间、空间复杂度,最优性 第二章 贪心算法(4 学时) 2.1 找零钱 2.2 贪心算法的一般特征 2.3 最小生成树 2.4 最短路径 2.5 背包问题 2.6 日常安排 第三章 分而治之法(6 学时) 3.1 简介:大数乘法 3.2 通用模板 3.3 二分法查找 3.4 排序 3.5 递归算法的分析 3.6 查找中值 3.7 矩阵乘法 3.8 竞赛安排 第四章 动态规划(8 学时) 4.1 例子 4.2 找零钱 4.3 最优性原则 4.4 背包问题 4.5 最短路径 4.6 矩阵连乘问题 4.7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 4.8 凸多边形三角剖分问题 第五章 搜索法(6 学时) 5.1 引论 5.2 DFS 搜索
-8-
5.3 BFS 算法 5.4 回溯法 5.5 分支界限法 5.6 极小化原则 5.7 A*算法 第六章 概率算法(4 学时) 6.1 引言 6.2 随机数产生器 6.3 数值概率算法 6.4 Mont Carlo 算法 6.5 Las Vegas 算法 第七章 并行算法(4 学时) 7.1 并行计算模型 7.2 一些基本技术 7.3 工作量与效率 7.4 图的例子 7.5 表达式求值 7.6 并行排序网络 第八章 算法复杂性理论(4 学时) 8.1 图灵机 8.2 停机问题 8.3 P 类问题和 NP 类问题 8.4 问题的转换 8.5 Cook 定理 8.6 NP-Complate 问题 8.7 复杂度类 8.8 近似算法 第九章 智能型算法(6 学时) 9.1 遗传算法 9.2 什么是遗传算法 9.3 TSP 问题 9.4 模拟退火算法 小组讨论 2 学时 笔试:2 学时,占总分的 60%;
作业:占总分的 40%;
评分等级:100 分制。
考 核 方 式
-9-
参 考 书 目
1 Fundamentals of Algorith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G. Brassard /邱仲潘等译,2005 年. 2 计算机算法导引-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卢开澄编著,2006 年。
3 Computer Algorithms-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Analysis (Third Edition) 影印本,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Sara Baase, Allen Van Gelder。
4 算法设计与分析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R.C.T.Lee, S.S.Tseng, R.C.Chang, Y.T.Tsai/王卫 东译,2008 年。
5.算法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晓东,2003 年。
6.Christos,H.Papadimitriou,Combination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Complexity, Pretice-Hall,INC,1982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编号:093200803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
课 程 简 介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MIS)是一门涉及管理科学、 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的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的课程,它运用信息理论、计算机科学 技术、经济理论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融合提炼一个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和运用 的信息体系,以人为主导,利用各种设备形成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支持组织对基层信息的 收集加工、中层信息的管理控制和高层信息的智能决策挖掘。该课程是一门既有较深理论 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与战略作用(4 学时)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系统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体系与相关技术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撑体系(3 学时) 第一节支撑体系总体构成 第二节主要技术和基础设施 第三节 支撑平台 第四节 数据库系统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4 学时)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常用规划方法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条件和原则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五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过程管理 第四章 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6 学时) 第一节商务智能的分析过程及决策支持 第二节商务智能的应用 第三节 数据挖掘方法 第四节 商务智能、数据挖掘与信息系统的关联 第五节 商务智能、数据挖掘对信息的需求
- 10 -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8 学时) 第一节系统分析概述 第二节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第三节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第四节数据流程分析 第五节新系统逻辑模型与系统分析报告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8 学时) 第一节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 第三节系统详细设计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4 学时) 第一节程序设计 第二节系统测试 第三节系统转换、维护与评价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3 学时)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的主要风险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对策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技术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第九章 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管理(4 学时) 第一节企业信息技术的吸收过程 第二节企业信息框架 第三节供应链管理与 IT/IS 支撑 第四节战略网格与外包决策 第五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实施与管理 课堂讨论与机动学时:4 学时 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项目开发实践成绩+案例分析报告成绩 其中,期末考试完成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采取闭卷笔试,2 小时,总分 100 分。
项目开发实践满分 35 分,系统开发报告占 50%,程序实现占 50%。
案例分析报告满分 15 分。
考 核 方 式
参 考 书 目
