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科学 2023 新版 六 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神奇的能量》单元 1.什么是能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 神奇的 能量》 课题 1. 什么是能量 课时 1 1 核心 概念 4.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 5 ~6 6 年级 ① 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到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动能和势能都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两种能量的基本形式。
探究实践 能够探究、分析、描述具体的游戏、实验情境中动能、势能的存在之处,初步感受能量的大小。
态度责任 激发学生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了解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区分动能和势能。
教学 准备 教师:象棋 红点 皮球 打气筒 软尺 皮筋 弹簧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能量。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 导入课题 1.观察风筝、火车、热气球等现象 交流:它们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能量”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不容易讲清楚。从观察一些现象的变化和运 风力,电力,热空气上升等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神奇的能量,第1课,什么是能量? 讨论:如果没有风的能量,风筝会怎样?如果没有电力,火车会怎样?…… 书本文字学习:“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工作或运动,也需要用到能量吗? 动,以及通过逆向思维“如果没有风的能量……”,让学生更加清地意识识到,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能量,却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变化来认识能量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 二、 探索 (一)认识动能 1.撞棋游戏里的科学:
(1)出示规则:把A棋子弹向B棋子,看谁能使B棋子移动的距离更远?思考:B棋子移动的远近,和什么有关? (2)学生分组游戏,观察,交流和分析 ——手指(运动)弹A棋子,A棋子运动起来,碰撞到B棋很简单的游戏中,在细节中却藏着科学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运动的手指、A A 象棋、B B 象棋的运动,分析能量在其中的传递,并据此来理解“动能”定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的能量。在游戏中,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将观察注意点 子,把能量传递给B棋子,B棋子运动。
(3)总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分析:在这个游戏中,哪些现象具有动能?(运动的手指,运动的A象棋,运动的B象棋) 逆向思考:当它们静止下来,还有动能吗?(没有)所以,我们可以怎样记忆和理解“动能”? ——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2.这些事物具有的动能分别表现在哪里? (1)观察书本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第1页:
泥石流的动能表现:
龙卷风的动能表现:
撞击保龄球的动能表现:
钱塘江大潮的动能表现:
(2)交流我们的讨论结果:大家好,我们小组认为…… (3)相互补充并在手册上及时完善 集中到几种运动上来 。
(4)总结:这些现象中,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二)认识势能 1.问题: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动能,那么,它有没有别的能量呢?示一个举起来的皮球。
(1)学生观察并讨论:
——如果松手,它就会掉下来,掉下来就有动能了。
——在松手之前,它就有一种要掉下来的趋势,但是没有掉,因为手拿住了它。
——地球对它有引力,所以会往下掉。
(2)研究:小球下落实验 用气筒给皮球充气,做小球反弹实验,用尺子测量反弹情况。
下落高度(厘米) 反弹高度(厘米) 我的发现 (3)小结: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 从中小衔接的角度来说,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物体从高处下落,有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这些科学现象六年级的小学生能够模糊地感受到,但小学阶段不必分析得这么深入,如果学生交流时能够提及,则可予以肯定。学生通过小球下落实验,会发现,从越高的地方下落,反弹得也越高,表明,小球在更高处储藏更多的势能。同理,把皮筋拉伸得越长,它的反弹得趋势也更明显,即弹性势能更多。
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
2.探索:这些物体的势能分别表现在哪里? (1)活动体验:拉伸橡皮筋,压缩弹簧,感受皮筋和弹簧在形变时,储藏的“势能” (2)分析:一旦手松开,皮筋和弹簧所蕴藏的势能,会让它们怎么变化?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的其他分析:
跳板运动员的势能表现:
皮筋的势能表现:
弹簧的势能表现:
4.总结:动能、势能都是机械能,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三、 研讨 小结 1.研究动能和势能,对于我们生活来说,有什么用处? 四、 拓我们怎样来利用动能和势能呢? 从理论到实践,从研究到应用,学生能感受到科学知识转 展 例:水力发电 化成技术之后的强大力量。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 风筝是靠( )飞上天的。
A.化学能 B.生物能 C.电能 D.风能 2. 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这样被拉弯的弓就储存了一定的能量,松手后弓就会将能量释放出来,这种形式的能量是( )。
A.化学能 B.机械能 C.热能 D.风能 3. 下列不属于能源的是( )。
A.风能 B.潮汐能 C.太阳能 D.能力 4. 把湿衣服放到阳光下,使湿衣服变干的能量是( )。
A.动能 B.化学能 C.热能 D.机械能 5. 蹦床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分析小朋友弹跳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
A.动能和势能互相转换 B.太阳能转换成动能 C.势能转换成动能 D.机械能转化成风能 二、 判断题 1. 人在静止不动时就没有能量消耗。( ) 2. 蜡烛燃烧产生了光能、电能。( ) 3.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所以我们称太阳是“能源之母”。( ) 4.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发光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 5. 将生活垃圾中可燃物分离出来,送到发电厂焚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