1、陈国青、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蒋盛益.商务数据挖掘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斯蒂芬·哈格等著,严建援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KinnithC.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New Jersey:Printice Hall 7、闪四清.管理信息系统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甘仞初.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0、邓晶等.管理信息系统及应用实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11 -
11、左美云等.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2、陈国青.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建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3、张金城.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Steven Haag. Information Systems Essentials .New York:McGraw-Hill
数据挖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编号:093200903 数据挖掘 课程英文名称:Data Mining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
课 程 简 介
数据挖掘是一个从存储在数据库、 数据仓库或其他介质的数据集中发现人们感兴趣的知识 的过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及其在不同数据处理 和不同规则提取中的应用现状、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数据挖掘 的基本概念,功能,处理过程及应用领域;
(2)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样本的缺失处理、 数据清理和数据降维;(3)针对不同的挖掘任务,介绍各种算法,包括概念描述、关联规则 分析、数据分类、数据预测和聚类;
(4)各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前景,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 有深入的理论与应用的了解。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引言(0.5 学时) 第二章数据预处理(1.5 学时) 第三章关联挖掘(2 学时) 第四章分类与预测(共 10 学时) :决策树(2 学时) 、神经网络(2 学时) 、SVM(2 学时) 、 贝叶斯网络(2 学时) 、数据预测(2 学时) 第五章聚类分析(4 学时) 第六章文本和 Web 挖掘(共 10 学时) :概述(2 学时) 、布尔模型(2 学时) 、向量空间模 型(2 学时) 、语言模型(2 学时) 、评价机制(2 学时) 相关工具的介绍(如:Matlab、绘图工具等)(2 学时) 实验教学(18 学时) 本课程安排 3 个实验,分别利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完成数据分类与数据预测 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1、利用神经网络完成数据分类 (1)任务要求:给定某个数据集(如:手写数字数据集) ,根据样本数据的特征维度和类 别数百设计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单元个数和输出层单元个数, 并利用一些经验公式通过对比 实验确定适合的隐藏层数目及每层对应的单元个数。
(2)时间要求:布置任务之后,在 2-3 周内完成。
(3)提交结果:已设计并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测试集上的分类正确率,实验报告(电子 版与纸质版)等。
(4)学时安排:6 学时,由学生报告实验内容(包括:实验设计、演示等) 。
(5)成绩评定:根据学生提交的结果(80%)及口头报告的效果(20%)评定本实验的成 绩。本次实验占总成绩的 15%。
2、利用支持向量机完成数据分类 (1)任务要求:给定某个数据集(通常为两类数据集) ,根据选定核函数的形式,在训练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 12 -
数据集上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利用网格搜索选择适合的参数值;选定参数值之后,在训练 数据集上进一步训练 SVM 分类器,最后通过测试集评测 SVM 分类器的性能。
(2)时间要求:布置任务之后,在 2-3 周内完成。
(3)提交结果:已设计并训练好的 SVM 分类器,测试集上的分类正确率,实验报告(电 子版与纸质版)等。
(4)学时安排:6 学时,由学生报告实验内容(包括:实验设计、演示等) 。
(5)成绩评定:根据学生提交的结果(80%)及口头报告的效果(20%)评定本实验的成 绩。本次实验占总成绩的 15%。
3、数据预测任务 (1)任务要求:给定某个数据集,根据本门课程所学知识(模型、方法自选)完成数据 预测任务。
(2)时间要求:布置任务之后,在 2-3 周内完成。
(3)提交结果:已设计并训练好数据预测模型,测试集上的预测结果,实验报告(电子 版与纸质版)等。
(4)学时安排:6 学时,由学生报告选定何种模型、如何完成本实验。
(5)成绩评定:根据学生提交的结果(80%)及口头报告的效果(20%)评定本实验的成 绩。本次实验占总成绩的 20%。
总成绩构成情况:
(1)实验与报告(50%) (2)期末考试(50%)
考 核 方 式
参 考 书 目
[1]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 Jian Pei,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3rd Edition)",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2012 [2]David Hand, HeikkiMannila, Padhraic Smyth, "数据挖掘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课程编号:093200703 课程英文名称:
Databas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 程 简 介
数据库系统是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的软件系统,是现代计算环境中的一个 核心成分。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尤其迅速,引人注目。有关数据库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 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数据库管理已经从一种专门的计算机应用发展为现代计算环境中 的一个重要成分,因此,有关数据库系统的知识已成为计算机科学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的部 分。本课程涉及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语言、数据库 系统实现等多个方面。
- 13 -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从第 3 章开始,每章 2 学时 第 1 章引言 第 2 章关系模型介绍 第 3 章 SQL 第 4 章中级 SQL 第 5 章高级 SQL 第 6 章形式化关系查询语言 第 7 章数据库设计和 ER 模型 第 8 章关系数据库设计 第 9 章应用设计和开发 第 10 章存储和文件结构 第 11 章索引与散列 第 12 章查询处理 第 13 章查询优化 第 14 章事务 第 15 章并发控制 第 16 章恢复系统 第 17 章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第 18 章并行数据库 第 19 章分布式数据库 第 20 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第 21 章信息检索 第 22 章基于对象的数据库 第 23 章 XML 第 24 章高级应用开发 第 25 章时空数据和移动性 第 26 章高级事务处理 实验+笔试 实验进行分组,5 人一组。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每组做两次报告,根据报告情况打分。
实验占 50%,笔试占 50%。
考 核 方 式
参 考 书 目
[1]数据库系统概念(第 6 版) ,Abraham Siberschatz 等著,杨冬青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实现(第 2 版) ,Hector Carcia-Molina 等著,杨冬青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3]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 3 版) ,Jeffrey D.Ullman 等著,岳丽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4]数据库系统概念(第 6 版影印版) ,Abraham Siberschatz 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课 程 英 文 名 称 :
New Techniques of Computer
- 14 -
Network 课程编号:09320040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3 学时:48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本科计算机网络原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学会以研究者的 角度看待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学习网络协议的设计原理,了解网络模拟、网络性 能分析、IP 服务质量、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 和 NDN 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小组研究项 目的形式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的能力。
课 程 简 介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第一章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解剖网络体系结构,并以此为框架回顾本科网络的基础知识:组 帧、差错检测、可靠传输、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IP 协议、路由选择协议、TCP 和 UDP 协议等。
01--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the DARPA internet protocols(3 学时) 02--End-to-end arguments in system design(3 学时) 03--architectural considerations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protocols(3 学时) 04—TussleinCyberspaceDefiningTomorrow'sInternet(3 学时) 第二章网络仿真技术 教学内容:网络模拟的基本概念、网络模拟工具 OPNET、NS 网络仿真实例、NS 网络模 拟器、NS 网络仿真实例(3 学时) Project:以小组为单位报告网络课程项目的选题(3 学时) 第三章互联网的演进 教学内容:IPv6(3 学时) 、数据中心网络(3 学时) 第四章 P2P 网络 教学内容:P2P 概念、领域、历史和未来,非结构化的 P2P 系统,结构化的 P2P 系统, DHT 算法选讲(6 学时) 第五章 IP 服务质量 教学内容:IP QoS 概述、分类和标记机制、排队机制、流量整形、拥塞避免(9 学时) 第六章多媒体网络 教学内容:流式传输技术和 CDN (3 学时) Project:以小组为单位报告网络课程项目的研究结果(6 学时) 35% Project 50% 期末考试 15% 作业
考 核 方 式
- 15 -
参 考 书 目
【1】Computer Networks: A Systems Approach, third edition, by Larry Peterson and Bruce Davie. 【2】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 4rd edition, by James F. Kurose and Keith W. Ross. 【3】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1: The Protocols by W. Richard Stevens.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人工智能 课程英文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编号:09320050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学位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 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最新 成果和发展方向。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第一章绪论(3 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深刻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基础,初步了解人工 智能的研究方法、研究与应用领域,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人工智能逻辑基础(6 学时) 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一阶谓词逻辑、归结(消解)原理,理解和掌握 Horn 子句的 概念和用法。
第三章问题求解的基本原理(9 学时) 教学内容:
理解状态空间与问题求解的方法、 盲目搜索方法, 深刻理解和掌握启发式搜索、 局部搜索方法和博弈树搜索方法,掌握问题规约法。
第四章知识表示与推理(6 学时) 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三种主要的知识表示方法: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框架。理 解面向对象表示方法。
第五章 不确定推理和非单调推理方法(9 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不确定推理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不确定证据、结论和知识的表示,深刻 理解和掌握三种不确定推理方法:可信度因子模型、主观 Bayes 方法、证据理论,了解模 糊推理和非单调推理。
第六章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15 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机器学习的原理与方法,深刻理解 神经网络、机械学习、归纳学习、解释学习、类比学习、神经网络学习的概念和原理。
第七章人工智能应用与进展(3 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 应用领域、工具和新方法。
- 16 -
考 核 方 式
最终成绩有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占 50 分,包括课堂交流、作业、考勤;
期末成绩占 50 分,闭卷考试。
参 考 书 目