( )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 、 板书设计 1. 什么是能量 八、课堂反思 “能量”是在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大概念。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但是,在某种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形式可以从一种转化为另一种。
在教材中,以小诗揭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以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将同学们的视野引向“能量”。本单元的4课内容,正如在序言中所说,关注了如下问题: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能量之间怎么转化?以及研究电磁铁,每课的标题就非常清晰地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在第1课中,呈现5种不同的情境图,指向共同的答案:依靠能量来工作或运动。随后,观察更多的现象,来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演绎法来进行研究,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学生已经学过《冷和热》《热传递》《人的呼吸和消化》《物体的运动》以及《物质的变化》等单元,为学生构建能量概念奠定了基础。但能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又普遍存在,但由于看不见它,所以小学生难以从直观、形象化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认识。
六年级学生经过整个将近六年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经过多年的科学学科教学训练,六年级的小学生心智相对成熟,有很强的求知欲,会学着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有较强的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神奇的能量》单元 2.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 神奇的 能量》 课题 2. 各种各样的能量 课时 1 1 核心 概念 4.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 5 ~6 6 年级 ① 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更多形式的能量: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等。
科学思维 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使物体做不同的工作或运动。
探究实践 利用不同材料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不同能量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知道能量大小对物体运动有影响。
态度责任 发展学生对于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 准备 教师:冰格袋 辐射计 手电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能量。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一)对热能传递的研究 1.出示冰块,观察:这块冰块接下来会有哪些变化? ——它会融化。——从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
热量在怎么传递? ——空气温度高,把热量传递给冰块。
可以加快这块冰的融化吗? ——放进热水里。——呵热气。——用手捂着。
学生体验用手捂着冰块,热量从手传递给冰块。引导学生从热能的传递角度来理解该现象。
2.看图分析,热能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传递? 教师指导3种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短视频学习 观察图片内容,分析:是否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热量传递。
3.小结:在这些热量传递中,太阳传递给地球的热辐射,在教材中,对于热能的传递并没有通过很多的实验来理解,而是通过一张情境图。因此,热的传递方式,由冰块开始引起学生的现象分析,再用短视频来呈现知识要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说,时间成本就相对较低。能用更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最明晰的教学效果。
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二)观察电能的应用 1.电能是目前应用最为便捷的一种能量。各种用电器,就是把电能转化成我们需要的其他能源。
2.观察:教室里有什么电器?它把电能转化成什么能源? 3.小组讨论:你还知道的其他电器,它把电能转化成什么能量?可以干什么?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三)化学能藏在哪里? 1.我们人体的各种活动,也需要能量,比如,我们奔跑,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们身体里的能量,从哪里来?——从食物中获得。
2.指导:食物进入体内,它的能量就可以提供给我们,做各种活动。这种能量,发生了物质的化学变化,我们称为化学能。
3.看书本,学习各种化学能的表现:篝火燃烧,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能量再次释放出来;汽车开动,汽油燃烧或者电能转化;遥控小车用到的电池,把储存在电池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4.完成活动手册第2页的相关填写。
5.小结:化学能是一种隐藏的能量,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汽油中均储存着化学能。
(四)神奇的光能 1.太阳光穿过茫茫宇宙太空,经历了8分钟的路程,到达地球。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光能呢? 2.演示实验:辐射计实验,观察光照让叶片转动起来的现象。
3.分组实验:将太阳能电池板组装到小车上。
4.学习:光是一种电磁波,分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它们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展示更多的光能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卫星、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路灯…… 看不见的光:微波炉、X光机等 (五)了不起的核能 1.在我们所使用的能源中,有一种能量很大但也有危险性的新能源,是哪一种? 2.学生交流对核能的了解。
三、研讨小结 1.讨论科技双刃剑的科技伦理。
关于科技双刃剑的问题是从核能延伸过来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思辨训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并通过这样的探讨,更加意识到科技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也可藉此渗透学习目标的德育融合。
四 、拓展 1.收集核能发电资料。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 )。
A.光能 B.电能 C.动能 D....
推荐访问:标签 下册 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课后反思苏教版