1. 史忠植,人工智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2.N. J. Nils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 Morgan Kanfmann, 1998; 机械工业出 社,1999。
3. 石纯一,黄昌宁等, 《人工智能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年 4. 蔡自兴,徐光佑,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年
高级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软件工程 课程编号:093200603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 程 简 介
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过程、传统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学、软 件质量、 项目管理的教学,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软件工程的修养, 提高/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 设计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概念、原理、技术、方法及研 究热点, 为从事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和软件工程理论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 础。
讲授部分:共 44 学时 一、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工程回顾 (4 学时) 1.2 软件工程方法学 (2 学时) 二、高级软件工程概述 2.1 软件发展现状 (1 学时) 2.2 基于构件的软件 (4 学时) 2.3 网络软件 (3 学时) 2.4 软件工程新进展 (1 学时) 三、软件需求分析和建模 3.1 需求工程 (3 学时) 3.2 UML (3 学时) 3.3 形式化方法建模 (1 学时) 四、软件设计和软件体系结构 4.1 软件设计 (1 学时) 4.2 软件体系结构 (8 学时)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概述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 17 -
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客户/服务器风格 三层客户/服务器风格 浏览器/服务器风格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正交软件体系结构 基于层次消息总线的体系结构 异构结构风格 SIS 体系结构风格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五、软件在线演化 (2 学时) 5.1 软件演化概述 5.2 软件需求演化 5.3 软件演化的分类 5.4 软件静态演化技术 5.5 软件动态演化技术 5.6 可演化软件的设计 六、工作流技术 (5 学时) 6.1 基本工作流 6.2 柔性工作流 6.3 网格工作流 6.4 云工作流 七、中间件技术 (4 学时) 7.1 中间件历史 7.2 中间件概念 7.3 中间件技术发展 八、云计算 (2 学时) 8.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8.2 新兴计算模式 8.3 云计算 案例教学答辩:共 4 学时,安排在第 8 周和第 16 周。
实验内容:
按软件工程的要求,按小组(3-4 人) ,完成一个系统。
要求:期中、期末两次答辩;
期末提交所有文档和程序。
成绩计算方法:
1.课堂表现 5% 2.期中答辩 10% 3.期末答辩 10% 4.提交材料和论文 25% 5.期末笔试 50%
考 核 方 式
- 18 -
评分等级:
100 分制
参 考 书 目
1. 《软件工程》 ,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 《高级软件工程》 ,方木云,清华大学出版社。
3. 《统一建模语言 UML》 ,袁涛,清华大学出版社。
4.《软件体系结构》 ,张友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 ,范玉顺,清华大学出版社。
6.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 ,张云勇,清华大学出版社。
7. 《云计算》 ,刘鹏,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课程编号:
093301403 课程英文名称:New Techniques of Computer Network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 程 简 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本科计算机网络原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学会以研究 者的角度看待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学习网络协议的设计原理,了解网络模拟、网 络性能分析、IP 服务质量、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 和 NDN 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小组研 究项目的形式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的能力。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安 排
第一章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教学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解剖网络体系结构, 并以此为框架回顾本科网络的基础知识:
组帧、差错检测、可靠传输、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IP 协议、路由选择协议、TCP 和 UDP 协议等。
1—DARPA 网络协议的设计哲学(6 学时) 2—网络协议设计中端到端的观点(6 学时) 3—从体系结构的角度分析未来网络协议的设计(3 学时) 4—未来 Internet 的设计中不同利益方的争执(3 学时) 第二章互联网的演进 教学内容:讲述有代表性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 和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数据中 心网络 IPv6(6 学时)IPv6 地址、报文格式、IPv6 路由、IPv6 的部署等 数据中心网络(6 学时)NDN 概要、架构、缓存机制、路由和转发等 第三章 IP 服务质量 教学内容:IP QoS 概述、分类和标记机制、排队机制、流量整形、拥塞避免(9 学时) 第四章多媒体网络 教学内容:流式传输技术和 CDN (3 学时)
- 19 -
项目:以 2 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的研究性的项目,开题 3 学时,答辩 3 学时 35% 项目 50% 期末考试 15% 作业
考 核 方 式
参 考 书 目
【1】Computer Networks: A Systems Approach, third edition, by Larry Peterson and Bruce Davie. 【2】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 4rd edition, by James F. Kurose and Keith W. Ross. 【3】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1: The Protocols by W. Richard Stevens.
- 20 -
篇五: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资源优化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决策科学专业)
研 1.决策科学
5.服务与运作管理
究 2.项目管理
方 3.资源优化管理
向 4.经济运行与管理
学期
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Ⅰ
Ⅱ
别
分
周次
周次
公 921201 外语(选学)
*
共 920601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课 920501 管理系统多变量分析
程
01-09 10-18 01-09 10-18 2√ 2√ 2√
E42201 微观经济分析
▲**
2√
E42202 行为研究方法
▲**
√
E42203 经济学前沿与方法论
2√
E42204 计量经济模型及应用
√
E42205 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研究
√
E42206 新兴古典经济学
**
2√
专 E42207 空间经济与区域发展理论
√
E42208 服务运作与收益管理
**
业 E42209 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
√ √
E42210 现代投资理论 课 E42211 高等运筹学
√
√
E42212 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
√
程 E42213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E42214 综合运输
√
E42215 现代决策理论
2√
E42216 博弈分析
√
E42217 系统建模与优化
√
E42218 金融经济学理论
√
E42219 实证金融学
**
√
E42220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
√
E42221 宏观管理科学工程方法
√
720501 前沿性学术专题(每个专题讲授时 2
√√
必
间不少于 6 学时,每生至少参加 4
修
次)
环 720502 学术报告
√√
节
(每位博士生至少参加 8 次,其中
本人主讲 1 次)
注:“*”为少数语种的学生必选英语二外,且不计入最低学分要求;
“**”为英语教材、英语授课课程;
“▲”为必修课程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研 1.市场营销与市场科学 究 2.公司理财与金融市场 方 3.服务与运作管理 向 4.战略管理
类 课程编
别
号
课程名称
5.人力资源管理
学期
学
Ⅰ
Ⅱ
分
周次
周次
公 921201 外语(选学)
*
共 920601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课 920501 管理系统多变量分析
程
01-09 10-18 01-09 10-18 2√ 2√ 2√
E42201 微观经济分析
▲**
E42202 行为研究方法
▲**
E92201 战略管理
E92202 公司财务理论
**
专 E92203 公司理论与公司治理
E92204 营销管理前沿
**
业 E92205 消费者行为前沿
**
E92206 创新管理理论与研究 课 E92207 人力资源管理前沿
E92208 电子商务研究
**
程
2√
√
2√
√
√
√
√
√
√
√
720501 前沿性学术专题
必
(每个专题讲授时间不少于 6 学
修
时,每生至少参加 4 次)
环 720502 学术报告
节
(每位博士生至少参加 8 次,其
中本人主讲 1 次)
注:“*”为少数语种的学生必选英语二外,且不计入最低学分要求;
“**”为英语教材、英语授课课程;
“▲”为必修课程
√
√
√
√
篇六: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治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治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1201
治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代码、名称
国家不设二级学科
1.多维交通信息组织与治理:
研
2.物流系统工程
究
3.交通运输治理决策
方
4.运输治理优化理论与应用
向
5.经济治理
知
知识域要求:
识
以治理、经济学原理、运算机及运筹学的知识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把握治理学理论、
域
系统学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与信息系统理论进展的国际前沿知识,能综合运用上述理论
及
与方法解决企业或行业治理方面的复杂问题,重点研究交通运输领域治理过程的复杂数
学
据建模与各类优化问题。
位
学位论文要求:
论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并有一定的探干脆,许多于两年的工
文
作量。开题报告须经学科组组织评审。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调研方
要
法、建模或测试技术、数据处理等任一方面具有创新性,差不多概念清晰,理论分析严
求
谨;数据 翔实可靠,处理方法科学正确。论文符合学校博士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学术 活动
博士生在读期间参加本学科各种学术活动 12 次以上,计 1 学分;做学术报告 3 次 以上,计 1 学分。
学术 论文
1.博士生在读期间在国际重要刊物或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 篇及以上, 原则上至少有 1 篇论文被 SCI、EI 或 ISTP、CSSCI 检索机构检索,要求本人为第一作 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不同学科对发表论文的详细要求见《大连 海事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2.在统计源期刊发表(或被接收立即发表)论文 1 篇计 1 学分,其中属于 SCI、 EI 或 ISTP、CSSCI 检索机构检索的论文,每发表 1 篇计 2 学分。
课
程 类
课程编号
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ⅠⅡ
授课 考试 方式 方式
备注
马克
思主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 40/2
11000051 义理 马克思主义(理工类
√
论课
专业)
讲课 考试 选一门
11000001 11000002 11000003
第一 外国
语
英语 日语 俄语
60/2 √ 60/2 √ 60/2 √
讲课 考试 讲课 考试 选一门 讲课 考试
公 11000101
泛函分析
40/2 √
讲课 考试
学
共 学
11000151
近世代数
40/2 √
讲课 考试
位 11000111
数值分析
40/2 √
讲课 考试
课
11000121
矩阵理论
40/2
√ 讲课 考试
位
11000161 数学 非线性系统数学基础 40/2 √
讲课
考试
理工类 至少选 一门
11000142
模糊数学
40/2 √
讲课 考试
11000132 课
11000171
11000181
11100011
专 11100022 业 11100032 学 位 11180022 课 11100052
11100061
11100072
小波分析与应用 混沌理论 分形几何
运筹与优化 多维数据组织与治理
交通经济学 博弈论及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物流工程与治理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40/2
√ 讲课 考试
课 程 类 别
公 共 选 非修 课
课程编号
11001091 11001111 11001131 11001151
11001172
11001181
学
11101011
11101021
位 专
业
选
课修 课
11101031 11101042 11101051 11101062 11171022
课程名称
第二外国语
第 一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外
国
英语口语
语
企业战略治理理论与实践 运输优化理论与决策 经济系统分析与评判
综合物流与供应链治理 物流信息规划与治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治理
交通运输系统优化理论
学时 /学分
60/2
30/1
0/0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学期 ⅠⅡ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 讲课 考查
备注
跨学科 学习的 博士生
补
应补修
修
2-3 门本
课
学科的
程
硕士生 主干课 程,不计 学分。
篇七: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创造性,良好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 展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通过三年的系 统培养,在本学科 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地掌握并 应用一门外国语。或具有很 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学术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管理科 学与管理工程的教学、研究工作;或 富有思想、智慧,具有企业家精神,能够创业、从 事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二、 研究方向
1. 复杂科学管理 就是用一种新的视角 —— 复杂科学的视角研究有人的思维介入其中的社会层 面上的 复杂系统,研究该系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思维、管理理论、管 理工具、方法论 及其应用。具体的:本研究方向,从理论方法上研究:管理思想 的演变、组织的发展与演 变、复杂科学管理系统思维模式、复杂科学管理理论、 复杂科学管理的方法论、复杂科学 管理的工具、人的心理和管理行为、复杂社会 网络、复杂系统优化、复杂博弈、不确定性 群决策、知识挖掘、复杂系统仿真等。
从应用上研究:投资科学;供应链管理;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系统评 价;知识管理等。
2 . 决对策理论与方法 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决策分析基础理论、多目标决策、 多人选 择理论、多人冲突协商对策理论、二层系统决策理论、进化博弈、网上拍 卖等。
3. 运筹与物流管理 研究运筹学的理论、方法,并将运筹学方法,如鲁棒优化方法、数据包络法 等研究实 时运作管理一一物流管理。包括现代物流体系,集成物流管理、物流系 统优化与供应链管 理、物流系统成本和效应周期之间优化的平衡、实时决策等。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重点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信息化评价指 标体系设计与水平测算、信息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
基 于因特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形式化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资源数据 库理论、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理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 与管理、智能决策支 持系统理论、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化与国家竞争优势等。
5 工程项目管理 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评价及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的筹 划、立项、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 实施过 程中的规划、计划、指挥及协调管理;项目的生产准备、试生产、竣工验 收及后评价的理论、 方法与手段,以及项目的投融资方式、手段。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
四、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专业通开课、研究方向必
修 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等。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总学分 15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 4 学分(含政治 课 2
学分,外语课 2 学分),学科通开课 2 学分,专业通开课 2 学分,选修课 7 学分。
选 修课程应根据本人的研究方向, 结合导师意见和自我知识结构进行选择。
博士生的学科通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地讲授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使博 士生掌握本 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考试方式:开卷考试。
专业通开课为前沿课主要是让博士生了解学科前沿,学习不同导师、知名学 者的研究风 格。
研究方向课采取研讨式的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课程论文、调研报告。
二年级下学期进行综合考试。考试组由 3-5 名教授组成,其中,学科负责人、 本人导 师一定要参加。
具体课程设置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五、学位论文
1. 论文选题: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从事调查研究, 在此 基础上提出论文选题。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 义、实践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
2. 开题报告:二年级下学期向博士生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 选题的 背景及意义,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 法、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等。
3. 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有新视觉、新观点,有研 究深 度,有创造性成果。
4. 论文写作:
写作要规范,要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方法、基础理 论介 绍,参考文献不少于 160 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二。
5 论文答辩:
博士生修满学位课程,成绩合格;综合考试,成绩合格;并 在国内 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2 篇以上的论文(其中 1 篇权威(可以是被 EI、 SCI、 SSCI 收录 的论文)、1 篇核心)方有答辩资格。
博士生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达到高质量、高 水平。经 导师审阅、同意,再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
博士生论文经 3 位具有教授职称的省外专家评审。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5~7 名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 2-3 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博士生导师担任。
六、 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博士生在三年中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实习工作:做指导教师的
助教。
博士生在三年中要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要求撰 写学术论文,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博士生在三年中要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到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部门进 行社会实 践,写出调查报告、咨询报告或案例分析。
七、 培养方式
1.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及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团队作用。
2. 在导师指导下,攻读相关名著,打好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3. 课堂讲授采取讨论式、互动式,拓宽视野,提高博士生自学能力,逻辑思 维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
4. 鼓励博士生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及发展动态,撰写文献综述,培养博士生追踪学科前沿的能力。
5. 鼓励学生为社会服务,深入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给企业、政府提供决策咨 询,培养学生实际
工作能力。
6.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科学的学风;活跃的学术思 想,勇于探索、敢
于创新对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篇八: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100 授 管理学博士 学位)
一、培养目标
1.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 力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本专业的博士生通过三年的系统培养,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深入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高等 学校有关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富有思想、智慧,具有企业家精神,能 够创业,从事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决对策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决策分析理论、多目标决策、多 人选择理论、多人冲突协商对策理论、二层系统决策理论、进化博弈、网上拍卖等。
2. 运筹学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运筹学方法(如鲁棒优化方法、数据 包络法等)研究实时运作管理――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体系、集成物流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成本和效应周期之间优化的平衡、实时决策等。
3.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采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系统工程、数值分析等理 论与方法,研究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管理优化与决策问题,主要包括库存管理与控制、 采购策略与供应合同、供应链系统协调、风险分析、信息分享与信息不对称决策、需求预测、 物流与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商选择与评价、运营与营销交叉研究、电子商务与智能定价等。
4. 工程项目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评价及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的筹划、立项、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规划、 计划、指挥及协调管理;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与手段以及项目的投融资方式等。
5. 复杂科学管理 本研究方向从理论方法上研究管理思想的演变、组织的发展与演变、复杂科学管理系统 思维模式、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复杂科学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人的心理和管理行为、复杂社 会网络、复杂系统优化、复杂博弈、不确定性群决策、知识挖掘、复杂系统仿真等。从应用 上研究投资科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系统评价、知识管理等。
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重点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化评价指 标体系设计与水平测算、信息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基于因特网的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形式化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资源数据库理论、数据仓库和数 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理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 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化与国家竞争优势等。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年。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 究生的培养年限为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8 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参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直 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 分,汉语综合2学分。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 课程填补。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 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32 学分,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其他必修环节
具体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综合考试
的通知》执行。
学术交流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 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 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发言的 次数不少于 3 次。
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 3 次,学术报告会包括本学科领域邀请 来的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学术报告,以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报告。
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由导师组 进行考评。
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度阅读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和研究领域 经典文献阅读 的前沿文献,掌握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开展文献研读与交流,
以提高博士生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实习实践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特 点,博士生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包括助教)、科研实践(包括企业调 研)、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践活动。
博士生必须按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和博士学位申请资格论文认定的规定(修订)》(武大经管函【2014】32
号)的要求,达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
学位资格论文 文的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或学院所属
申请
教学、科研单位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包括研究生第一署名
和研究生本人导师后第一署名)在指定的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至少 2
篇学术论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核心期刊论文 1 篇)后方可申请
学位。
六、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
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 Contemporary
当代
Marxism
Chinese 2
学 博士第一外语
First Foreign Language for 2
Doctoral Students
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
Frontier Field Study on
沿研究
Management Science and 2
课
Engineering
经济学与管理学中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的数学方法
2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博弈论与机制设计 Game theory and mechanism 2 design
决对策理论
Decision Making and Game 2
Theory
运筹与物流管理
选 风险投资管理
修
课 项目管理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2
Logistics Management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2
Project Management
复杂科学管理
Complicity Science 2
Management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2 Management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Anthology of Marxist
作选读
1 Classics
运筹学 补 修 管理学原理 课
管理经济学
Operations Research Theory of Management Managerial Economics
学 开课 备 注 时 学期 36 1 公共必修
36 1 公共必修
36 1 专业通开课
36 1
36 2
36 2 根 据 研 究 方 向至少要选 修 2 门课程,
36 2 其中《运营与 供应链管理》
36 2 为 港 澳 台 博 士生学位课
36 2 ( 专 业 必 修 课)。
36 2
36 2
18 1 公共选修
根据学生情 况在导师指 导下确定,成 绩不计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 当代
硕博连读外语
英文课程名称
学
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
Frontier Field Study on
沿研究
Management Science and 2
Engineering
经济学与管理学中 的数学方法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学 高等运筹学
Advanced Operations 2
Research
位
决策理论与方法
Decision Theory and 2
Method
课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
Research Methodology 2
for Management
数据组织与数据挖掘 Data Organization and
Data Mining
信息系统模型与方法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 and Method
现代管理学
Modern Management
高等工程经济学
决对策理论 选
运筹与物流管理 修
风险投资管理 课
项目管理
Advanced Engineering 2
Economics Decision Making and
2 Game Theory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2 Logistics Management
Venture Capital 2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学 开课 时 学期
备注
36 3 公共必修
36 3 公共必修
管理科学 36 3 与工程学
科通开课
专业通开
36 3
课
54 1
54 1
54 1
54 2
54 2 36 2 36 2 36 4 36 4 36 4 36 2 硕士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复杂科学管理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系统工程与系统仿 真 投融资管理
管理统计 多目标决策与评价
工业工程专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作选读
管理学原理
补
修
课
管理经济学
英文课程名称
学
分
Complicity Science 2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d Supply 2
Chain Management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2 System Simula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2 Management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2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2 Making and Evaluation
Topics in Industrial 2
Engineering
Theory of Management
Managerial Economics
学 开课 时 学期
备注
36 4
36 4
36 3
36 2 36 2 36 3
36 3
18
公共选修
根据学生 情况在导 师指导下 确定,成绩 不计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